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复兴经济,构建企业共同体
一、摆脱危机,增进就业
“民族共同体”思想是纳粹主义的理论核心,纳粹党执政后,进一步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一口号,把内政外交方面的很多举措同这一口号联结起来,以达到吸引民众、降低改造难度、缓和国内外舆论反响的目的。
希特勒执政之时,德国还处于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全国失业人数高达600万。经济危机给了纳粹党上台的机会,也成为考验其执政能力的试金石。它只有摆脱危机,为“民族同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提升自己的威望,把民众团结在自己周围。
希特勒出任总理的第三天,1933年2月1日,发表了《告德意志国民书》,宣布政府将实施“伟大的”四年计划:在4年内“彻底克服失业”,“拯救德意志的工人”,“拯救德意志的农民”。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当时他必须尽快解决两个主要的经济难题:失业和农业危机。但是,德国由于承担了赔款责任,已经耗尽了黄金与外汇储备。“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其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但赔偿义务仍然如影随形,严重制约其黄金储备的增长。经济大危机所导致的国际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资源战,使德国工业品出口受阻,黄金外汇储备大量流失。但如何摆脱这种局面呢?纳粹运动中尽管也有少量获得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但数量更多的,却是文化水准较低的中下层民众,其元首希特勒,更是连高中文凭都无力获得。这样的政党要驾驭难度极大的经济问题,在起步阶段必须借助于专业人士,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自己服务。此外,利用资产阶级的代表人士来管理经济生活,还能在新政权尚未巩固之时起到安抚有产阶级的作用,有利于争取他们的合作。因此,在纳粹统治的早期,经济领域进入了“沙赫特时代”。
沙赫特是一位精通金融业务的资产阶级银行专家,传统经济学金本位论者,政治上信奉民族主义和君主主义。1923年德国陷入恶性通货膨胀的困境后,沙赫特出任国家银行总裁,以社会民主党人、财政部长希法亭的创意为基础,以德国的国土资源为担保,主持发行“地产抵押马克”(Rentenmark),成功地稳定了金融,成为国内外经济和政治界的显赫人物,被誉为“金融奇才”、“民族救星”。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沙赫特因反对“杨格计划”,与魏玛政府分道扬镳,积极支持希特勒上台。纳粹党掌权后,他于1933年3月重新出任国家银行总裁,并担任国家开支管理委员会主席,翌年7月兼任政府经济部长,1935年5月又兼任“军事经济全权总代表”,一时成为直接对希特勒负责的纳粹德国“经济独裁者”。沙赫特执掌经济大权后,总结魏玛时期最后3届政府的经验教训,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是在具体方法上,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针:松财政,紧货币。
松财政,就是由国家大量投资,兴办公共工程,如修筑道路和高速公路,兴建机场,建造住宅,整治水道,改良农田土壤等,用以刺激需求。在1933年和1934年两年内,全国用于公共工程的开支,达到50亿马克。这些非生产性项目的投资,既繁荣了经济,又不会加重已有的生产过剩性危机。紧货币,就是控制通货膨胀,控制外汇,稳定物价。
国家兴办公共工程和扩军备战,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家筹集资金,通常有3种不同的途径,即增税、增发货币和借债。大幅度增加税收不仅会引起民众的不满以至反抗,而且会直接削弱本来已经不足的“社会有效需求”,抵消扩大就业的好处。增发货币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德国经过1923年的恶性通货膨胀,全国上下对这一点都非常敏感。因此沙赫特采取了以借债为主的筹资方法,以实现紧货币的目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沙赫特除了按常规举借内债,发行“劳动国库券”外,还建立了一套依靠发放短期商业债券的“兴工券”机制。这种短期商业债券,一般期限为3个月,但可延长20次,最长达5年,每年兑现1/5。它作为商业债券可以自由交易,实际上成了马克之外的一种“辅助货币系统”。这种变相的货币,避免了公开的财政赤字和公开增发货币,不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
“梅福票”是“兴工券”中知名度较高的一种。“梅福票”的全称是“冶金研究股份公司(缩写Mefo)期票”,由发行公司支付给军火承包商和生产商,最后由国家银行保证到时贴现。在一般情况下,该票在5年后开始贴现,这样就能暂时缓解战前预算支出的负担。在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前,全国共发行“梅福票”约120亿马克,占同期军费开支的1/5,其中1934—1936年,占到了约1/2。此外,国家还有总计达80亿马克的中长期债务和15亿马克的其他短期贷款。换一个角度看,在1933/34年—1938/39年6个财政年度内,国家总开支约为1000亿马克,其中只有80%来自税收和国家企业(特别是铁路和邮政)上缴的利润,其余主要通过借债的方式解决。
“松财政,紧货币”方针实施的结果,德国以很低的通货膨胀率换得了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1937年底与1932年底相比,德国国民收入增加63%,而纸币流通量仅增加48%。然而,预算支出的增长对财政平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从1935年开始,希特勒下令禁止公布政府预算,希冀以此避免引起民众恐慌,并伺机寻找其他途径来缓解寅吃卯粮的空缺。
在筹措资金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缩减失业人数的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1933年6月1日,政府发布了由纳粹党人、财政部国务秘书弗里茨·莱因哈特起草的《扩充就业面纲领》,该纲领因此被俗称为“第一项莱因哈特纲领”。根据该纲领的规定,国家财政部将发行总数为10亿马克的“劳动国库券”,用于增加工作岗位。需要重点保证的工作包括:
1.修缮和改造行政大楼、公寓和桥梁,以及各州、地方当局和其他公共机构的建筑物;
2.修缮农村住房和办公楼,分割原有住房,以及将其他用房改造成较小的住房;
3.城郊房产;
4.农业移民;
5.河道整治;
6.增设为民众提供煤气、水和电力的装置;
7.州与地方政府建筑物地下室的建造与整修;
8.为办理上述各项工作所支付的必要报酬。
同年9月1日,政府颁布“第二项莱因哈特纲领”。文件延续了“第一项莱因哈特纲领”的基本原则,但吸取了部分私人企业主的建议,把工作重心转向增加就业岗位,而不是以缩减在岗者的劳动时间来扩大就业面。它将没有效益的5亿马克津贴用于1933—1934年冬维修住宅和农业用房屋,还提供价值3.6亿马克的利息偿付券,大力促进修建居民点,增加铁路和邮局的投资,扩大紧急救难工作。
在具体实施两个纲领的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失业人数。
首先,政府兴办了大量的公共工程,直接拨款投资用于修建运河、铁路、国家建筑物等,尤其是从1933年6月底起大张旗鼓宣传动工的“国家高速公路”,增加了很多就业岗位。
其次,政府规定,在工程建设中尽量以人力代替机器操作,“所有的工作必须用人力完成,除非必须使用机器,或者人力的使用是非常昂贵的;只使用当地的失业工人,除非有些工作必须由熟练工人承担”。而替换下的旧机器必须销毁,以免被变相使用。
再次,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妇女放弃工作回到家庭。1933年政府颁布政令,规定“如果妇女愿意放弃工作回到家庭,她们每人可以获得政府1000马克的免息贷款,此后每生育一个孩子即可免除其中的1/4”(以后由于劳动力短缺,1937年10月政府下令取消关于不参加工作的规定)。这种贷款被称为“婚姻贷款”,其功能是多重的。除了包含鼓励生育的目的外,还有减轻就业压力、鼓励妇女回归传统角色的功能。政府通过向月收入高于75马克的单身男女抽取所得税,每年获得大约1.65亿马克的资金作为贷款基金。1933—1934年间,政府共发放了36.6万笔婚姻贷款,1935年发放了15.7万笔。此外,政府还对回到家庭的妇女提供诸如减税和安全保险等其他优惠政策。同时,政府还颁布各种法规阻止妇女就业,规定“凡35岁以下或其父亲或丈夫的经济状况足以维持生活的女性,都禁止从事任何职业,女性从事工作所得的工资要比同等情况下的男性少”。如此,大量的女性退出了劳动岗位。
第四,适量减少在业人员的劳动时间以扩大就业面。根据“第一项莱因哈特纲领”的规定,每个劳工的救济性劳动时间必须限制在每周40小时以内,以增加就业人口的数量。纳粹党还在“维护民族共同体”的口号下,号召在职职工自愿交出自己的一部分工作时间给失业工人。例如在煤矿业,在职职工每月交出了1/4的工作时间。对那些“双工”(即一个家庭中有两人就业)家庭,政府于1933年11月颁布相关法规,规定其中一人必须退出就业岗位,空出的位置由救济金领取者补充,规定“不执行该政策的企业主将受到包括关入集中营等在内的惩罚”。
第五,严格控制城市的人口数量,禁止农业劳动力流入城市。1934年5月15日,政府发布指令,规定“城市中的企业不得雇用在此3年之前从事过农业的人员”。同年8月28日,政府又颁布指令,要求“每个企业必须检查内部劳动力的年龄构成情况,如果25岁以下人员的比例超过政府规定的标准,超标人员必须被有家庭的失业男性劳工取代,而被取代的人员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第六,在就业问题上强调种族政策。按照纳粹党《二十五点纲领》规定,只有德意志血统的人才是“民族同志”,政府在解决失业问题时,采取“扶内抑外”的方针。纳粹党对“民族同志”范围以外的人,不仅限制其就业,而且还剥夺他们已有的工作岗位,把有限的机会让给“民族同志”。
第七,大力扩充纳粹党和政府的官僚机构,实行劳动义务制,规定男女青年必须服劳役半年至1年,以吸收剩余劳动力。
希特勒就任总理后,随着国内上下民族主义情绪普遍上升,1933年私人资本的投资在前一年减少30亿马克的基础上反向而行,增加了26.3亿马克,私人消费比前一年增加约8%。在沙赫特主持德国经济的几年里,官方公布的工业生产指数持续上升。如以1928年为指数100,1932年下降到59,希特勒执政后逐年回升,1933年起分别为66、83、96,1936年即达到107,欧战爆发前的1939年6月达到133。与此相对应,失业人数则不断下降,企业主的利润也稳步增长,德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的打击,全民族都从中得利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