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碎片化的自然地理
命运之神一方面似乎极为眷顾德意志,今天的德国给人的印象,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德国的气候温和而湿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给农业提供了优良的发展条件;德国位于欧洲中部的地理位置则给德国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对外交通,“中部位置”使德国到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路途都不长,再加上德国的交通线路四通八达,有利于经济发展;德国的煤矿和铁矿贮量丰富,有利于重工业发展;德国的河流众多,给德国提供了舟楫之利;德国很高的森林覆盖率,给德国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仅这几个事实,就可以给人一个关于德国的正面的印象。
但是另一方面,命运之神却又似乎并未眷顾德意志,德国地理的多样性曾经给德国的政治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可以说,在德意志历史开始之际,德意志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对于德意志的历史发展十分不利:
“对于德意志而言,这样一个事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即在德意志,没有一个地区的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这个地带超过其他地区,而正是这样一个超过其他地方的大地区,才能保证整体的统一,以及从一个中心出发对整体进行统治。所以从一开始,德意志的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就利于国家的碎片化,只有莱茵河间或得以把欧洲中部的日耳曼人联合起来,以保卫生死攸关的空间。”[10]
可以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德意志地区的自然地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利于德国历史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德国发展的负担。而这种地理条件一旦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遇,又使德国的政治地理更趋复杂,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德国历史前进的脚步。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德意志地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地段。德意志地区的北部是低地,地势低而平坦;中部是丘陵地带,山峦起伏,林木繁茂;南部则是丘陵地带及崇山峻岭。北部地区虽然是平原,但是在德意志历史的早期却是沼泽、森林密布,不利于农耕及交通,所以人们不得不致力于排干沼泽以开垦农田。但是当时的农田水利技术尚不发达,排灌技术落后,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而且德国中部和南部多山多河流,这些水系把地形地貌切割得支离破碎,极不利于交通运输的发展,更不利于民族的统一。这种地形的条块分割,与德意志人封建割据的政治格局倒是极为契合,助长了封建割据和小邦政治的倾向。早期的德意志人本来就是以部落为单位生存,相互之间的交流不多,后来各种方言、口音之所以得以长期存在,便是明证。而地理的碎片形态与政治和社会的碎片形态一经结合,就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给德意志皇权进行中央集权的努力更增添了困难。此外,德意志地区很高的森林覆盖率,一方面,给德意志人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燃料及许多其他农、林产品;但是另一方面,在技术和经济不发达的时代,茫茫林海也不利于人员和物资的交流。森林中各种野兽和绿林好汉随时在虎视眈眈,中世纪时,出远门被视为畏途,商人和旅人的每一次远程出行都是一次冒险。
2.没有天然边界的空间
德国地理更为显著和重要的另一个特点,是德意志地区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天然边界,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环顾德国地理,可以清楚地看到,德意志的东、西、北各个方向都是开放的,南面虽然横亘着连绵的阿尔卑斯山,但是大山也挡不住恺撒们扩张的步伐,自然界线未能构成政治边界。
从人文地理的角度来看,德意志同样处于一个十分独特的中间位置。欧洲人口最多的三大民族集团——拉丁民族群、斯拉夫民族群和日耳曼民族群——分别居住在欧洲的西部和西南部、东部和北部,而德意志则恰好夹在这三大集团的当中。换言之,德意志的位置,不但在自然地理的层面上处于欧洲中部,而且在人文地理的层面上同样处在欧洲的中部。德意志的西面,是拉丁民族群的法兰西,东面是庞大的斯拉夫民族群落,北面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日耳曼民族诸国,南面隔着阿尔卑斯山是属于拉丁民族的意大利。在语言上,德意志也处于拉丁语系、斯拉夫语系和日耳曼语系的结合部。而在宗教格局上,11世纪初东西教会大分裂后产生了东正教和罗马教会,双方互相为敌;自宗教改革之后,新教又独立于南部的罗马教廷,双方势同水火。而德意志则处在基督教三大支系东正教、天主教和新教的中间地带。而且不仅如此,在宗教信仰上德国不但身处基督教三大教派的结合部,而且德意志内部在宗教格局上也是一分为二,分裂为以天主教为主的南部和以新教为主的北部,双方在德国的实力旗鼓相当。这样的宗教、人文、语言格局在欧洲实属罕见。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处于德意志西部的法国进入近代的脚步远远快于德意志及许多欧洲国家,在近代历史上更是较早建立了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到了近代,号称“太阳王”的路易十四并未放弃向东部扩张。几百年来,德、法两大民族一直在争夺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法国一直力争把莱茵河确定为法国的东部边界,打算以此彻底解决德法之间的领土争端,于是德意志便处于同法国的对抗中。
德意志的东面也是开放的,没有天然的屏障可以在德意志与斯拉夫民族间划出一条分界线。历史上,东欧地区曾受到多个民族的侵扰,而德意志的东部变成了这些冲突的缓冲区。以俄罗斯为首的斯拉夫民族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给德意志施加了沉重的军事、政治压力和心理压力。近代以来,随着俄罗斯的崛起和俄罗斯势力的扩张,俄罗斯开始频频干涉德意志的事务,德意志的事情不由德意志人决定,而是要由欧洲列强说了算,而俄罗斯在这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德意志的北面,是丹麦以及浩瀚的海洋,但是海洋挡不住入侵者的脚步。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虽是一个小国,但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军事强国,给德国施加过巨大的压力。三十年战争中,瑞典曾经出兵德意志,瑞典精兵与华仑斯坦的军队鏖战不休,直接影响了德意志的政治发展。德意志的南面,是难以逾越的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的南面,是分裂的意大利。对于德意志而言,历史上只有这一条边界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即便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阿尔卑斯山也未能挡住盟军进攻的步伐。而更主要的,是位于意大利的基督教会经常直接插手德意志事务,向德意志施加了巨大的影响力。
在军事上,处于欧洲中心地带的德意志地区更是陷于易攻难守的不利境地:“易北河西部及东部的德意志地区——波兰的情形与此类似,但其他邻国的情形则大相径庭——难以防守。”[11]仅此一点,便使德意志陷于更加艰难的局面。到了近代与现代,情况并无变化。19世纪下半叶,对于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而言,德国的“中部位置”仍是一个重要问题,而且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根本问题;在他的眼里,欧洲各大国当中,只有德国会遭遇三条战线的命运:“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线,而法国却只有一条东部的国界,俄国只有在西部的边界上有遭到进攻的可能。此外,根据世界历史整个发展的情况,我们的地理位置,以及根据德意志民族的内部联结与其他民族相比也许相当松散这一特点,我们比任何一个别的民族更容易遭遇别人联合起来对付我们的危险。”[12]
地理上的开放性和“中部位置”的后果之一,是使德意志地区长期成为欧洲战争的主要战场。例如,三十年战争所证明的那样,纷争不断的列强们在德意志土地上拼搏厮杀,德意志一次次沦为修罗场,大片土地荒芜,许多城市、房屋被夷为平地,人口锐减,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德意志的力量一次次被削弱。
这种开放性带来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后果,就是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建构受阻。欧洲历史上,除了波兰同样处于中间地带之外,其他各主要民族大体上都生活在一个有着比较明确的天然地理界限的范围内。换言之,这些民族都是在一个有着比较清晰的地理范围内发展的。天然的地理界线演变成了民族国家的边界,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了一个自然地理的框架。这个地理框架逐渐发展成了政治框架,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在这个框架内发展,受到相应的保护。法兰西、意大利、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得益于明确的地理界线;河流、山脉、海岸线、大草原等自然条件演变成了政治界限。
鉴于德国的地理位置是开放的,所以总体来看,德意志都处于四邻的压力下,而最令德意志人恐惧的,则是德意志处于东西两大阵营的包围中,即所谓“Einkreisung”(包围、封锁)。这种开放的后果是,因为防卫的压力更大,所以军事开支更大,防卫的成本所以更大,而最重要的或许是:人们的心理压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