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八日(1 / 1)

柿本人丸被封为柿本大明神,是在享保八年(1723),即德川第八代将军吉宗统治下的江户时代。这一年的三月十八日,各地举办了人丸千年生忌。关于人丸的忌日原来存在意见分歧,当时采用的是养老七年(723)去世说,至于大同二年(807)去世之说,因嫌太晚而没有被采用。[1]此外,柿本人丸在几月去世,也说法不一,都没有一个确切的证据,如《戴恩记》[2]写道:

据《续日本记》[3]记,卒于光仁天皇在位时期的三月十八日。

其实这完全是虚言,但下面一句话恐怕不是向壁虚构:

关于人丸于此日去世的消息,从若干国家同时传到宫廷内部。

即尽管不知道是哪个时代,但人们从相当古老的时代开始,就把此日定为人丸忌日并举办歌会,从而赋予人丸以如同北野天神一样的神秘色彩。[4]

在此,我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谁、为了什么,想象出,或者发明了柿本人丸的忌日?关于最初的发明者问题,我们恐怕只能回答说:“是我们的祖先。”而对于其目的,可以说得更具体一些。在日本的传说世界里,三月十八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比如,在江户,推古女帝三十六年(628)三月十八日,有三个兄弟在宫户川(现隅田川)港口外拖网请来了约一寸八分大的观音像,这尊观音像由浅草神社、金龙山、浅草寺三社共同设祭。在全国,三月十八日更是举办观音庙会的节日。[5]又如,在洛外市原野(现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这一天也是小野小町[6]的忌日。到了九州某一地区,人们则传说和泉式部[7]卒于三月十八日。《幸若歌谣集》[8]的“筑岛”中,最初安部泰氏[9]占卜选定的吉日也是这一天,如今,和泉的樽井信达地区(现大阪府泉南市)的人们在三月十八日捣黏米,游山玩水,称之为“春事”。[10]最初大概是佛教徒按历算并规定在三月十八日设祭,但说不定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前,各地已经有一种习惯,将晚春满月之后的三天视为精灵的季节。

最近我偶然看到能剧“八岛”,剧中,源义经的亡灵讲述了一番过去的战役,说道:“此战发生于元历元年(1184)三月十八日”。这显然违背历史事实,而且与观音无关。于是,我们还得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思考为什么三月十八日成为人丸的忌日。令人意外的是,我们竟然从最令人难以置信的传说中看到一些线索,比如景清有女名叫人丸,又如人丸曾被玉米秆刺中眼睛。《幸若歌谣集》中,景清于三月十八阎王节日前夕,拜访清水的艺伎家不幸被抓捕,我并不否认这一段情节只不过反映了某种情趣而已。但是,能剧中的哪位人丸所参拜的日向生目八幡社,在每年三月与九月的十七日举办祭典[11],这恐怕不是偶然的。至于镰仓御灵社的节期是九月十八日[12],另外,据上州白井的《御灵宫缘起录》记载,权五郎景政卒于康治二年九月十八日,享年六十八岁。

今后,我打算继续收集类似的例子。如果说,除了景清、景政外,全国还有一些独目神以春秋两季最后一个满月渐亏的日子为祭祀日的话,那么,我们据此可以推测,正是那些神奇的伤眼传说孕育了以三月十八日为歌圣柿本人丸忌日的说法。在丹后中郡五个村大字鳟(现京都府京丹后市)留有一座藤社神社,该神社境内设有四座小神社,天目一社便是其中之一,里面供奉着天目一个命,这里的祭祀日仍为三月十八日。[13]过去我们没有注意到,其实祭祀日是可以任意选定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反而容易遵守古老的惯习,若有人要更改祭祀日,必须有一个正当且充分的理由,这种事情当然是极少有的。因此,即使神社保存至今的有关神社缘起的记录文献曾经被学者所更改,但其祭祀日仍然被保留了下来,而且作为一个偶然残留的事实,能够向我们传达一些信息。

[1] 【原注】《滑稽杂谈》与《闭窗一得》均引用了“卒于大同二年8月24日”一句,尽管我不知道作者引自何处。这两本书的成书年代都早于《一千年忌》。另外,《盐尻》第47卷中见“此年7月10日在生岛祭拜人丸之灵魂”一句。众所周知,大同二年可以说是在寺社的由来传说、昔话中最常出现的一个符号。

[2] 《戴恩记》,成书于正保元年(1644)左右,是诗人松永贞德(1571—1654)用平易的语言解释细川幽斋、里村绍巴等人的创造思想的歌学书。

[3] 《续日本记》,成书于延历十六年(797),是由菅野真道(741—814)、藤原继绳(727—796)等人编纂的编年史书,共40卷。

[4] 【原注】据《日次记事》“3月18日”条记录,古人设祭拜神,如今喜好诗歌创作者举办歌会。我至今没有读过《彻书记物语》,但听说300年前的这部书竟写道,过去人们每逢3月18日聚集于和歌所,举办歌会。

[5] 【原注】至于人们为什么在3月18日祭祀观音,我自己还没有完全弄明白。

[6] 小野小町(生卒年不详),平安时代前期的女诗人,六歌仙、三十六歌仙之一。关于她的生平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在民间被誉为“绝世美人”,在各类文学作品中成为深受日本人喜爱的题材。

[7] 和泉式部(生卒年不详),平安时代中期的女诗人,又称江式部、式部等。她诗才非凡,生前留下了1500余首诗歌作品,其《和泉式部日記》被誉为日本日记随笔的代表作。

[8] 《幸若歌谣集》,是从流行于室町时代的歌舞剧“幸若舞曲”中抽出的歌谣组成的歌谣集,共20余篇。

[9] 安部泰氏,是阴阳师,在剧本《筑岛》中建议平清盛把人活埋作为祭品。

[10] 【原注】见于《乡土研究》第3卷302页。

[11] 【原注】见于《太宰管内志》。但是,《和汉三才图会》也有记载,此地有景清的坟墓,刻有“水鉴景清大居士建保二年(1214)8月15日”。8月15日恰好是八幡神社放生会的日子。热田景清社的定期庙会则举行于9月17日。

[12] 【原注】只不过,京都的上下御灵指的不是景政,但其著名的御灵会历来都是在8月18日举行的。大阪的新御灵,据说是从镰仓劝请过来的,但其祭礼却在9月28日举行。

[13] 【原注】见于《丹后国中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