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当问到大学生“家里支持你创业吗?”听到的最多的回答是“不支持”。这不是因为这些父母不知道创业的好处,也不是不知道当今社会的就业难,而实在是他们作为成年人,比孩子更了解严峻的社会现实。其中一位家长的回答说出了家长们普遍的心声:“创业哪有那么容易呀,他们还小,要钱没钱,要经验没经验,要人脉没人脉。这注定是要失败的。”[1]
所以,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毕业后能找一个稳定点的工作,即使工资不是很高也可以接受;如果实在找不到工作,家长也不支持孩子自主创业。他们的理由是:“找不到就再等等呗,等大环境好些了,自然就能找到。”
从中容易看出,这些家长太了解学生创业的风险了。孩子万一创业失败,不但投资打了水漂,借来的资金还不上;而且还要耽误个人事业,甚至耽误终身大事。当然,除此以外,这也与几千年来国人习惯于过安稳的日子、不希望有太大的竞争压力有关。
与此相反的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家长的这些思想“太保守”。可是他们自己呢,普遍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离开家里的支持别说成功创业不可能,甚至连自己的生活开销也不一定应付得过来。所以,他们既不太同意父母的意见,又不得不尊重父母的劝告和劝阻。
即使有些同学“冲破重重阻力”搞到资金把项目开起来了,也很难坚持下去。因为他们的经营项目多是零售、服务业,虽然创业门槛低,可是同质化严重,一受到市场冲击往往就不堪一击,纷纷垮掉。
一位创业了两个月的学生老板大念苦经说:“大学生创业时都怀着满腔热情,但现实却浇了我们一头冷水。特别是像我这样搞网站的,在几百家网络公司的夹缝中求生存,日子更难过。原先觉得IT业是座金矿,创业空间很大,但进入后才知道,创业难度要远远大于创业机会。到现在我们还没什么业务,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信息渠道不畅,但更主要的是市场竞争太激烈,学生公司基本上没啥竞争力。”
顺便说一句,从全球看,这两年的互联网创业已经进入低谷,创业风险骤然增大。华兴资本首席执行官包凡认为,任何创新都有一定周期性,有**就有低谷。从互联网行业看,这个周期一般在5至7年。2012年,一些老牌互联网公司的传统优势项目的收入增长曲线变得平缓,这意味着2013年仍会处于一个相对低谷阶段,需要创业者“憋着熬着”。或许要到2015年底,才可能看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公司胜出。[2]
似乎能够为此佐证的是,2012年末,风险投资公司共荣云基金对它看中的每家创业公司只肯投入37美元了。没错,你没有看错,不是3700万,也不是3.7万,而是37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30元。该公司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小气的VC(风险投资)!”但这起码说明两点:一是互联网创业的投资成本越来越低,用不了几百元人民币就够了;二是风险投资对这个行业的信心似乎已经严重不足。[3]
在复旦大学2011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应届毕业生雯秀笑容可掬地与每一位同学合影留念。凭什么?因为就在两个月前,她还在为毕业后的就业感到纠结。不过与别人不同的是,别人是为找工作犯愁,可是她却是为要不要把已经开得有声有色的网店继续办下去而痛苦。最终,她还是顺从父母的意见,放弃了创业(继续开网店)的打算,应聘进了一家全球500强跨国企业,把网店交给了亲戚去打理。[4]
雯秀理性地说,她还是觉得父母的想法是对的。如果要自主创业,担负的风险太大,而她的的营销经验根本不能保证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益。应当说,雯秀的这种想法代表了绝大多数父母的看法,尤其是在当今大学毕业生就学难的背景下就更是如此,要找到一个好饭碗不容易。
而就在同一时期,在上海举行的“全球创业周”峰会上出现耐人寻味的一幕:一方面是,有关部门高调地表示要继续“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将大学生创业看作是就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却是,这些大学生家长、教育专家以及绝大多数学生本人,并不对自主创业抱多高的热情,有的甚至表示不愿意“上当受骗”,因为创业之路太难了。
尤其是,不但绝大多数家长不支持孩子创业,就连太多的大学老师也是这种想法。2003年6月末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说,当年有50%的大学生尚未落实就业单位,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几所高校的大学生也很少有人想自己出去创业。一所理科大学的老师说,他们更支持学生“先就业”,因为他们的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更适合先就业”。[5]
在这里,这位老师所说的自身条件,主要包括这样五方面:一是缺乏知识。这在创业计划大赛中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创业方案缺乏说服力中一目了然。二是缺乏经验,他们有理想、有抱负,却眼高手低;除了纸上谈兵外,基本上没有具体的市场开拓经验。三是心态问题,主要是风险意识、责任感、务实精神。四是缺乏创新能力。五是缺乏资金。没有资金的时候想急于得到资金,所以别人给点小钱就愿意让出大股份,或者贱卖专利或创意;一旦拿到风险投资,普遍地会随意地、不负责任地使用,让人心寒。
这位老师所说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我国目前自主创业者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并不完善,尤其是市场环境不够成熟,从而导致创业者肩上的负担太重。这就好比说,让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去考虑40多岁的企业家所面临的问题,当然不够现实。要知道,商场如战场一样残酷无情,没有人会因为你年轻就原谅你所犯的错误。
附带说一句,父母和老师尤其是父母反对孩子创业,说穿了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有些学生想创业是假、想逃避现实是真。他们从小就只会死读书,高分低能,甚至考试时也总是会先想到抄袭作弊,平时又不怎么接触社会。这样的人在校园里读读书还可以糊弄一下,一旦毕业进入社会,要真枪真刀地干,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恐惧感,想逃避现实。
顺便看看一项全球调查数据:2012年对全球32个国家的民意调查表明,84%的中国人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居全球榜首;而这一数据在卢森堡却只有23%、丹麦为2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加拿大有44%的人认为自己大材小用了时,另外也有20%的人认为自己是小材大用了,这两个数据都大致接近全球平均数。[6]
不可否认,对于一些没有志向的大学生来说,校园生活可谓是无忧无虑:白天睡睡觉,上课么高兴就去、不高兴就翘课;晚上上网聊聊天,或者去树底下谈谈恋爱,夜里一两点钟睡觉;钱不够了就问家里要……多舒服呀!而一旦踏上工作岗位,上下班要打卡,每天还有任务考核,尤其是再也不能向家里伸手要钱了,完全是两回事。
更不用说,既使就业也不容易,高不成低不就,找来找去找不到“理想”的就业岗位,索性就托辞说要创业,既可以对走向社会有个缓冲,也能借此机会再敲家里一笔而且是一大笔,理由又很时髦,何乐不为呢?可以说,但凡有这种心态的学生还不少,但这种自欺欺人又不便对别人说。可是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孩子是自己亲生的,朝夕相处几十年,肚子里有几个肠子父母还不了解吗?所以,这些父母反对孩子自主创业,也多少包含一点“揭穿阴谋”、“逼上梁山”的意思在内。
案例
要支持,更要务实
大学生创业希望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很好理解,但更要自己务实。因为归根到底,以后的创业之路是要靠你自己去走的。要知道,外因是变化的根据,内因才是变化的条件。
陈凯出生于浙江省临安市农村。小学五年级时,他就利用暑假上街“做小生意”,像卖招贴画啦、小玩具啦、打火机啦等等,什么都干过。一个暑假下来可以赚三四百元,差不多够自己下个学期的学费了。
2002年,陈凯考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整个大学期间的学费,一半靠助学贷款,另一半靠打工收入。大学三年级时,他就和同学一起创建了天天家教网,每天早上五点半到晚上九点,都在不停地写程序,为此还休学了一年。
毕业时,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出去找工作。一方面是因为,他觉得即使一个月赚一万元,也很难在上海买房子、讨老婆、买汽车,生存压力太大,所以必须自己创业当老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从小就有过创业实践,出于对自己能力的自信,觉得自己行。
所以,毕业后他理所当然希望能从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出发自主创业。他自筹30万元资金,加上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资助的10万元、同济大学创业孵化器资助的10万元,注册了一家投资管理公司,主要经营项目是家居产品设计、开发和销售。所有产品都由他自己设计,然后在自己创建的“优翼家具网”进行团购,网上网下联动销售。
这一想法确实不错。当时是2007年,正是商品住宅销售火爆的时候,家庭装潢设计生意也很不错。可是现实也不是想象的这么简单,很快就以失败而告终。然后接下来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他马上转行给著名家具企业提供产品开发、店铺设计、联手开拓等服务,并且出模块设计软件卖给小制造商,可是生意仍然很不好。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这些员工(同学)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最倒霉的时候,30多人的创业团队中只剩下1个人跟着他,其他人全都跑光了。
就这样,陈凯投入50万,不但没赚到钱,而且很快就欠下了60万元的债。没办法,他只好一方面去别人的饮食店打工,捏面团、包包子、煮面条,一样样地学;另一方面低价出售原来的家居存货,先变成现金再说。否则这些东西放在手里,只会越来越亏。而就在饮食店打工时,他渐渐地找到了新方向,觉得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更好,所以开始试水餐饮业。
2009年,陈凯开始帮别人创立一个“豫申园”的品牌,还清了欠款。2010年,他筹集到500万元投资,专门用于开发中式餐饮连锁品牌“蒋荣兴”老上海饮食店,通过网络实现无缝配送。仅仅一年之后,他就拥有了6家连锁餐饮店。他的理想是,希望将来能打造出上海滩最大的鲜食连锁品牌“ilunch”。[7]
从中容易看出,陈凯的成功主要就在于“务实”。他不但有自己的创业目标,更主要的是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无论是写软件还是卖小笼包子,他都能注重如何尽可能地在创业中发挥这种优势。对于“无爹可拼”的大学生创业者来说,这是一条非常宝贵的成功经验。
1 余杰:《大学生创业,究竟难在哪里》,载《十堰日报》,2009年9月14日。
2 宗秀倩《华兴资本包凡:互联网公司创新进入低谷期》,腾讯科技,2012年12月17日。
3 Kathy:《世界上最小气VC!每次仅给创业公司投37美元》,腾讯科技,2012年12月16日。
4 贺涵甫、陈庆辉等:《李开复:刚毕业就创业成功几率近乎为零》,载《广州日报》,2011年6月15日。
5 邢丽娜:《大学生创业究竟难在哪》,载《市场报》,2003年8月22日。
6 胡声桥:《调查称超8成中国人自认为被大材小用,居全球榜首》,中国广播网,2012年12月15日。
7 李雪林:《打造沪上最大鲜食连锁店》,载《文汇报》,2011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