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汇率运行有着自身规律(1 / 1)

人民币汇率的运行有着自身规律,并不是谁说要调整就能调整、就应该调整的。尤其是美国,一直不肯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呢?

就在西方国家频频向我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时候,被称为“金砖四国”[注释1](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中的巴西和印度也纷纷加入这个施压阵营,以为通过这种方式就能达到目的。

而其实呢,一个国家的汇率运行有着它的自身规律,并不是谁想要它升值或贬值就能如愿以偿的。素有“金砖(四国)之父”之称的美国高盛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2010年4月表示:“对于巴西、俄罗斯和印度这三个‘金砖四国’成员国来说,施压中国让人民币升值的做法是没有好处的。”并且他从宏观经济角度考察说,选择这个时候作为“对人民币施压的时机再糟糕不过。”[注释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则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认为,“单是调整汇率,解决不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值得担心的是一些更为根本的问题,如就业市场灵活性以及两个经济体的活力。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这些问题上,把汇率当作一个可协商的问题,而不是敌视辱骂中的一个政治标签。”[注释3]

那么从人民币汇率角度看,它又有着怎样的自身运行规律呢?根据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汇率作为货币的国际价格,应当会围绕其价值(价值基础是基于有效劳动基础上的购买力平价)上下波动。人民币汇率作为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必定会引导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可以这样说,一切开放性的经济问题最终都会表现为汇率问题[注释4]。

从人民币汇率安排看,从1994年开始,我国就告别了官方汇率,迈出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美元汇率的变动就对人民币汇率变动起着主导作用。

但之后的实践证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虽然刻不容缓,但是在短期内实现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条件并不成熟,比较可行的途径是人民币从钉住单一美元向钉住一篮子货币过渡,其中以钉住美元、欧元、日元组成的一篮子货币为最优选择。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人民币汇率浮动起来,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反映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和贸易竞争力。

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看,它包括企业结售汇、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头寸限额管理、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组成的三位一体框架,同时又表现为外汇指定银行与企业和私人间的结售汇市场、外汇指定银行与中央银行共同参与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两大块。

从中容易看出,人民币外汇市场并不是具有现代市场概念的金融性外汇市场,而只是与现行外贸外汇体制相适应的本外币头寸转换市场。换句话说,人民币汇率只是市场交易主体限制下的局部均衡[注释5]。

从人民币外汇管理制度看,人民币在释放升值压力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每天可以围绕中心汇率上下浮动0.3%,2007年5月以后这个浮动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0.5%。

不用说,中心汇率属于市场汇率,而市场汇率是有可能出现单向变动的。这就意味着,在这样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人民币汇率有可能出现缓慢而持久的升值或贬值。

从发展方向看,我国未来会借鉴我国台湾和韩国的做法,先是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最终必然是取消这个区间,实行完全的自由浮动汇率制(我国香港目前仍然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注释6],但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

一般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就包括上述人民币汇率安排、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外汇管理制度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而不是一句“人民币汇率过低”就能改变得了的。

[注释1]2001年高盛集团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领衔撰写了一份名为“打造更好的全球经济金砖”的报告,把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这4个主要新兴经济体称为构建未来全球经济大厦的“金砖”,“金砖四国”由此得名。

[注释2]王宙洁:《“金砖之父”称不应就汇率问题施压中国》,2010年4月16日上海证券报。

[注释3]王宙洁:《“金砖之父”称不应就汇率问题施压中国》,2010年4月16日上海证券报。

[注释4]孙茂辉:《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研究》,学林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第55页。

[注释5]孙茂辉:《人民币自然均衡汇率研究》,学林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第55页。

[注释6]周宇:《人民币汇率机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第2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