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也是企业,确切地说是金融类企业。作为企业的一个大类,银行业的总体获利应该与全社会所有企业的平均获利水平相近才是。如果过分悬殊,就表明这时候的金融政策可能存在问题,并且这种现象会最终抑制全社会的经济增长。
可是在我国,恰恰正是这样。在所有企业大类中,银行业的经济效益一花独放,说是“我国银行业的效益在全球最好、各行各业都在为银行打工”也不为过。可是这样做结果是什么呢?必然会削弱金融对经济增长应有的促进作用,反过来变成促退作用。
我国的银行存贷款比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存贷款利率差额又居高不下,假如年存款利率是3,贷款利率就是6,所以我国的银行效益在全世界是最好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高效益是以加重地方财政和全国人民负担为代价的。
例如,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用当期财政收入支撑公共设施建设,这就需要适度举债。举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行债券,二是向银行贷款。如果政府的举债规模是10万亿元,按平均年利率7%计算,政府每年付给银行的贷款利息就是7000亿;减少1个百分点,就是减少1000亿。相比而言,西方一些国家是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如果发行这种债券的年利率是5%,老百姓肯定很愿意买,因为它比银行3%的存款利息要高,可以多得67%;与此同时,政府则可以减轻2个百分点的负担。可是我国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这样就把这部分差价全部挤到银行里去了。从这个角度说,“全国人民都在给银行打工”。[1]
那么,银行和企业之间为什么苦乐不均呢?归根到底,这是两者地位不对称造成的。在我国,银行是垄断行业,不用担心生存问题,也不必追求效率,只要过得去(贷款能收回来,不推高不良贷款率)就行。这种垄断并不是说银行都是国有制、没有股份制,而是指银行利率是统一的,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完全放开。众所周知,利率是金融产品的价格,如果利率不放开,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政府规定的,就一定会偏向于银行而不是企业,虽然企业也是通过纳税向政府作贡献的。只有利率杠杆完全放开了,银行与银行之间有了竞争,才会彻底扭转这种状况。
所以你能看到,我国的资本市场非常小。简单地说就是,农村的钱跑到城市去了,城市的钱跑到银行去了,银行的钱跑到美国去了——我国用全球规模第一的外汇储备来购买美国国债,美国包括其他发达国家都在用从我国获得的低利率资金大肆收购、兼并我国民营企业,从而间接控制我国经济。所以从国内看,企业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这在银行就体现为惜贷;与美国的情形恰恰相反,它们是次贷。
小微企业在这样的金融背景下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困难重重。一方面是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天然不足,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我国国有汽车工业合资20多年了仍然造不出一台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汽车来,是技术原因吗?肯定不是,是国有企业的天然惰性造成的。另一方面,在创新能力天然发达的民营企业,却又因为缺乏金融支持,想发展而发展不了。所以,这些民营企业虽然有无数专利、创新产品,可是当这些新产品一出来遭到仿冒时,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力去各地打假。如浙江方太厨具在全国有几十家仿冒企业,当地政府因为存在利益关系很难真正地去打击,而各地政府之间的协调也非常困难。就这样,许多创新型民营企业在发展初期就被侵权搞死了。
这样一来,企业、银行、创新之间纠缠不清的三角关系,把整个经济折腾得够呛。如果银行贷款利率能随行就市,就没有这么多非法集资和民间借贷,银行资金就会自动流到经济效益高的行业和企业,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经济一波波地向更高层次发展。
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也不管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大家都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市场经济应有的平等、竞争地位牢固地确立起来了,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苦乐不均就最大限度地消弥了。该死的企业去死掉,有生机的企业活下去,而不是大家活得都痛苦。
毫无疑问,这并不是什么“均贫富”,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和谐经济。
案例
企业为银行打工
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苦乐不均,集中体现在财务费用过高上,以至于企业所赚的钱多半以贷款利息的名义交给银行,成了银行的打工仔。
所谓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措资金发生的各项费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银行贷款利息。财务费用高低虽然不能用来全面衡量企业效益,却会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如果单看某个企业还不足以全面了解这一点的话,那么从大范围来考察,就能清楚地看出这种苦乐不均了。
研究表明,2010年上半年我国A股市场上有可比性的2232家上市公司(不含金融股)的财务费用合计为776.80亿元,2011年同期上升到876.65亿元,2012年上半年飙升到1402.43亿元,同比增长60%。随之而来的是,这2232家上市公司2012年中期的营业收入却只有同比增长8.77%,净利润更是下跌了0.27%!
由此可见,微弱的营业收入增长在高达六成的财务费用增长下,已经被销蚀殆尽。尤其是可以看出,这些上市公司中资产份额越大的企业财务费用也越高,因为这表明这些企业在规模扩张中更多地依赖了银行借款,导致资金成本不断增加、银行利息同比上升。归根结底,还在于企业融资严重依赖银行贷款,而不是股权结构变动。
不过,这一结论并不代表着小微企业的形势就有好转。在同期的中小企业板上,具有同期数据可比性的560家上市公司中,有346家公司2012年的中报显示其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增加,比例高达62.3%。而在这560家企业中,财务费用合计比上年同期增加46.24%,随之而来的是同期净利润却下降了12.61%。由此可见,小企业的财务费用增加幅度虽然要小一些,但净利润的下降更严重。
有一点是明确的:几乎所有企业的债务融资利率都高于GDP增长速度,这意味着企业所借债务的投资回报无法弥补债务成本。说穿了就是,这种借债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但又不得不借,否则经营形势会更加不乐观,甚至无法正常维持下去。[2]
2012年5月,一份名为《当前石化、钢铁行业企业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和政策建议》的报告,引起中央高层的重视和批示。随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委联合成立了国务院调研组在全国展开调查。
调查认为,“一些商业银行收费种类复杂、名目繁多,少则几十项,多者数百项。这些收费项目绝大部分由各商业银行总行制定,只须报经专业监管部门备案即可收取。”这些乱收费项目不仅包括继续收取明令禁止的收费项目,也包括借贷款之际的强制收费。例如,某支行在审核发放个人贷款中的强制收费,仅仅在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就违规收取个人融资顾问费100多万元。[3]
1 鞠靖:《市长不是城市的老板》,载《南方周末》,2012年10月4日。
2 安卓:《财务费用高企销蚀上市公司利润,融资利率倒挂亟待缓解》,载《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9月25日。
3 张向东:《钢铁石化业财务费用大涨超30%,沦为替银行打工》,载《经济观察报》,2012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