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当局在摆脱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失业问题很快得到缓解。然而随着劳动力短缺现象的产生,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保护政策却面临着挑战。纳粹党在上台前,就表示赞成八小时工作制,认为“八小时工作制是从捍卫家庭与民族健康角度得出的。因为只有缩短了工作时间,工人们才能有时间照顾家庭,得到精神上的休息,最后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为国家服务”。在希特勒看来,超时工作将会损害工人的健康,不利于民族的发展。纳粹党上台之初,仍然坚持原先的原则。1933年7月,政府明确要求企业中每个劳工的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然而从1934年7月起,政府开始在这个问题上放松控制,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在取得劳动督察官同意后,决定本企业的劳动时间。很快,劳动时间开始增加。据统计,1933年劳工每周的平均劳动时间为42.94小时,1934年上升到44.56小时,1935年大致与1934年持平。当然,政府也防止企业主随意延长工作时间,规定“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6小时,每天必须保证8小时的不间断休息时间,且每两周至少有一天的时间给劳工自由支配”。
欧洲战争爆发后,纳粹当局为了充分开动战争机器,保证军事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劳动时间的管理。许多企业为了弥补因劳动力缺乏而产生的生产能力不足,大多采取延长劳动时间的做法,每日10小时工作成为普遍的现象。因此,当局在1939年12月发布指令,允许“企业在必要时把10小时工作制作为正常的工作时间”。随着战争的扩大,当局无力再控制劳动时间,许多企业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在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军事工业中,每天工作11~12小时已司空见惯,有时甚至达到14小时。面对这一情况,纳粹党也不得不承认现实。
在工作时间内,企业主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往往会降低劳动环境的质量,直接或间接地损害劳动者的健康乃至危及人身安全。纳粹当局在组建民族共同体的过程中,也把改善劳动环境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1933年底,德意志劳动阵线在柏林设立了“劳动之美”(Sch?nheit der Arbeit)办公室,负责企业卫生和事故预防工作。该机构声称自己的目标是把“德国就业者的劳动世界安排得美丽、有尊严、健康”。它下设3个部门:“企业艺术设计”负责所有企业内部和外围的改建及新建措施;“企业技术设计”负责所有技术问题,包括供电和通风;“美丽的厂区”负责对厂区进行技术和艺术美化。1934年一年内,该组织的工作主要是对企业作视察,让企业“清洁劳动环境”。从1934年4月到11月,在汉诺威-不伦瑞克大区,“劳动之美”组织共视察了400家企业。纳粹企业支部和劳动阵线领导人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查访企业,要求“清洁厂房内的灰尘和污浊,清除工厂院子里的废旧物品,清洗盥洗设施,建立卫生、有尊严的休息室”。魏玛共和国时期,一般由企业委员会邀请工商业监督局去审查企业的劳动条件,但工商业监督局往往采取匿名的方式在报告中批评劳动条件差的企业,缺乏震慑力。劳动阵线决定改变方法,以扩大影响。它大张旗鼓地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表扬模范企业,同时揭露卫生情况特别糟糕的企业,曝光这些企业的名称,并且威胁要让盖世太保介入,逮捕工厂主。这些文章虽然大多发表在诸如《工人报》等劳动阵线自己的报刊上,但由于这些报刊的发行量达上百万份,还是有较大的威慑力。企业主不得不花费人力财力去改善劳动环境。仅汉诺威-不伦瑞克大区,企业就花费了125万马克的经费用于改善劳动环境。杜塞尔多夫是德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有900家企业花费了250多万马克用于改善劳动环境。
自1935年起,“劳动之美”针对企业环境的具体类别,启动了一系列“战役”式的大型活动。如当年春天,开始了“给所有就业者阳光和绿色”的活动,号召大家把看得见的地方用花和绿色植物装点起来:“让春天进入企业吧!打开门和窗,把多余的垃圾和废品清除出车间和院子,尽可能让各个地方都有绿化带!破败的工厂院子、角落旮旯必须消失,让位给令人愉快的绿化带,种上树和灌木,摆上长凳。闲置的空地和花园必须重新装饰,必须在追随者休息时开放。把花带入休息室吧,有可能的话也带入工厂车间。用绿色装扮你们的工厂,拆除丑陋的篱笆……铺上用于体育锻炼的草坪!企业领袖,用绿色让你们的追随者精力充沛,工作快乐!男男女女的追随者们,行动起来,为自己建立有尊严的工厂车间!……利用春天和夏天,用绿色扮靓你们的工作场所!给所有就业者阳光和绿色!企业领袖和追随者,一起行动起来!新德国的劳动场地必须是全世界最美的!”
花园工厂
接下来是减少噪音的活动。“噪音不仅仅会使听力减弱,而且使得效率大大降低”,“劳动之美”与纳粹党其他机构一起,从1935年4月7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噪音周”活动。要“通过条规、教育和引导……大规模对付房屋、企业和交通的噪音”。为了达此目的,“在大约30个德国城市……开展宣传,主要是举办关于清除噪音的科技性演讲。广播、科技杂志和日报将支持无噪音一周活动的开展”。然而,由于噪音问题牵涉到具体的工作程序、专业机械设备,所以这一行动的收效不大。
1935年10月28日至11月9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好灯光-好工作”活动。根据工商业监督局的报告:“仅仅在1934年就有3631起技术事故是由照明引起的,如掉入坑井中,也有撞到机器上,这些事故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照明差。”企业的照明情况急待改进,“在大型工业企业多的地区,照明差的企业占到72%,情况好的仅占28%;而其他地区的比例是90%对10%”。到1935年12月10日为止,劳动阵线举办了231次大型宣传会,共有30万人参加,590家企业立即对照明情况作了改善,另外500家答应尽快整改。
企业对“劳动之美”活动反应不一。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不大愿意接受整改。大企业资金雄厚,场地更大,容易将“劳动之美”的要求付诸实践。然而也有一些大企业,如好希望冶炼厂、克虏伯公司、联合钢铁厂等,都强调自己在这方面一贯做得很好。但随着当局的压力增大,它们为了同当局保持良好关系,获得更多的订单,或者通过劳动阵线的宣传,增加自己产品的销售量,逐渐同“劳动之美”加大合作。
“劳动之美”组织开展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食堂扩大了,重新开设了更衣室,修缮厕所,在盥洗室挂上了毛巾,摆上了热水壶,在工厂四周铺设了绿化带。工商业监督局的报告也有所反映:“随着经济情况逐渐变好,盥洗和洗浴设施增加了……还铺设了瓷砖。”但是也有工人抱怨,称企业让工人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完成“劳动之美”安排的工作,如清洁工厂、建游泳池、铺设绿地等,而且不支付加班工资。如好希望冶炼厂杜塞尔多夫工场建造了一个游泳池,施工费用“大约为7000到8000马克”,一些工作是追随者无偿完成的,他们在“业余时间拿起锄头和铁锹,装点丑陋的工厂空地,铺设绿地”。但是在纳粹当局的宣传中,这种附加劳动是新的社会关系的体现,“我们用工友关系取代了阶级斗争。这个游泳池也是在这种思想中建成的,在过去的制度下这是件永远不可能办到的事”。宣传还强调,大区领袖和企业领袖拿着工具,和工人们一起劳动,“这是共同体精神的很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