§二、课堂上教不出企业家来(1 / 1)

看了上面的内容,可能有些大学生会不服气:我在大学里接受了四年的正规教育,见多识广,有创业导师教我们《创业基础》课程,又听了许多次成功人士的讲座,难道这些都没用吗?

这里,这些学生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那就是把专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同起来了,而这完全是两码事。请记住,课堂上教不出企业家来。

虽然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本科生从2013年开始要普遍开设《创业基础》课[1],可是毋用讳言,这些创业导师几乎没有一个是成功的企业家,甚至根本就没有在企业里呆过,更不知道企业究竟是如何运营的;他们即使拥有一套振振有词的理论,甚至编过教科书,依然会与实际相差十万八千里。靠这样的教育培养未来的老板,不太可能。

就好比说,一个人从来就没有见过真正的老虎,现在要让他去讲老虎的习性等等,再怎么绘声绘色,也难以切中要害。与此相反,“实践出真知”在培养企业老板中更常见,也更实在、更有效。

说一个真实故事。2012年8月,我带儿子去拜访一位投资公司老总,一位关系很好的朋友王总。儿子就读某大学,正在大三升大四。他同样也接受过创业教育,并且学得很不错(他的创业团队还得过省级什么奖)。去拜访的目的之一,就是想看看有没有适合他将来就业的有用信息。当然,对方并不知道我的来意,对我儿子的情况更是一无所知。

我问王总,你这里还要不要人哪?对方快人快语地说,不要,现在的大学生来了都没用,所以已经几年没招了。接下来我亮明来意,说,这是我儿子,学工商管理的,明年就要毕业了,你能不能从就业角度给他一点忠告呢?他说,行,但我只说一点,那就是你在学校里学的那些都没用。你不用去国外镀金,那些人的钱都是多得烧的。我插话说,我可没钱送孩子去国外留学。王总也不接我的嘴,就自顾自地说,我的副手把孩子送国外了,花掉他200万,可是学到的是什么呢?什么都没学到。钱倒是小事,他有,可是浪费了这几年光阴实在太可惜。所以,如果要我给指一条路,可以,那就是毕业后什么工作都不要找,就去跑保险,每家每户上门去敲门推销的那种保险。父母对你也没什么要求,不管你跑得出跑不出,每个月贴给你500元生活费,没有多了,就这些,唯一的要求是你一定要坚持跑满一年,然后做什么都行。这一年中,你会接触到上万个形形色色的客户,有了这一经历打底,你就知道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了。无论自己创业还是找工作,都会打下最最坚实的基础,一下子就比同学成熟10年,比国外去镀金也要强多了。

走出这幢48层高的大楼,儿子对我说,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了。我相信,这样的观点他以前从来就没有听到过;并且我还相信,王总年薪上百万,在我儿子眼里一定是属于成功人士的那一类,他的话对他会有影响力。于是我趁热打铁地说,如果你按照王总刚才说的去做(跑保险),我倒是也蛮赞同的。可是儿子说,我想我还是受不了这个苦。

一语中的。问题就在这里。不让大学生下放到企业里去真刀实枪地干,而是在一种模拟环境里去上课;有的学校甚至连这种模拟环境也不具备,只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告诉学生修满这两个学分就行了,以后你们爱干什么干什么。这种与企业完全脱节的教学环境,会对大学生创业做老板起到什么具体帮助吗?我不相信。

2009年8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我国第一次针对大学生创业组织的大规模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在这次全国24个省市区、117所高校、1.6万名学生的创业项目调查中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生中75%的人渴望自主创业,但最终真正迈出这一步的只有1.94%。在这些大学生创业企业中,23%的经营状况良好,31.3%收支平衡,25%正准备改行或歇业,20.7%已经停止营业,约有一半创业者对经营状况不满意。[2]

换句话说就是,全国高校毕业生中只有不到2%的人最终选择了自主创业,而其中只有1%的人对自己的创业还觉得比较满意(经营状况良好)或过得去(勉勉强强能保本)。

2012年8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发《创业基础》教学大纲,要求高校面向全体本科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其中教学内容包括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教学内容包括创业精神、创业者与创业团队、机会与创业风险、商业模式的开发等。并且规定,《创业基础》课将成为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不少于32学时,不低于2个学分。[3]

这实际上表明,《创业基础》这门课程的地位已经提高到了与《大学英语》一样重要,超过了其他所有专业课程。因为只有《大学英语》是所有本科专业学生都必须进修的,没有例外。这也意味着大学生创业不再仅仅是一种兴趣爱好,而是一门“必修课”。

可是,创业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真的这样重要吗?绝对不是;政府通过各种强制措施来推行创业教育会达到应有的效果吗?也不是。

从前者看,自主创业当老板归根到底只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培养人才的目的都不可能是人人去当老板,哪怕只是“想”去当老板。因为“老板”是与“伙计”(员工)相对而言的,如果上大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当老板,那又怎么可能,更不符合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孔子语)。

从后者看,学过《创业基础》课的学生就会创业了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就好比说,在教室里而不是游泳池里学游泳的孩子,将来就能畅游长江、大海了吗?答案也是一目了然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普遍性教育根本不可能解决创业者在以后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差异化问题。事实证明,任何事物一旦要强力推行,就必然会流于形式。就好比说,《创业基础》课一旦成为大学生必修课,那就可以想见,必然会有许多学生特别是那些对创业根本不感兴趣的学生,只是为了拿学分而学。

更不用说,这门课一旦成为必修课,大学里哪里会有那么多老师来从事创业教学?到最后,就只能是流于形式、照本宣科,或者让学生“自学”。

这就好比我国许多大学里都开有“作家班”,你看从中出过哪个著名作家了?不用说作家韩寒没有上过作家班了,他甚至连高中都没毕业。还有苹果电脑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他之所以会成为发明家、企业家,可是与学习《创业基础》课一点关系也没有。

教育规律认为,凡是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都是低效或无效的。2011年一项针对全国2000所高校发放的20万份问卷调查表明,2010年全国大学生的创业比例只有0.9%,初次创业成功率更是只有2.4%。[4]按照当年全国630万大学毕业生的规模计算,全国的创业成功者也只有1000多人,5000人中有一个!而这些热门的创业项目又是些什么呢?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小学教育”、“互联网”、“广告传媒等相关产业”。从资金来源看,这些创业资金80%是亲朋好友资助的,只有4%是吸引的风险投资,还有2%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5]

什么叫“中小学教育”?说穿了就是给中小学生做做“家教”;而这些所谓“家教”,又主要是辅导孩子做功课和复习考试,就是每天出一张考卷让孩子做做,然后讲评一下。可以说,大学生的这种所谓“创业”,一方面是自己“死读书”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在培养别人的“死读书”,与政府一贯倡导的创新性人才培养越来越远。推而广之,我国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技术壁垒低,没什么技术含量。

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比例要比我们高得多,一般达到20%至30%。一方面,这与他们的社会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们的大学教育有关。

例如在美国,美国的创业教育具有相当完备的体系,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正规教育。美国从2008年1月开始实施“金融扫盲2001年计划”,向中学生普及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超前教育。美国有369所大学至少普及一门创业学课程,超过大学总数的1/3。他们的创业教育有多么成功,从一个数字上就可以看出来:美国表现最优秀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老板中,86%在大学时就接受过创业教育,两者之间高度相关。德国1999年提出的口号是“要使高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目标是在10年内每年有20%至30%的毕业生独立创业。法国和英国也是从初中开始就设立商业课程的,英国从2005开始要求所有中学生必须参加为期半个月的商业培训课程。日本更是从1998年就提出从小学开始实施就业和创业教育。[6]

总体来看,这些国家的创业教育都有两大特点:一是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并且这个过程从中学乃至小学就开始了,而不是我们在大学课堂上这样照本宣科,或者在校园里创办一条模拟“创业街”。二是他们的老师都有实践经验,课程也有实践性。同时,他们的创业教育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善于用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而不是自己去创办什么企业。

这一点可谓高明。如果一个人有了企业家的思维方式,那么无论他创业与否,对个人、对社会都会有极大的好处。在此基础上的创业,成功率就高了许多。可是相反,如果一个人缺乏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即使创办了企业也会是磕磕碰碰的,直至头破血流。

对照我国国内,大学创业教育通常是学校“负责学生就业”的行政部门和“负责商业教育”的教学部门进行的,这些老师基本上缺乏实战经验,甚至根本没有在企业里呆过;虽然大多数高校也聘请了一批企业家和创业人士担任客座讲师,但他们通常又缺乏教学经验,所以教学效果很难说。

例如,2011年1月在长沙举行的“励志·成才——携手迈向创业成功之路”的大学生创业沙龙活动上,有21位大学生创业代表述说创业路上的艰辛和困惑,希望能得到在场企业家的亲自指点。可是其中有许多实际问题,连这些成功企业家也感到为难,如“我的创业问题是家庭软装怎样在网络中得到推广”、“我的困难是没有资金和经验”、“我困惑我现在的创业是不是走对了方向”等等。所以,只能是一味强调“要具备核心竞争力”,至多是再告诫一声“一定要坚持”云云,隔靴搔痒。

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们的大学环境与社会环境是相对脱节的;有些创业教育就好比在澡盆里教游泳,与真正的企业理念完全是两码事。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怎么可能教出真正的企业家来呢?

案例

毕业即创业有三大误区

富有校园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现在专门从事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的付宗菊总结认为,大学生毕业就创业有三大误区:

一是过于迷信媒体报道,误以为创业很容易,于是莫名其妙地感到羡慕:没有资金可以申请贷款,没有场地政府会提供,有时候恨不得马上就行动起来,生怕被别人捷足先登了。而她的体会是,中国的大学生并不适合一毕业就创业,否则必败无疑;即使给你资金给你场地,也未必能成功。同时,她呼吁社会各界不要再大力鼓励大学生毕业就创业,这样做非常不负责任。如果真的是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创业问题,还是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为好,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因为创业的本质决定了,创业的本领必须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只有在校期间经历过各种挫折和磨难,练就出一身创业本领来,毕业后的创业才可能降低失败风险。

二是过于迷信学校所教的各种理论。从她的亲身体会看,书本上那些4P理论、3S模型在实践中必败无疑。不但如此,学校里学的东西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之类,在真正的创业中几乎都用不到。究其原因在于,那些一套套的理论都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用得到的;创业初期首先要想办法生存下来。如果按照书上所教的创业初期就打广告宣传自己的品牌、印小册子、做VI设计,必将死得更惨、更快。

三是过于迷信创业的享受。恰恰相反,创业是很艰苦很困难的,如果没有充分的吃苦耐劳思想,千万不要去冒这个险。她认为,根据她的能力,她要找个大公司做个主管年收入十来万并不难,并且已经有几个公司邀请她去做分公司总经理了。但她深知大学生群体创业的不易,希望能在这方面助他们一臂之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帮助更多的大学生成功创业,所以才一直咬牙坚持到现在。说心里话,她不希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去盲目创业,因为他们有生存压力,却没有社会历练;接下来就要面临恋爱、结婚、生孩子,实在是输不起。

1 国家教育部办公厅:《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载《中国教育报》,2012年9月1日。

2 姜泓冰:《教育部调查:75%大学毕业生有创业热情,2%有行动》,载《人民日报》,2009年8月12日。

3 岳霞、李祯怡:《创业基础成大学生必修课,不低于2学分》,载《长沙晚报》,2012年8月23日。

4 易定红:《大学生初次创业成功率仅为2.4%,专家支招》,载《人民日报》,2010年6月25日。

5 周逸梅:《大学生创业比例仅为0.9%,中小学教育成热门》,载《京华时报》,2011年7月13日。

6 梁国胜:《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占20%至30%》,载《市场报》,2007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