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选录《山海里》中的文章,只是因为一位背负竹笼的农民老头在水边目瞪口呆的样子很形象,尤其对儿童来说也许更容易想象。事实上,这则故事既不是绝无仅有的,也不是有代表性的。而且,故事的基础,是一种鱼时而会说话的古老信仰,讲述人只不过把鱼换成甲鱼,从而给人以新鲜的印象。我不知道同类故事是否也流传于其他国家,且不论这些,我们仍有必要编制目录索引,以把握此类故事在日本的分布状态。
有一个例子见于鸟取县的《日野郡志》[1],据说发生在多里村大字新屋(现鸟取县日野郡)的深山之中。该故事的主角也不是普普通通的鱼,而是更接近于蜥蜴的蝾螈,按当地方言来说就是“半裂”(hanzake)。从前,此地溪谷中有一条半裂,被几个村民抓捕。村民用扁担挑着半裂,走到村界的山坡上,这时忽闻有人大声喊道:
我走啦!
村民大吃一惊,连扁担一起把半裂抛出去,逃跑了。这条蝾螈与大垣的甲鱼同样有一种当地特殊的名称,在我看来别有风趣。
更值得注意的,是从海外传来的一个故事在如此偏僻的深山中扎根的过程。这则故事在中国地区的僻地广为流传,与鸟取一山之隔的冈山县就有类似的故事。例如,《东作志》[2]卷三记录了两个地方传说,讲的都是会说话的鲶鱼。其中一则传说是三休渊传说,引如下:在梶并川边有一个渊水称堂口(现为胜田郡古吉野村大字河原的三休渊),从前有一个名叫三休的人在此捕获了六尺长的大鲶鱼,因太大,三休只得将其背回家,而路上这条鲶鱼竟大声喊道:“我要到三休家去烤背。”三休大惊失色,立刻回到堂口放生鲶鱼。这则传说应该另有一种更有趣的结局,没准儿被地方志的作者删除了。
[1] 《日野郡志》,日野郡史编纂委员编,日野郡自治协会刊,1926年。
[2] 《东作志》,成书于文化十二年(1815),是津山藩士正木辉雄(?—1824)编纂的美作国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