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侵略与败降(1 / 1)

第一节 毁约扩军

一、撕毁《凡尔赛条约》

法西斯与战争之间有着不解之缘,人类历史上的3个法西斯国家,都把发动战争作为基本国策,它们结成法西斯政治军事同盟,共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法西斯与战争之间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

法西斯产生于民族感情受到挫折的土壤上,受挫的民族感情很容易导致民族复仇主义。同时,法西斯分子都认为本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有权利统治全世界。就如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说的,“不相信种族的平等,而是根据种族的不同……要求劣者和弱者服从优者和强者。……在遥远的将来,人类面临的问题,只有最高级的种族成为主宰民族之后,以整个地球的力量和资源为后盾,才有条件加以克服”。根据法西斯的“生存空间”理论,优等种族要保持其优秀性,必须拥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只有在这个地球上拥有足够大的空间,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的生存自由”。因此法西斯的民族复仇主义不仅仅要求恢复本民族原有的地位,而是提出了更狂妄的目标。《我的奋斗》一书中说:“要求恢复1914年的疆界,在政治上是一件荒谬可笑的事,其荒谬的程度和后果的严重,使这种要求几乎成为一种罪行……我们完全有理由在德国历史上挑选某个其他年代作为标准,宣布以恢复当时的情况作为外交政策目标。”

历史进入20世纪,世界早已瓜分完毕,尤其在欧洲,地域狭窄,国家众多,某个国家要求大幅度地增加领土,必然导致战争。希特勒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1937年曾在内部会议上明确指出:“任何空间的扩张都只能在打破抵抗和承担风险的情况下进行,这已为各个时代——罗马帝国和不列颠帝国的历史所证明。还击将不可避免。过去和现在都不存在无主的空间,进攻者总是要遇到占有者的。”

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该理论把人类社会比拟为动物界,把人等同于野兽,宣扬“生存斗争”和“弱肉强食”。按照这种理论,优等种族要维护自己的特性,必须不断地从事争斗和战争,让战火来实施“淘汰”和“培育”,“人类在永恒的斗争中壮大,而在永恒的和平中只会灭亡”,“谁若停息,谁就生锈”。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还明确说道:“只有天生的弱者才会认为这是残酷的……凡是想生存的,必须奋斗;不想奋斗的,就不配生存在这个永恒斗争的世界里。即使是残酷,却是客观现实。”在这里,战争不仅是夺取“生存空间”的手段,也是为了维持优等种族的优良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战争成了目的本身。

然而,纳粹政权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者,总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它们所热衷的,首先是不战而胜,通过恐吓、欺骗等手段打破凡尔赛体系,恢复全部主权。然后伺机扩大德国领土,控制更多的区域,统治欧洲乃至世界。

希特勒政府执政之初,德国在军事装备和外交处境上,起步都相当低。当时德国还处于《凡尔赛条约》的制约之下。条约规定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空军、坦克和潜艇,陆军人数的最高限额为10万人。尽管德国政府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局部违反《凡尔赛条约》,训练过一些“黑兵”,但是由于受到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其军事实力不要说发动世界大战,就连与邻国相匹敌的能力都没有。德国要对外扩张,首先必须打破《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使重整军备的工作公开化和合法化。另外,德国在中、西欧外交舞台上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在欧洲军事战略格局上处于被包围的状态。其西面是宿敌法国,比利时和法国有同盟关系。东面是法国的东欧盟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其中波兰长期对德国抱有敌意,捷克斯洛伐克是法国的忠实盟友,且在地理条件上对德国能攻易守。希特勒在口授《我的奋斗》时就曾提出,德国扩张的第一步是对内“铸造神剑”,对外“寻觅朋友”,他上台后即把这一设想付诸实践。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起,德国魏玛政府在世界裁军会议上提出“军备平等”的要求,建议世界各国允许德国适度扩军,否则就让德国的邻国裁军。希特勒上台后接过这一口号,以《凡尔赛条约》受害者要求有限扩军的姿态走出第一步。

面对希特勒的要求,英国继续推行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扶德抑法”政策。首相麦克唐纳于1933年3月提出“麦克唐纳计划”,建议将德、法、意、波等主要欧洲国家的陆军兵员最高数额限制在20万,各国应在5年内从现有兵员数缩减或扩大至这一限额。希特勒的扩军目标是数百万,根本不满足于计划提议的20万,同时认为法国与其盟国的兵力相加,将达到125万,而且其殖民地的部队也不在限制之列。然而他出于策略考虑,表示原则上接受“麦克唐纳计划”。法国是德国的宿敌,一直害怕德国的复仇要求,对“麦克唐纳计划”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希特勒抓住这一机会,作出了毁约扩军的第一个冒险举动。他于1933年10月14日致电世界裁军会议主席,声称由于“拥有庞大武装的国家”既不裁军,又不满足德国军备平等的要求,德国决定退出世界裁军会议。5天后,希特勒又宣布退出国际联盟。通过这一举动,德国摆脱了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束缚。

由于是第一次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冒险,希特勒在事后采取了一些后续行动,以缓和其冲击力。1933年11月12日,希特勒将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的决策付诸公民表决,据官方公布的结果,96%的合格选民参加投票,其中95%支持政府的做法。他以此向国外表示其政策充分反映了本国的民意。同时,他向法英两国大使吹“和平”之风,表示愿意同各国缔结为期10年的互不侵犯条约。

在军事方面,德国则趁着这个机会拟制出一份新的扩军计划,规定在短期内把陆军兵力从10万人扩充到30万,如果发生战争,则进一步扩展到80万。具体而言,将要组建21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又1个骑兵旅、1支装甲部队和1个轻装师;一旦战争爆发,将扩展到63个师,其中33个师为野战部队。

在此期间,德国还着手中立波兰。早在经济大危机期间,曾经从德国手中获得过“波兰走廊”的波兰,面临德国纳粹运动高涨的局面,一方面加紧同苏联调整关系,签订了《苏波互不侵犯条约》;另一方面则谋划利用暂时的军事优势,对德国发动“预防性战争”。由于法国政府反对采取主动行动,波方一时踌躇。德国政府趁机发起“和平”攻势,声称真正的民族主义者将拒绝通过征服和剥夺他人语言风俗的手段吞并其他民族,并主动提议签订条约。1934年1月,两国签订了《德国和波兰互不侵犯和谅解宣言》,波兰从此在德苏两国之间推行“等距离外交”。

奥地利是德意两国的争夺对象,其国内也有亲意和亲德两股势力。当时,陶尔菲斯政府逐步靠向意大利,并着手打击国内的纳粹势力。希特勒政府则在力图缓和与意大利关系的同时,加紧扶植奥地利的纳粹分子,对奥地利政府施压。1934年7月25日,奥地利纳粹分子在德国当局指使下举行暴动。一群暴徒冲进维也纳广播电台,胁迫播音员宣布陶尔菲斯政府已经被推翻。同时,150名纳粹分子冲进总理府,枪击陶尔菲斯,使其重伤致死。墨索里尼闻讯大怒,下令4个意大利师快速进入邻近地区,向德国示威。英法两国也向德方施压。很快,奥地利的纳粹暴动被镇压下去,继任的舒士尼格政府继续执行原政府的政策。

当时德国的扩军备战尚处于起步阶段,外交地位也无根本性改善,面对其他大国的一致反对,只好暂时放弃吞并奥地利的企图,再次等待时机。德国宣传机构声称德国政府不赞成奥地利纳粹党的行动,希特勒则对陶尔菲斯遇刺表示“谴责和遗憾”,同时撤回参与策划暴动的驻奥公使,另派原副总理巴本接替。

1935年1月,萨尔区按照《凡尔赛条约》的规定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结果以90.3%的赞成票回归德国,此举进一步推动希特勒做出毁约扩军的第二个冒险举动,即撕毁《凡尔赛条约》的军事条款,公开宣布扩军。

同年3月6日,法国政府向本国议会提出恢复两年服役期限的军事法令草案,规定自1935年起,法国将征召1915年以后出生的青年入伍。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出生率骤降,形成1935—1939年期间兵源减少的“空年”,为了弥补缺额,法国政府要求将适役年龄从21岁降到20岁,服役期从1年延长到2年。德国报刊趁机大肆攻击法国的举措,德国政府则趁势作出一个小的冒险举动。3月10日,航空部长戈林告诉英国《每日邮报》记者,说德国政府已经解除了不得建立空军的义务,正在组建作为武装力量第三军种的空军。德国的这一举动既是空军建设的重要一着棋,又作为另一个更大冒险举动的试探性行动。遗憾的是,英国外交当局并未对此作出强烈反应。

3月15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军事法令。翌日,德国政府趁机在国内颁布《国防军重建法》(又名《普遍义务兵役法》),规定德国国防军改志愿兵制为义务兵役制,和平时期的陆军由12个军36个师组成。同年5月21日,它又颁布补充性的《国家防御法》,规定德国“国防军”(Reichswehr)改称“武装部队”(Wehrmacht),由陆海空三军组成,希特勒任最高统帅,三军各设总司令一职和总参谋部;德国国防部改组成军事部,前国防部长勃洛姆贝格改任军事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该法律规定:全国18~45岁的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在必要时,政府有权宣布整个德国处于“防卫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权转交给“元首兼总理”。3月16日当天,德国外交部向英、法、意、波四国驻德使节递交了《国防军重建法》副本,宣传部也向各国记者公布了这一消息。

德国国内则利用这一机会加快备战步伐。1936年8月,陆军当局提出了“八月计划”,规定以1939年10月为期,建立32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1个山地师,3个装甲坦克师,3个轻装师和1个骑兵旅,和平时期总兵力要达到83万人,战时扩大到462万人,其中野战部队102个师。为了实施这个计划,陆军的财政拨款增加到每年近90亿马克,比1935年增加2倍多。

同陆军相比,空军的扩充速度更加惊人。由于《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拥有空军,因此希特勒上台时,德国的空中力量非常微弱。国防军内只有550名飞行员和180名飞行观察员,以及5架轰炸机、3架战斗机、5架侦察机,连同其他飞机,总共才250架。德国的航空工业也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1931年只生产了13架飞机,1933年也仅368架。希特勒执政伊始,立即任命戈林为国家航空专员,3月28日又任命他为航空部长。5月开始进行大规模发展空军的研究。1935年3月戈林正式对外宣布德国拥有空军时,德国实际拥有2500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800架。

纳粹时期空军的建设,也曾受到杜黑的“独立空战”论的影响。当时的具体表现,就是强调发展四引擎的远程重轰炸机,用以对付英国和苏联,因而向飞机公司征集这种轰炸机的设计图纸。但是由于全国的大规模扩军,到1936年已经引起了原料和资金的严重短缺,航空工业虽以战时动员的态势开足马力,仍然无法生产出扩军计划所需要的飞机。而且,当时德国的战略目标首先是打败法国及其东欧盟国,暂时未以英国和苏联为预想之敌,因此建军的重点就转向发展中远程轰炸机。由于资金和原料得到保证,到1939年9月,全国已经拥有第一线飞机4093架。

海军的建设虽然排在陆军和空军后面,但速度也是很快的。1933年希特勒一上台,就在原来拨款1.86亿马克的基础上追加拨款1.157亿马克。1934年,增加到4.87亿马克,1935年再次增加到6.5亿马克。同年6月缔结《英德海军协定》时,德方军舰的总排水量为11万吨,不到英方总量的1/10;到1939年欧战爆发时,德方数字增加到35万吨,约相当于英方数字的1/7,仍远未达到协定所规定的水平。然而,围绕海军建设问题,军政当局内部有着诸多分歧。分歧之一是海军建设是以水面舰只抑或潜艇为主。以潜艇部队创始人邓尼茨为首的一批较年轻的军官,主张重点发展潜艇,但海军总司令雷德尔等高级军官坚持重点发展大型水面舰只。1938年海军总司令部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未来对英海战问题。由于德英海军力量对比悬殊,德国海军无力实施传统的海战方式,即以战列舰为主力的总决战,因此提出使用潜艇和大型水面军舰袭击英国商船,以切断其海上运输的作战方案。但这时离开欧战爆发时间很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国的海军战备工作。分歧之二是关于潜艇的种类。邓尼茨等人主张重点建造Ⅶb型中型潜艇,这种潜艇适用于以“群”的形式袭击对方运输船只和护航舰艇。而司令部其他高级军官则认为,在未来的战争中潜艇还得独立作战,因此主张建造火炮性能良好并能长时间停留在海上的大型潜艇,以便对远洋的敌方运输船只展开巡洋潜艇战。这方面的意见分歧,制约了战前德国的潜艇制造速度。分歧之三是关于海军水面舰队的规模。海军司令部提出了2个对英海战的可能方案:第一方案是由潜艇和袖珍战列舰对英国商船进行攻击,其取胜的战机不是很多;第二方案是建造一支大型舰队,花钱较多且费时较长,但能够使德国拥有一支真正拥有战斗力的多种舰队力量均衡的海军,不仅能对英国的商船发起攻击,也能对英国的舰队展开海战。希特勒同意采纳第二方案,但告诉海军司令部,1946年以前不会使用这支舰队,可见他预见在向海外扩张时,德国就会需要足以同英国甚至美国抗衡的海军力量,不过时间将在1946年以后。1938年底,德国提出了扩充海军的Z计划,规模很为庞大,包括建造6艘大型战列舰,3艘战列巡洋舰,6艘轻巡洋舰。在轻型舰艇方面,除了当时已经建成或正在建造的72艘潜艇外,还提出建造27艘巡洋潜艇、47艘Ⅸ型大型潜艇,75艘Ⅶ型中型潜艇,和28艘Ⅱ型小型潜艇。1939年1月,希特勒批准了该计划,完成时间也提前到1945年。到1939年9月欧战爆发时,德国的军舰总吨位已增至3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