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周公五鼓逐失物法(1 / 1)

从国际敦煌项目(IDP)和《英藏敦煌文献》公布的图版来看[8],S.P12中的历日残页,分上、中、下三栏,上栏残存文字六行(图13-1),其文曰:

图13-1 (S.P12)

2 □(值)圆画急求(未)得,迟不得。

5 来,走者不觅自至。唯

6 在志心,万不失一[9]。

如学者所言,S.P6《乾符历日》有“周公五鼓逐失物法”条目,且绘有“五鼓”图形,其下文字适可与S.P12《上都历日》相印证(图13-2):

图13-2 (S.P6)

1 凡大月从上数至下,小月

2 从下数至上,到失物日止。

3 值圆画急未得,迟不得。

4 至长画失物,走者得脱。至

5 短画失物日,亡者不逐自

6 来,走者不觅自至。唯

7 在志心,万不失[一]。[10]

显而易见,在失物、走失占法的描述上,S.P6与S.P12完全相同,据此可将S.P12上栏的内容定为“周公五鼓逐失物法”。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术数文献中,多有托名“周公”者。比如,敦煌占卜文书中就有《周公卜法》(P.3398)、《周公孔子占法》(P.2574、P.2859)、《占周公八天出行择日吉凶法》(S.5614)、《新集周公解梦书》(P.3908)、《先贤周公解梦书》(Fragment 58)等,《宋史·艺文志》收有《周公解梦书》《周公坛经》《周公要诀图》三部著作[11]。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前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12],后世术数文献冠名周公、孔子者,“无非为了增强其可信度”[13]。所以,“周公五鼓逐失物法”应是后世编纂而托名“周公”的一部失物、走失占卜文献。参照S.P6《乾符历日》和S.612《宋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岁(978)应天具注历日》中的“五鼓”图形(图13-3),笔者推测,S.P12《上都历日》原来可能也有五鼓图。这种图文并茂的五鼓占法,并不仅限于具注历日,如在敦煌占卜文书(P.3602v《神龟推走失法》)中亦有类似描述:

大月从上向下数之,至失时止;小月从小向上数之,至失时止。数值长画者,走失下(不)可捉得。数值罗城者,走失急捉得。数值短画者,走失不捉自来,万无一失。[14]

这里“罗城”,周西波推测为五鼓图中的椭圆[15],应是。这样看来,P.3602v虽然个别词语略有差异,但主旨内容其实与S.P6、S.P12相同。就占法而言,“五鼓”的核心是长、短、圆三种形式的数值笔画,在失物、走失的占卜中,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可捉得”“急捉得”和“不捉自来”三种结果[16]。另一方面,从“大月”“小月”的记数规则来看,“长画”“短画”“圆画”及其构建的“五鼓”图形还有记日的功能。简单说来,每月30日由“五鼓”来标记,则每鼓可记6日。用图形可表示如下:

图13-3 (S.612)

1日,一长横:

——

至于第7日,则是在第6日的基础上添加一长横,第8日再加一半圆,显然又是另一“鼓”了。……如此循环往复,至第30日,则构成形如图13-3的五鼓图形。概言之,此图是由“五鼓”(椭圆)与十条长横、十条短横组合而成。表面看来,“五鼓”记日稍嫌烦琐复杂,但其占法则视其数值图形而定,简单易行,颇有些许“数占”的味道[17],要之不外乎三种结果。论其原理,或与秦简“戎磨日”的占求方法不谋而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