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军莱茵非军事区(1 / 1)

德国的行动引起法、意、英等国的不满,三国于1935年4月结成斯特莱沙抗德阵线。希特勒则利用英国人的心态,主动示好,表示承认英国的海军优势,放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军舰吨位数占英方军舰62.5%的要求,提议缔结规定德国海军力量不超过英方35%的协定。英国政府竟然不顾协定可能产生的后果,欣然接受。于是,两国于1935年6月18日,以换文形式缔结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公然违反《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可以拥有等于英联邦成员国海军总吨位35%的军舰和45%的潜水艇,如果德国要建造超过这一比例的潜水艇,应事先通知英国。此举致命地损害了斯特莱沙阵线的威慑力。

《凡尔赛条约》为防范德国,曾规定法德边境德国一侧的莱茵区为非武装区,严禁德国军队进入。希特勒为了消除对外扩张时的后顾之忧,处心积虑要重新武装该区。

1935年5月2日,国防部长勃洛姆贝格在希特勒授意下,向三军总司令发出亲笔手书的绝密指令,要他们拟出进军莱茵区的具体行动计划,保证要“以闪电速度的一击”来完成。同年6月,德国国防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举行会议,讨论根据勃洛姆贝格指令拟出的行动计划及其各项细节。

1936年2月,法国国民议会开始审议《法苏互助条约》,27日以353票比164票的多数批准该条约。意大利于1935年10月发动侵略阿比西尼亚战争后,受到国际联盟的制裁。1936年2月底,墨索里尼宣称斯特莱沙阵线已经寿终正寝。根据这些情况,希特勒认为重新武装莱茵非军事区的时机已经来临,遂指示勃洛姆贝格于1936年3月2日正式命令德国军队采取行动,要出其不意地进入莱茵区。3月6日,希特勒召集内阁开会。会上,外长牛赖特、经济部长沙赫特和军事部长勃洛姆贝格等人要求推迟实施进军计划,认为此举在外交、财政和军事方面都相当冒险,德国将无力抵抗法国的反进攻。希特勒断然否决了这一意见,坚持要实施第三个冒险举动。

3月7日,德军19个营和12个炮兵连共3万余人,奉希特勒之命进入莱茵区。同日上午10时,外交部长牛赖特召见英、法、比、意4个《洛迦诺公约》缔约国的大使,向他们交送德国政府的备忘录,内称:由于法国同苏联签订条约,从而违反了《洛迦诺公约》,德国决定不再受《凡尔赛条约》关于莱茵区的全部条款和《洛迦诺公约》的约束,在莱茵区恢复自己“完整和不受限制的主权”。2小时后,希特勒向国会发表演说,重申了备忘录的内容。

当时,德国的大规模扩军工作开始不久,军事上同法国相比处于劣势。希特勒自述在下令进军后的48小时内处于“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曾决定遇到法国抵抗时立即撤兵。因此,在政府备忘录和希特勒的演说中,都提出了一系列所谓的“和平”建议:德国愿意同法比两国签订一项为期25年的互不侵犯条约;愿意与自己的东方邻国也签订类似的条约;愿意同西方各国签订空军公约;愿意使法德边界两边实现“非军事化”;答应在收归殖民地并在国联盟约中去掉《凡尔赛条约》的内容后重返国际联盟。然而,法国面临这一挑战,却忍气吞声,英国也采取姑息态度,一些英国政界要人甚至认为“德国毕竟只是进入了自己的后花园”(洛西恩勋爵语)。3月14日,国际联盟理事会在伦敦举行会议。经过几天讨论,19日通过决议,宣布德国的行动违反了《凡尔赛条约》和《洛迦诺公约》。19日当天,除德国之外的《洛迦诺公约》缔约国举行会议。会议也确认德国破坏了《洛迦诺公约》,并建议把《洛迦诺公约》和《法苏互助条约》能否并存的问题提交海牙国际法院仲裁,建议在德国同意停止重新武装莱茵区的前提下,各国通过外交途径就重新考虑莱茵区的地位问题举行谈判。希特勒对英法等国无力的“抗议”根本不予理睬,一方面继续向莱茵区增派军队,巩固已有的阵地;另一方面于4月1日向英法等国提出一个庞大的“和平计划”,该计划把同年3月7日上午提交的备忘录进一步具体化。法国坚持以德军撤出莱茵区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遭到希特勒的断然拒绝。德国同时开始在莱茵区修筑防线,力图在全方位恢复军事主权的同时,锁住西面的大门。

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不仅使德国恢复了领土主权,消除了后顾之忧,初步完成了“铸造神剑”的任务,还刺激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推动纳粹当局加快侵略步伐。

同年10月,德意两国在共同干涉西班牙的基础上,签订了“轴心”协定。11月,德国和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翌年11月,意大利加入该协定。这样,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了政治联盟,希特勒达到了“寻觅朋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