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外教育与特种学校(1 / 1)

希特勒曾经强调,国家应该全面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学生在校期间国家要管,在校外或脱离学校之后更要管。希特勒青年团、德意志女青年团和国家劳动服役队,在实施纳粹的校外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特勒青年团成立于1926年,系纳粹党的下属组织。1933年起大肆吞并其他青年组织,逐渐成为全国唯一的青年组织,其性质也越出党的范畴,成为国家青年组织,全国青年领袖办公室进入政府序列。

为了适应从事校外教育的需要,希特勒青年团的组织结构作了调整和扩充,将覆盖对象扩大到6岁以上的孩童,形成男性的“学龄团员组织”、“少年队”、正式团员组织和准军事性分团,以及女性的“少女队”、“德意志女青年团”、“忠诚与美丽”组织等几个层次,成员全部穿着统一制服。

学龄团员组织的成员是6~10岁的男性儿童。所谓学龄团员实际上就是希特勒青年团正式团员的见习期。每个成员备有一本表现记录簿,记录他在整个纳粹青年运动中的表现情况,其中包括体重、奔跑速度、力量等成长数据,射击、跟踪、行军等军事能力,以及纳粹知识测试等思想发展状况。

少年队的成员为10~13岁男性少年。从学龄团员组织升入少年队,要经过各种内容的考核,其中包括背诵纳粹主义要义和纳粹党歌歌词全文,查阅地图的能力,参加军事游戏,为国家收集废纸和碎铜烂铁。体育方面的考核是通过跑、跳、掷的最低标准,并参加为时一天半的野营拉练。考核合格者在4月20日希特勒生日那天集体宣誓加入少年队,接受刻有“血统与荣誉”字样的队员短剑。少年队的政治信条是服从,日常训练项目包括识读旗语、修理自行车、铺设电话线,以及投掷手榴弹、射击气枪和小型步枪等简易军事训练。少年队的活动安排是频繁而紧凑的,除了每个周三前往固定地点参加“青年之家”活动之外,几乎每天的课余都有安排,参加射击、郊游、列队游行等。周末更是活动安排的高峰时间。

希特勒青年团与少年队

14~18岁成为希特勒青年团的正式团员,全部过集体生活,住在固定的营房里。成员除花费少量时间学习美术、艺术、新闻写作和音乐知识外,大部分时间用于接受野营、体育和纳粹思想等方面的系统训练,有时也参加大型纳粹游行集会。从1939年8月起,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由军方对团员实施军事训练。正式团员组织也根据这一需要,确定各系列的准军事性分团,形成摩托分团、海上分团、滑翔分团、巡逻服务队4大系列,团员分别在其中接受预备性特种军事训练。

在4大系列中,最受团员欢迎的是滑翔分团。在这类分团中,成员接受特殊的飞行训练,当欧洲战争全面爆发后,他们常常直接被送往战场从事军事服务。摩托分团的训练重点是驾驶军队中的行驶工具,海上分团的任务是让团员获得各种航行知识,学习驾驶船舰,为将来加入海军作准备。而巡逻服务队则是希特勒青年团中的情报监控组织,成员们一方面对青年团组织实行监控,报告其中不服从命令的行为,同时训练到敌对组织“卧底”的本领,为日后加入党卫队保安处和盖世太保打下基础。

德意志女青年团是女性青年的组织,成立于1933年纳粹党执政以后。它是广义的希特勒青年团的组成部分和狭义的希特勒青年团的兄妹组织。由于纳粹当局赋予女性的职责是充当德意志斗士的贤妻良母,要求她们围绕着“厨房、孩子、教堂”转,因而女青年团强调培养团员成为“民族社会主义世界观的载体,为同志和事业献身”,在体格上为当好母亲作准备。德意志女青年团的3个层次下属组织,成员都穿着深蓝色裙子、白色衬衫和褐色上衣的制服。

10~13岁的女孩属少女队,定有体育标准,包括跑步、跳远、投球、翻筋斗、走绷索和完成两小时急行军或游泳100米。其智力学习则是熟记元首及其战友在“奋斗时期”的英雄业绩,背诵国歌和纳粹党党歌、纳粹党的纪念日、希特勒青年团烈士的姓名,识读德国地图,牢记《凡尔赛条约》的内容,了解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德意志人状况,以及学习本地的历史、习俗和英雄传奇故事。此外,少女队员还必须参加青年寄宿舍的周末活动,学习铺床、整理行装和干家庭杂活。

正式团员的年龄为14~16岁,其训练内容与少女队大致相同,但加强了纳粹主义理论灌输和长途野营拉练。

17~21岁的女青年团员进入“忠诚与美丽”组织。该组织是直接为成员当贤妻良母作准备的,训练的重点是家政、生活美化、体质训练、健康指导、身体韵律和女性风度等。

纳粹统治早期,当局曾规定14岁以上的男女少年在农忙时必须参加农村劳动服役。以后成为制度,规定这些男女少年必须经过为时1年的“下乡年”。在这一年里,少年们上午参加农业劳动,下午参加集体学习,学习内容为纳粹运动史、种族学和时事讲座。农忙时全天参加劳动。1935年6月26日,当局颁布《国家劳动服役法》,规定18岁以上的青年必须参加国家劳动服役,并为此组建了“国家劳动服役队”。在实际执行中,男青年由于还需要到军队服役2年,一般在18岁那年参加劳动服役半年,期间穿着统一制服,用尖镐和铁锹从事无报酬或低报酬(每天25芬尼)的艰苦劳动,过兵营式生活。女青年在18~21岁期间,到城乡德意志家庭内从事家务服役1年,帮助农民料理家务并参加田间劳动,这样既能腾出农村劳动力,又能使女青年实践婚前家政。

1935年纳粹党党代会曾经勾勒过纳粹接班人成才的全过程:男孩子参加少年队,然后转入希特勒青年团;青年参加冲锋队、党卫队或纳粹其他准军事组织,服义务劳役,然后应征入武装部队;从陆、海军退役的青年人,重新回到冲锋队、党卫队或其他纳粹组织。这样,一个过程才算完成。在纳粹时期,青年要进大学,也必须先在劳动服役队或军队内待两年半。

为了培养纳粹事业的继承者,当局还创办了特种学校,用于培育纳粹精英,即未来的政治官员和政治立场坚定的专业技术干部。

民族政治教育学院是纳粹特种学校中的初始类型。此类学校最初由政府教育部经办,以后逐渐被党卫队控制。学生由党卫队官员选拔,入学标准是“体格健壮、性格坚强、思想灵活”。根据规定,纳粹党员的子女、希特勒青年团员和原军官的子女拥有入学优先权,实际上,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劳工家庭。学生实行寄宿制,按军队方式编组,以“排”为基本学习单位。教学上参照普通高中,但加大了体育课的比重。学生在毕业前大多能够到国外交流学习。尽管当局对这类学校的学生寄予厚望,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结果还是令其失望。据主管者透露,此类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不是高于而是低于德国高中学生的平均水平”。1942年,全国40所民族政治教育学院全部改名为“德意志寄宿学校”。它们除继续承担原有任务外,还负责接纳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子女,以及出外执行任务的官员和科学家的子女。

阿道夫·希特勒学校开始组建于1936年,全国共10所,直接隶属于纳粹党-希特勒青年团系统,各校事务由当地的希特勒青年团和纳粹党大区领袖分管。它们是培养纳粹干部的初级学校,学生来自少年队,从12岁儿童中间选拔,主要审查项目是种族血统,具有白肤、金发、碧眼外形的儿童具有优先权。这类学校学制6年,10所学校的学生的总容纳量为3600名(每年总招生数为600名)。学校的训练重点是军事体育和在纳粹党内外从事领导工作的能力。学生全部住校,以小队为基本活动单位。每小队有1名高年级学生指导铺床和穿衣等内务,以及个人卫生和行为举止规范。教学方法是在教官的监管下,通过队际竞赛和集体评议,从事斯巴达式的训练。学生要记录个人成绩和品德评语,有升留级制度。一般在18岁毕业,毕业文凭可作为升大学的学历依据。但由于学校过分强调体育课,忽视文化课,学生的文化水平一直为人们所诟病。

培养纳粹官员的高级学校为“骑士团城堡学校”,由纳粹党全国组织领袖莱伊亲自领导。之所以取名为“骑士团城堡”,主要是模仿中世纪德意志骑士团的气氛,让学员和民众感受到高贵和神秘。此类学校全国共有4所,各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克罗辛泽城堡的训练重点是拳击、骑术和滑翔等;松特霍芬城堡的训练重点是登山和滑雪;福格尔桑城堡重点是体格锻炼,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设备优良的健身房;马林堡城堡的重点是强化灌输纳粹主义思想。每所城堡学校拥有500名教职工,可接纳1000名学员。学生由纳粹党大区领袖和分区领袖直接推荐,大多是阿道夫·希特勒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他们18岁从阿道夫·希特勒学校毕业,经过为时半年的国家劳动服役队服役,2年军队服役,再从事4年党卫队等工作,入学时一般在25岁左右,进校后被称为“容克”。在为时6年的就学过程中,依次在每个城堡受训1年半。由于校内轻视文化学习,学员文化水平很低,大部分学生毕业时只达到初中水平。按照预定计划,毕业生应立即成为纳粹高级官员,但因受到原有官员的阻挠,实际上多被派往东部占领区任职。

[1] 其具体内容为:“我们要求建立和维护一个健康的中产阶级。我们要求立即将大百货公司充公,廉价租赁给小工商者,要求国家和各州在收购货物时特别照顾一切小工商者。”

[2] 莱伊认为农民和公务员是两个特殊的群体,农民由于在土地上劳作,与民族共同体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公务员的职业也使得他们必然具有这样的认识。

[3] 指魏玛共和国。——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