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是天堂,也是地狱(1 / 1)

大学校园过去被称为“象牙塔”。象牙塔的出处是在《圣经·旧约雅歌》第七章第四节的一首诗歌中,新郎赞美新娘的颈项如同“象牙塔”一般“很美丽”。后来它才被逐渐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指“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换句话说就是,这里非常美好,看不到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由此可见,称大学校园是“象牙塔”,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既然这里“看不到”现实社会了,也就意味着与现实社会的脱节。所以,当年鲁迅先生就号召革命的文艺家要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好作品来。而今天我们用在大学生自主创业当老板上来,同样强调不要死读书,而要时刻关注现实社会需求。

不过话说回来,大学生是不是上了大学就进了“象牙塔”,关键还是事在人为。在大学里读书的学生似乎彼此彼此,可是走向社会三五年后,就会开始发生巨大的改变和差别,为什么?很重要的一点,就取决于你在大学里做些什么。从这个角度看,大学既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狱——对于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来说,大学里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可以尽情抒写自己的青春豪情,方方面面,不只限于自己的专业;而对于放纵自己、玩物丧志的学生来说,要想混个毕业并不难,但这可能会毁了你一辈子,至少白白荒废四年最美好的时光。

网上流传着一位大学生给李开复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开复老师:我就要毕业了,回头看自己所谓的大学生活,直想哭。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什么都没学到。我不知道简历该怎么写,若是以往我会让它空白。最大的收获也许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1]可以说,这封信说出了不少大三、大四学生的心声。也难怪这些学生毕业时感到迷茫、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想创业一筹莫展了,实在是底气不足哇。

作者以自己一位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因为长得黑矮瘦弱,绰号叫“蚯蚓”的同学为例。他说,自从两人十八岁那年高中毕业分开后,他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就出去四处漂泊了;而蚯蚓因为考上了大学,一切看上去都非常顺利。蚯蚓大学毕业后,他们每隔两三年都会遇见一次,现在已经10年过去了。每次见面他都会问蚯蚓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将来的目标是什么?但每次得到的答案好像总是不一样。

例如,在18岁那年的高中毕业典礼上,蚯蚓发誓“要当李嘉诚第二!当中国首富!”口气虽然不小,但当时并没有人敢怀疑。到了20岁那年的春节同学聚会上,他就改成了“我想创立自己的公司,到30岁时拥有2000万元资产。”23岁时,蚯蚓大学毕业在某企业当助工,业余时间炒炒股,所以他提出的口号是,“正在为离开这家工厂而奋斗,因为这里的工作太没有前途了;我将全力炒股,三年内要用5万炒到300万!”当时的股市行情确实不错,似乎这种理想确实也有实现的可能。到了25岁时,蚯蚓的炒股越炒越亏,正应了“商场失意、情场得意”这句老话(实际上是到了该恋爱结婚的年龄了),他谈了个女朋友,并且正在筹备婚礼,所以目标变成了“一年后希望能有20万元,让我风风光光地结婚。”这想法倒挺实在。在蚯蚓26岁的婚礼上,他的目标是“早点生个胖小子,争取35岁前能当个车间主任,别的已经不想了!”可是无奈天不遂人心愿,两年后工厂步入低谷,开始大批裁员,这时候正是蚯蚓妻子怀胎十月的时候,所以他的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这次下岗名单中千万千万不要有我!”

看看,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变得现实起来的。

容易看出,蚯蚓的问题主要在于对自己没有合理的人生规划,总是走一步看一步。也或许是不懂得如何规划,或许是规划脱离实际,最终变成了一场游戏。如果说他大学毕业前对这一点还懵懵懂懂的话(许多大学生正是如此),那么,大学毕业后他就一定要补上这一课了,可是事实证明没有。

现在回过头来看,他23岁大学毕业后在厂里当助工,可是并没有去仔细研究技术员、工程师的那些“应知应会”,而是把时间都用在了炒股上,一门心思想尽快赚到300万。可是,当后来发现炒股并不是这么容易,不要说用5万炒到300万了,说不定三年下来能保住原来这5万元本钱就不错了,所以才回过头来确定人生目标是以后当个车间主任。可是当车间主任也是要有真本事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本领,或者本身技术不过硬,也就只能担心会不会被提前下岗了。

推而广之,现在许多大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实际上也是因为没有这种合理的人生规划造成的。这又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完全不知道以后自己适合做什么(就业?创业?创什么业?),而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太随意;二是虽然也有或者也想有人生规划,但这种规划目标过于急功近利,违背客观规律,所以注定难成功。

具体到自主创业上来。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想自己当老板,这本身并没错,甚至说是一件好事。可是他们想当老板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适合干这个,而是觉得当老板“赚钱多”、“神气”、“社会地位高”,可以娶到自己梦寐以求却久追不得的“校花”,可以把其他同学“比下去”等等;也有的是因为多次找工作碰壁,转而一想只剩下了自主创业这一条路,于是只好自己给自己打工,匆忙而上。

可想而知,这些“投机一把”的想法又怎么会真正胜任要求极高的自主创业呢?这样的创业当然是不容易成功的;即使成功了,也是属于误打误撞型,不会走得太远。守株待兔的故事你一定听过吧?

综上所述,读大学和自主创业之间没什么必然联系。既不是说没读过大学的人就不能创业,也不能说读过大学的人就可以创业,这完全是两码事。除了个人秉性、志向和社会环境外,创业不创业更取决于你在大学里是如何规划人生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的。对于自主创业来说,大学既可以是天堂,助你成功;也可以是地狱,让你迷失方向!

案例

重在规划并付诸行动

前面提到,大学既是天堂也是地狱,关键看你如何把握。换句话说就是,你想把它变成什么都是有可能的。下面说一个正面的故事。

付宗菊是河南南阳农村的一位女孩。因为家庭贫困,14岁那年就辍学了,离开农村到城里去打工。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差别,深深刺痛了她的心,于是,16岁那年她开始第一次思考人生之路,发狠自己今后一定要自己当老板,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就这样,她开始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高考上,创业的梦想根本就来不及发芽。直到6年后她考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萌芽才有机会露头。

上大学后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太多的人迷失了方向。可是付宗菊只要听到哪里有与创业有关的讲座或课程,就会想方设法积极去听,甚至有一次,她居然花1000多元跑到广州去参加一个网络营销培训。后来听人说一篇文章讲几乎所有创业的人都摆过地摊,她硬是逼着自己去采购了1000多元的玉石玛瑙来练手。结果,当然是输得一塌糊涂。

虽然付宗菊有着明确的创业目标,可是她感到在学校里听这些创业课几乎一点作用也没有,后来连报名参加沙盘演练也取消了。她先后参加过一个又一个创业大赛,结果发现这些实际上都是作秀而已。她自己开设的一个“诚信通”网站,也因为没有好的货源而半途而废。最后她又搞了个影像工作室,制作策划了100多本毕业纪念册,结果因为机器连续出故障,弄得身心俱疲。接下来,在好心人帮助下,她自己贴钱包装策划了一个项目,销路虽然打开了,可是质量无法保证,最终无货可发,自己赔进去几千元才算做了一个了结。再后来又花近2万元代理一个项目,忙了很久才发现那个公司停产了,自己遇到了骗子。

反复遇到这些挫折,换了其他人也许早就不想干了。可是在拥有创业目标的人看来,这正是人生的一笔笔宝贵财富,花钱也买不到。

痛定思痛,付宗菊觉得之所以会是这样的结果,关键在于大学生创业只有**,没有平台,没有资源,没有好的导师,所以走了一段又一段弯路。她想,这样的大学生太多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自己不就从这里着手、为其他大学生的创业就业做点实事呢?

就这样,她2010年大学毕业后自己创建了郑州寰宇英才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手把手地帮助其他学弟学妹们在自我创业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接下来,又在2011年一鼓作气创办了寰宇校企网、寰宇校团网;2012年又创办了爱尚美DIY休闲俱乐部,终于趟出一条自主创业之路,初步实现了过去的人生规划目标。

1 石太峰:《蚯蚓的目标阶梯》,载《视野》,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