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1 / 1)

我并不是乱拉长话的闲人,读者大概从前面焦急的论述中已经看出我的脾气了。只不过,由于问题复杂,我不得不再从其他方面做一下交代。为了考察碗贷与无言贸易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检讨一下各地有关出借人的种种传说。据说,从前有一个异人居住在爱媛县温泉郡味生村大字北齐院(现爱媛县松山市)的岩子山山脚的洞穴中,他一向出借碗给村民。与前面的例子相同,村民提前一天到洞口,采用口头方式或者书面方式请求借用,第二天早晨,饭碗就会如数摆齐。但某一懒人未按时归还,从此,任何人去借碗都没有了。异人一词令人联想到白发翁,而在其他地方,包括越中国的家具池等地,同类传说中经常出借碗的都是美丽的女神。比如,信州木曾山口村(现岐阜县中津川市)的龙个岩,耸立于木曾川中间,顶部有松树生长,形状极其古怪。《吉苏志略》[1]写道:“土人传说从前有个龙女住在岩石下面,向她祈祷即可借饭碗,后来有人丢失了借来的木碗,从此龙女不再出借,这一传说与浓州神野山及吉津岩的传说颇为相似,由此看来这似乎就是基于风土之说。”所谓吉津岩,现称坊洞或藏碗洞,位于岐阜县稻叶郡长良村大字古津。据《浓阳志略》[2]记载,过去村民需要借用餐具时,水神都应,后来有个“老油条”偷看水神并乘机大喊大叫,水神立刻消失在水中,再也没有出现。又说神野山,就是位于岐阜县武仪郡富野村大字西神野(现岐阜县关市)的八神山。据《浓阳志略》记载,此山半腰处有块名叫“户立石”的巨石,下面有个洞,从中涌出水来,与来自小野洞的清水汇合,涌入津保河。此地曾有一位神女出借饭碗,但有一次,某一山中修行的僧侣借碗给人时窥视神女,从此神女不再出现。据说,在九州宫崎县东臼杵郡北方村字荒谷有一河沟,称“百碗轰”,这里的水潭中冒出了一只美丽的女人上臂,向人出借一百个木碗。人们传说这水潭通向龙宫。但某一天,有个愚蠢的人过来借碗,竟然使劲拉这只胳膊,从此这里也没有木碗再出借,不仅如此,从那以后,若有人在此洗净污秽,必遭报应。

此类资料与已故的坪井先生[3]所珍重的北方小矮人传说有些相似,即有个阿伊努族男人把从窗缝里伸进来的小矮人少女的手拉住,导致小矮人和阿伊努族之间的关系断绝。此地与阿伊努族断绝了交流。其实,日本人自古以来广泛地相信水神为女神,而且,无论从《浦岛子专》[4]或者更古老的神话看,还是从外来的佛教思想及中国思想看,龙宫都是如意宝国,只有最虔诚且最幸运的人才能到达,人们正是据此想象出了某种有利于人类一方的通往龙宫的道路在各地的水边存在。如果我们将其想象为虾夷国的小矮人,即使是思想最先进、最前卫的现代人,恐怕也会用守旧的话来教训我们。

[1] 《吉苏志略》,成书于宝历七年(1757),是尾张藩儒学者松平君山(1697—1783)撰写的木曾谷方志。

[2] 《浓阳志略》,成书于宝历六年(1756),是尾张藩儒学者松平君山(1697—1783)撰写的浓阳方志。

[3] 坪井先生,指人类学家坪井正五郎(1863—1913)。

[4] 《浦岛子专》,成书于平安中期,作者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