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o”之名的起源(1 / 1)

海上之路 柳田国男 623 字 2个月前

距今约四十年前,《乡土研究》这一杂志收集了“稻村(inamura)”或者是“稻积(inatumi)”在各地的方言,折口君认为,在日本中部以东广阔的地域中,现在人们仍在使用的“nio”“nyo”以及其他类似的各种名称,或许就是“新尝”的“ni”。这个出乎意料的观点在当时并未受到任何人的关注,然而现在,观点中提到的事件却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对于我来说其中一个启示,就是近年来印刷出版的安原贞室的《katakoto》,这本书收集了京城附近的俚语,其中的一句谚语“献稻于myo(稻积)”与“对佛讲经”应该属于一类的比喻,是一种讽刺毫无必要的“好心”的警句。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一直到江户时代初期,近畿地方也有近似“nyo”的“稻积”的称呼,除此之外,“myo”似乎是一种供人们参拜的野外的祭祀场。现在的“nio场”离田地较近而离房屋较远,其形式、配置都体现了每片土地上长久以来的习俗,然而由于近年来社会动**不安,不能将稻穗长期堆在房屋之外,因为在很短的时间稻穗内就会枯萎而只剩下秸秆,因而这种做法在这个时期逐渐销声匿迹。古老生活的痕迹消失并没有很久,直到我旅行的时候,即使不是像三河的作手那样安静的山村,四国九州的海边、铁道沿线等地,也都有将稻穗直接堆积起来的习俗。在日本东北地方,一般“nio”的个头较大,且由于技术上比较细致,近年来,不仅仅是秸秆,连柴火、枯草也都能巧妙地被堆积成“nio”。许多村庄尚存有“穗nio”和“本nio”这样的名称,由此看来,“nio”原本是堆积刚刚收割的稻子的场所,这一点依然停留在人们的意识中。现在,各处都有人将“nio”解释为“新穗”。岩木山的山谷深处有“niibo”瀑布,到了严冬时期,瀑布的水会结冰,人们根据冰的形状来占卜来年的收成,因此在过去,很多农夫都会扒开厚厚的雪层去看个究竟。也有认为汉字写作“乳穗”的是指形状仿佛人类**的冰块,但这恐怕仅限于具有文字知识的人们的想象,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是“nio”。羽后仙北境内的深山中,有一座从很远处就能够眺望到的山峰,叫作“niutsumuri”,其汉字也写作“**山”,形状也与“稻nio”非常相似,而且人们眺望消融在某个季节的残雪的形状,并用来占卜来年秋天的收成这一点与人们关于津轻山中的瀑布的做法相似。

在京都以西的村庄里,应该也能够搜寻到与之属于同一系统的古名,至少现在各地的各种方言都是互相孤立的且几乎都拥有各自的来由。我出生的故乡有一个词叫作“tsuboki”,它是所有与“nio”形状相似的东西所共有的名称。濑户内海周边逐渐向西,有很多叫作“guro”的地方,其中有些地方将其汉字写作土字旁右边一个“丸”字,表示“塚”的意思,因此“guro”应该只是堆积的意思。如果到了山阴地方,则变成了“kuma”,将正月禁忌语的“inetsumu”称为“大guma wotsumu”等例子也能看到。或许这与米的别称“kuma”之间也有某种关系,但总之那应该是某种略称,而并非最初的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