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汇率并不是能随意调整的(1 / 1)

随意调整人民币汇率,让它完全处于不可预测的市场支配之下,必然会重蹈20世纪70年代日元升值覆辙,不但会严重影响我国国内市场,还会破坏亚洲地区和全球市场的稳定。

人民币汇率是不能随意调整的。这句话乍一听好像不太容易理解,更不容易接受,但只要通过一个简单例子就一目了然了。

用时下最热闹的买卖房屋为例。如果你有一套二手房要出售,你可以随意挂牌,比如你可以“宣布”想卖100万元,低了就不卖。这个价格虽然是从你嘴里“宣布”的,实际上却不是你能“决定”的,准确地说是你无权“决定”的。试想,如果你真的有权决定这房屋的出售价格,那么对于出售方的你来说当然是价格越高越好啦,这时候你为什么又不说要卖200万、300万而只说卖100万元呢?

当然,如果从诡辩角度看,你也完全可以说就是你“决定”这卖房价格的。比如你就是要卖100万,差一分都不卖。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最终有人花100万元买下了你的房屋,这还不是说明市场最终“承认”你这个价格是合理的吗?与其说这时候是你“决定”了这个价格,不如说是你经过“市场调查”后向潜在买家“通报”了这个价格;相反,如果这套房屋根本就卖不到100万,所有买家看了这个价格后都是摇摇头拒绝成交,那你的“决定”权又从哪里得到体现呢[注释1]?

回到人民币汇率上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既不是哪个人也不是哪个机构所能“调整”、“决定”的,至多是它“宣布”的。无论是哪个最权威的个人或机构,要想“调整”、“宣布”人民币汇率是多少,都应当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不用说,真正有权“决定”人民币汇率的还是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别无其他。

人民币汇率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不能说它不能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一定要有科学而客观的依据。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形势非常严峻、经济复苏尚不稳定的背景下,不要轻言让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更要反对“市场原教旨主义”[注释2]观点。

对此,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2010年3月16日发布的一份政策简报,就严厉驳斥了主张人民币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论调,认为这种做法根本无助于解决全球贸易和经济失衡问题[注释3]。

简报认为,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继续,全球贸易和经济失衡问题再次成为国际性话题,于是一些经济学家、媒体评论员和政治家纷纷向拥有最大贸易顺差的中国施加压力,认为中国应当承担起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责任。但显而易见,如果要把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责任归咎于一个国家及其货币政策,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在于一种系统性缺陷,需要通过全面而多边的行动才能得到解决。

简报认为,不仅如此,实际上中国已经采取了非常有力的措施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了。要知道,这场危机本来是发生在其他地区的,中国从中受到的影响并不是最大,但中国依然在刺激国内需求方面做出了比其他新兴国家更多的努力,例如中国的进口额大大提高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以外,中国的个人消费量快速增长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具体数据表明,在最近10多年间,中国的个人实际消费年增长速度都在8%,2009年更是达到9%,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力,这对全球的贡献大大超过了所有其他主要经济体在这方面的努力。

顺便提一下,因为利率调整和汇率调整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与上述观点相类似的还有一个利率调整的问题:既然一套房屋的买卖价格不是随便哪个人和哪个中介机构“有权”决定的,既然人民币汇率也不是随便哪个政府和哪个中央银行“有权”决定的,那么利率调整也是一样的道理。这方面历来都存在着一个极大的误区需要厘清。

例如,每当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要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时,外界包括相当多的经济学家们就认为这是政府在采取措施抑制通货膨胀了。换句话说,加息历来是被当作抑制通货膨胀的一大举措来看待的。

而实际上呢,加息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它至多只是“预报”了政府认为通货膨胀还会继续下去。为了“顺应”和“配合”未来的通货膨胀趋势,政府只能通过加息措施在名义利率中体现该有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如此而已[注释4]。

[注释1]本案例参考了薛兆丰《还会继续加息吗》,2004年11月8日互联网周刊。

[注释2]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市场可以自动恢复平衡,不需要政府以任何方式进行干预。容易看出,这实质上是一种空想,既缺乏理论支持也没有任何经验做依据。

[注释3]刘国远:《联合国贸发会议驳斥主张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论调》,2010年3月16日新华社。

[注释4]薛兆丰《还会继续加息吗》,2004年11月8日互联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