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从这样一种角度看,位于京都大佛前的耳冢未必是近世的史迹了。诚然,丰臣秀吉征伐朝鲜不过就是三四百年前的事情,而京都人的好奇心催生了无数个传说。因此,原来我也以为所谓耳冢只是虚构而已,但是,各地的诸侯家里至今保存了确凿的证文,只不过,这些证文又写道,当时丰臣家臣从朝鲜送来的鲊瓮里面装的却是被盐腌的敌人的鼻子。为什么人们称埋葬敌人鼻子的地方为耳冢,直到今日,这还是一个谜。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除了京都以外,全国各地还有不少耳冢,我略查一下,竟能找到数十个。其中,与京都耳冢较为相近的古老耳冢,便是筑前香椎海滨(现福冈县福冈市)的海边。延宝年间(1673—1681),有人挖过这座耳冢,原来里面是三间宽的石室,供奉着一把四尺长的刀剑。就是这样一座小冢,人们竟敢把它和神功皇后的三韩征讨联系在一起[1]。至于伊豫新滨(现爱知县松山市)的耳冢山,如今已无人知道耳冢在何处,只流传着一则传说:从前越智益躬[2]于播州蟹阪诱杀了外来的贼将铁大人,并将其耳朵割了下来,埋在此地。这恐怕不全是历史的写真吧。
由此看来,耳冢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是为了张扬讨贼的战绩而修建的,修建耳冢的目的似乎在于防备侵犯。据说,在江户上涩谷(现东京都涩谷区)长泉寺境内曾有过耳冢,里面安葬了加藤清正从朝鲜取过来的耳朵,但这样的说法令人难以置信。再看武藏野,在府中的西南的分倍河,原亦有过一座小型的耳冢,今人只会说在其附近有个弘长年间(1261—1263)的古碑,至于耳冢的由来已无人知晓,而且除了耳冢之外,这里还有颈冢、身腰冢等,即使考虑此地曾经是个古战场,也难免有点太离谱了。再看其他地方,比如备前龙个鼻(现冈山县和气郡)的耳冢,又如,日向星仓(现宫崎县日南市)的耳田冢,说不定这些都是后人发挥想象而起名的,仅仅因为这些地方曾经是古战场。
在信州有明山脚下的村落里,有一则著名的传说:田村将军[3]消灭中房山的大魔王“魏石鬼”之后,把魏石鬼的耳朵埋在此地,此村由此取名首冢立足村。这种耳冢传说与地名起源传说的结合,显示出一种十分接近蚩尤传说的姿貌。当然,这则传说在传播范围上无法与京都耳冢相比,但是,仅就宗教影响力而言,似乎足以启发京都耳冢传说。据说“古人把魏石鬼的尸体分别埋在三个或七个坟墓中”的近世人,这种传说一般流传在山地与平野之间或者两个盆地之间的交界处。关于魏石鬼的坟墓位置,密教按照独特的教理指出,这是为了夸耀他无比残酷,借其力量使外侵者永远折服。事实上,这种说法对于享受和平生活而言,是有些实用价值的。我们在土佐本川乡的深山中可以看到,邻接伊豫的地方也有一座耳冢。《土佐州郡志》[4]写道:“曾有数十名豫州人来偷走了木材,人们追捕这些豫州人,并割去他们的耳朵,埋在此地。”《寺川乡谈》又写道:“过去,村民们削去盗贼的耳朵并装盒送去都城,然后官府下命令将其埋在交界处,其埋葬地由此取名为耳冢。”这些是否就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我以为,正是在真假难辨的地方,才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1] 传说这座耳冢供奉了神功皇后在三韩征伐中获得的新罗人的耳朵。
[2] 越智益躬,即小千益躬,是以伊予国为据点盛于一世的河野氏的祖先。据说,推古天皇时代,以铁人为大将的三韩(高句丽、百济、新罗)进攻日本,朝廷下令小千益躬处治外敌。小千向守护神三岛大明神祈祷,并按照大明神的神谕用弓箭射中铁人的脚心,成功地击败了对手。后来,小千在兵库县明石市大藏本町建立稻妻神社(现稻爪神社),供奉三岛大明神,他自己又被在附近的八幡神社奉为神。
[3] 田村将军,指平安时代的武官坂上田村麻吕(758—811)。
[4] 《土佐州郡志》,成书于宝永年间(1704—1711),儒学家绪方宗哲奉土佐藩主山内丰房之命撰写的方志,包括高知、土佐郡、长冈郡、安艺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