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 扩大对华贸易,转移国内风险(1 / 1)

嚷嚷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事各届美国总统都干过,但最终都没能取得预期结果。这次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看起来理由好像比以往“更充分”一些,所以迷惑性也会更大一些。

虽然事实上并非如此,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多数经济学家们依然一口咬定,人民币汇率低估是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是导致美国要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大做文章的直接动因,一些西方国家希望能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扩大对华贸易、降低本国贸易逆差。

例如澳大利亚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就意味着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会形成巨额贸易和经常项目顺差、西方国家会形成相应巨额逆差的原因。它们认为,这正是今天世界经济失衡的关键因素之一。

欧洲中央银行理事会成员盖伊·夸登则说:“(目前欧元兑美元的比价已经突破1:1.50,达到14个月以来的最高点)问题不在于美元兑欧元汇率,而在于美元与亚洲某些货币之间的关系,比如中国的人民币。”

在他眼里,正是因为人民币汇率钉住美元,从而使得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也同样下跌了,这才引发了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继续增长,2009年达到1690亿欧元(约1560亿英镑)[注释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也同样认为:“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将带来某种旨在恢复平衡的调整。伴随着这一调整,人民币可能会应有地稍稍升值,因为我们仍然认为人民币汇率太低。”

而英国《金融时报》则刊登题为“亚洲邻居学会接受摇摆不定的人民币”的文章挑拨说,由于中国政府实际上采取钉住美元的政策,这就导致人民币兑亚洲许多国家的货币大幅度贬值,使得中国企业在全球不断萎缩的出口市场中取得了一种独特优势,但“令人意外”的是,这种情形居然在亚洲各国没有引发公众的任何忧虑!

国家商务部的数据表明,2009年前9个月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57起反倾销、9起反补贴调查,总金额约102亿美元。但上述国家依然认为,与其这般在特定商品上打压我国出口,不如要求人民币升值来得“一劳永逸”。

归纳起来可以看到,上述西方国家面对国内的经济不景气,都纷纷把希望寄托在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调节贸易逆差上来。提出这一论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那就是时间点的吻合度。

例如,2009年下半年我国产品出口表现虽然连续多月出现同比下降,可是其绝对份额仍然是在持续上升的,这就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眼红。

2009年9月我国海关总署的数据表明:当月我国的进出口总值、出口值、进口值已经连续7个月环比增长,并且增幅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我国商品在美国进口中所占比例已经连续一个季度上升了[注释2]。

正是在这个时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高了嚷嚷人民币汇率的调门,这构成了人民币升值外部压力的直接原因之一。

从历史上看,国际社会呼吁人民币升值的声音这几年越来越强烈,这与我国贸易收支顺差的规模和结构变化是相辅相成的。

从规模来看,2005年以后我国的贸易收支顺差开始急剧扩大;从结构来看,2006年我国对美国以外国家的贸易收支开始从逆差转为顺差;从区域来看,2005年以后我国对欧盟的贸易收支顺差开始急剧增加,而以前一直保持着大体平衡和略有顺差的局面[注释3]。

归纳起来说,大约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贸易顺差问题开始引起美国及其他国家的重视和反感,从而一步步演化为人民币汇率问题。

[注释1]王云、曾德金:《外国炒作人民币汇率是为扩大对华出口》,2009年10月29日经济参考报。

[注释2]王云、曾德金:《外国炒作人民币汇率是为扩大对华出口》,2009年10月29日经济参考报。

[注释3]周宇:《人民币汇率机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第17~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