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酒干倘卖唔,酒干倘卖无”——和谐经济下的贫富差距(1 / 1)

和谐经济 严行方 417 字 3个月前

过去的20年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接下来的20年,重点要让另一部分人也富起来。只有共同富裕,经济发展才有和谐之美。唱“酒干倘卖唔?酒干倘卖无!”的人太多了,并不符合社会主义宗旨。

【案例】

2004年4月5日,内蒙古包头市的一对兄弟俩,绑架了内蒙古小肥羊包头加盟店经理,向其家属勒索50万元。钱款到账后,两人将人质勒死灭口,用柴油焚烧后抛尸。

2004年8月,3名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发现王某家中有一辆奥迪A6轿车,于是就商量合伙去某网吧绑架王某的儿子,索要300万元赎金。案发3天后,王某的儿子被警方成功解救。

2004年9月24日,安徽省池州市黄某等3人,绑架本单位经理的女儿勒索钱财。因为绑架者被认出,黄某便杀死被绑架者再行勒索。

2005年2月15日,湖南人刘某7岁的儿子在广东省番禺市被人绑架,4天后绑匪被生擒,但孩子已被撕票。

这些消息,都让富人们为自己尤其是为下一代的安全感到担忧。

2005年初,国家公安部召开的2004年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04年我国绑架案立案3863起,绑架对象主要是比较富裕的企业家、名人以及家境富裕的中小学生。零点调查公司调查表明,中等偏上收入人群的安全感最差、最渴望保障。

警方分析,富豪子女现在已经成为受绑架威胁的重要对象。为此,山西省一位经营煤矿的知名企业家将孩子送进全封闭贵族学校,就是因为“这里管理严格,别说出校门,就是打电话都得按规定来,只有家人才能探望,很安全。”另一位回国创业的海归老板担忧说:“孩子小的时候还好,出门可以陪着,长大以后怎么办我就不知道了。”

警方认为,这些绑架案件都有以下特点:一是侵害目标明确,集中指向可以勒索到钱财的人;二是侵害对象主要是富人的子女、兄弟等直系亲属,以及本人;三是赎金数额越来越大,动辄几十上百万。

而这些绑架案的作案成员,多数为家境贫困、心理失衡的农民及城市无业人员,男性为主,文化程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