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太尔夫人两度游历德国,并写下了著名的《德意志论》(De l'Allemagne,也译作《论德国》)。在游历过程中,有一个事实令她感到诧异和不解:在德国,即使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小镇亦经常会遇到学养深厚、睿智聪慧的学者。于是她说出了那句广为流传的话:德国是一个“诗人与思想家的民族”(Volk der Dichter und Denker)。
1836年,沃尔夫冈·门策尔(Wolfgang Menzel)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德国人做的不多,但写得很多。……勤于思考的德意志民族热爱思考和写诗,写作的时间总是有的。德意志民族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并且不知疲倦地使用印刷机。……不论我们在一只手里拿的是什么,我们的另一只手里拿的总是一本书”[1],“诗人与思想家的民族”一说从此不胫而走(如前所述,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法国女作家斯太尔夫人在她的《德意志论》里首创了这个说法)。
从古至今,文化在德国都一直起着特殊的作用;正是因为德意志民族与文学的特殊渊源,使德国一直摆脱不了“文化民族”(Kulturvolk)的命运,从“文化民族”的概念于19世纪落地德国起,时至今日,德国都以“文化民族”自居。2005年,德国联邦议会主席沃尔夫冈·蒂尔泽(Wolfgang Thierse)在一篇广播讲话里仍然承袭一贯的传统,坚持认为德国是一个“文化民族”:
“德意志民族形成于德意志民族国家还远未形成之时。德国人想要把自己理解为一个民族时,没有固定的边界可资使用。他们所拥有的共同的事物,是语言、传统和民族符号,是使他们想到的诸如马丁·路德或约翰内斯·古腾堡等伟人,或业已湮没的老帝国的事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