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1月国会选举的结果,使巴本政府仍然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巴本把目光转向第一大党纳粹党,亲自写信给希特勒,要求他入阁担任副总理。希特勒断然拒绝这一邀请,并且声称,由于巴本政府的政策措施不当,已经把群众赶向布尔什维主义,导致共产党的选票上升,纳粹党不会同这样的政府妥协。
这时,巴本的推荐人施莱歇尔也对巴本日益不满。他感到巴本已经把自己甩在一边,而且意在摆脱国会,实施个人独裁统治。施莱歇尔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国内政局动**,最后要么纳粹党上台,要么共产党获取政权。他希望在德国出现一个受国防军支持的总统制政府,但是这个政府又必须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构成这一社会基础的,最好是一条横贯所有政党并且集合了全国一切社会政治力量的“横向阵线”。于是,他力促巴本辞职。11月17日,巴本在各种压力下被迫提出辞呈,被兴登堡总统接受。
11月19日,兴登堡根据部分资本家的请求召见希特勒。他对希特勒的态度比以前大有好转,但是在实质性问题上还是没有让步。他提出,如果希特勒能够提出一个具体的执政纲领,并且得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就能够担任总理,否则只能当副总理。他拒绝授权希特勒组织总统制政府。事后兴登堡曾经这样评论希特勒:“他会精彩地演说,但并不信守他承诺的事情。我无论如何不会把国家政权交给他;我不愿实行党的专政,也不会把德国作为试验品移交给希特勒。”希特勒难以接受兴登堡提出的条件,因为他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当时,第五大党民族人民党已经拒绝同他合作,第四大党中央党虽然同意给予支持,但先决条件是不实行独裁统治,第二大党社会民主党和第三大党共产党都不会支持他。纳粹党尽管是第一大党,党内又实行“领袖原则”,因而能够控制住全部的纳粹党议员,但是毕竟只占有33.1%的议席。这样,希特勒担任总理的愿望还是没能实现。
12月1日晚,兴登堡同时召见巴本和施莱歇尔,商讨组阁事宜。他要求两人分别提出执政方案,然后根据方案来作裁决。巴本提出的方案是:关闭国会半年,依靠国防军和总统的全权实施独裁统治,随后重新制定宪法。施莱歇尔不反对实施独裁统治,但认为这种统治必须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事前,他已经同格雷戈尔·施特拉瑟和部分右翼社会民主党人打过交道,估计除了能得到一部分社会民主党议员的支持外,还能获得纳粹党施特拉瑟派60~100名议员的赞同票,这样,他就能赢得国会的多数票。面对这两种方案,兴登堡决定委任巴本再次组阁。
然而施莱歇尔已决计亲自上台执政。在第二天晚上举行的内阁会议上,他宣布陆军不再支持巴本。同时他联合几乎全部的内阁成员,表示不信任巴本。兴登堡无奈,转而任命施莱歇尔组阁。
施莱歇尔以资本家“左翼凯恩斯集团”为执政后盾,基本上留用原巴本政府的阁员,组成总统制政府。为了实现“横向阵线”,他很快把格雷戈尔·施特拉瑟请到家中,要求他出任副总理兼普鲁士州总理。当格雷戈尔准备回去请示希特勒时,抢先得到消息的巴本办公室又抢先把经过歪曲加工的消息传给希特勒,这样就进一步加剧了纳粹党领导层内部的矛盾。随着格雷戈尔在纳粹党内斗争中失败,施莱歇尔组织“横向阵线”作为执政基础的计划很快落空。
施莱歇尔试图消除前两届政府在社会政策方面的缺陷,用以拉拢群众,扩大统治基础。他声称自己既不赞成资本主义,也不拥护社会主义,只希望成为一名“关心社会问题”的军人政治家。他就任总理不久,向全国作了一次广播演说,宣布“本政府的纲领集中到一点,就是创造就业”。施莱歇尔政府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讨好下层民众的措施。例如,下令不增加新的税收并控制物价,取消巴本内阁关于削减工资和救济金的规定,在东部地区实行补贴无地农民定居的庞大计划,准备耗资5亿马克,发行特别期票,用以扩充劳动就业岗位。在政治上,该政府试图通过“工会轴心”来扩大社会基础,即打算邀请各种派系色彩的工会和团体的领袖,其中包括社会民主党影响下的全德工会联合会、基督教工会、纳粹党的冲锋队等,来担任政府部长,形成拟议中的“横向阵线”。在外交上,打算同苏联举行谈判,延长1926年的《德苏友好和中立条约》,扩大两国的贸易关系。
但是,施莱歇尔作为军方人士,在政界经营时间并不长,根基较浅。即使在军界,也因为不是行伍出身,属于“办公桌军官”,且喜欢玩弄权术,因而得不到同僚们的有力支持。他就任总理后,既没有能够在政治上层集团和垄断资本集团中建立起稳固的基础,也来不及以其社会政策拉拢到工人和下层民众的广泛支持。相反,他的某些干预经济的措施,虽然还来不及见效,却已经引起“巴本派系”垄断资本集团的恐惧,认为其政策具有一种“布尔什维克的危险”。西门子甚至表示:与一种布尔什维克的危险相比,希特勒只能算小巫见大巫。这一点给了希特勒以可乘之机,他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争取垄断资本集团的支持。如杜伊斯贝格在1932年7月时,曾经当着蒂森的面,拒绝付给纳粹党任何竞选费用,这时却同意向该党资助10万马克。支持巴本的资本集团正是在这种恐惧心理的支配下,迅速向“纳粹工业集团”靠拢,同意让希特勒上台执政。大庄园主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反对施莱歇尔。
进入1933年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出现了白热化状态,政坛阴谋层出不穷,人事格局一日三变。
巴本被施莱歇尔搞下台后,一直伺机进行报复。1933年1月4日,他经科隆银行家库特·冯·施罗德男爵牵线,与希特勒举行会晤,商讨倒阁事宜。在会晤中,巴本提议两人合作搞垮施莱歇尔政府,在未来的政府中,由自己担任总理,希特勒担任副总理,或者干脆成立两人地位平等的“双头政权”。希特勒则仍然坚持由自己独自担任总理。这次会晤尽管没有达成协议,但是架起了巴本与希特勒之间联系的桥梁,为日后两者合作搞垮施莱歇尔内阁奠定了基础。
第二天,柏林一些报纸用大字标题刊载了这次会谈的消息,使巴本和希特勒都感到颇为难堪。巴本赶紧发表讲话,否认会谈有任何针对施莱歇尔政府的内容。然而,1月9日那天,施莱歇尔的朋友把一名摄影师在施罗德家门口偷拍到的照片交给了施莱歇尔,照片上分别留下了希特勒和巴本心怀鬼胎、鬼鬼祟祟的模样。同时,《每日评论报》也发表了一篇关于1月4日会谈的深度报道。施莱歇尔大为震惊,他一方面恳请兴登堡发话,禁止巴本继续同希特勒举行谈判,另一方面直接与巴本交涉,向他发出警告。巴本竭力否认有关会晤的“谣言”,同时“提醒”施莱歇尔,与希特勒这位元首保持良好的联系,也符合政府的利益。当天晚上,两人发表了一项官方通告:“会谈……表明新闻界从这次(巴本—希特勒)会晤得出的关于总理和冯·巴本先生之间存在矛盾的论断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然而,此时希特勒的策略确实发生了变化。他在无法通过选举获得国会绝对多数、又不能实行暴力夺权的情况下,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以前一直坚持的“要么全部,要么没有”的夺权策略,准备以暂时性的让步换取及早合法上台,以便以总理的职位为据点,利用主要执政党的有利地位,展开新一轮的夺权行动。而巴本则利用自己还没有搬出总理官邸的有利条件,尽快把这一信息传递给兴登堡总统。他在结束同施莱歇尔的交涉后,立即穿过毗邻的花园,悄然去见兴登堡。他解释说,希特勒已经放弃了单独领导政府的要求,并且愿意同巴本自己和其他民族政治家组成一个没有政党约束的政府。兴登堡对此很感兴趣,并请巴本“亲自并严守秘密地”同希特勒保持接触。
1月10日和18日,巴本和希特勒又两次举行会晤,但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22日,他们两人与兴登堡总统的儿子奥斯卡·冯·兴登堡及总统府国务秘书梅斯纳,以及戈林、里宾特洛甫等人,一起举行协商,但是依然没有取得成效。
这时,民族人民党主席胡根贝格也加入了倒阁的行列。1932年12月,胡根贝格曾经向希特勒表示,愿意支持希特勒出任总理,但希望自己能担任经济部长和农业部长。后来,由于希特勒未能当上总理,此事就此搁浅。1933年1月中旬,他又向施莱歇尔表示,愿意进入施莱歇尔内阁,担任经济与农业部长,但是遭到施莱歇尔拒绝。胡根贝格就此强烈反对施莱歇尔内阁。1月17日,他会见了希特勒。22日晚上,民族人民党和纳粹党的代表在里宾特洛甫的家里开始举行两党谈判。
此时,国防军领导集团内部也发生了有利于希特勒的变化。
自从1932年5月格罗纳被迫辞去国防部长职务后,国防军领导层内部的意见分歧就进一步公开化。以陆军首领哈默施坦因-埃克沃德为代表的一批军官反对纳粹党单独执政,施莱歇尔从不同的利益和角度出发,也持同样的观点。从1932年年末至1933年年初,两人的关系日益密切,经常在一起商讨政府总理的人选问题,结成了一股势力。然而,尽管他们都不希望纳粹党单独执政,但同时又很担心纳粹党与共产党联合起来反对政府,引起国内政局动**,招致波兰向德国发动“预防性进攻”。他们认为,一旦巴本和胡根贝格联合执政,必然会导致内乱。1933年1月下旬,哈默施坦因-埃克沃德等人几次向兴登堡陈述意见,重点是反对再次任命巴本担任总理。在当时德国政治斗争的特定条件下,他们的行动客观上有利于希特勒上台。
但是,以驻防东普鲁士的第一军区司令勃洛姆贝格及其参谋长莱希瑙为代表的另一派,则极力主张任命希特勒担任总理。勃洛姆贝格曾于20世纪20年代末担任相当于总参谋部的“军队管理局”局长,30年代初又兼任出席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的德国代表团首席军事顾问,在军内拥有一定的地位。1933年1月下旬,他们两人受召同兴登堡一起商讨组阁事宜。勃洛姆贝格以国防军不足以同冲锋队和党卫队相抗衡为理由,要求组建以希特勒为总理的“民族阵线政府”。
根据预定计划,新国会将于1月31日召开会议。施莱歇尔预计自己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就在1月23日晋见总统,要求再次解散国会,并推迟几个月举行新的选举,以便自己能在一段时间内摆脱国会的制约。兴登堡要求他履行上台前许下的诺言,设法获得国会多数的支持。施莱歇尔顿时陷入困境。
施莱歇尔离开后不久,巴本求见兴登堡。他建议总统委任希特勒担任总统制政府的总理,暂时延缓一下府院之争。兴登堡断然回答:“不。”
一时,德国政坛陷入困境。兴登堡既不支持施莱歇尔继续留任,也不愿意委希特勒以重任。他尽管瞩目于巴本,巴本本人也有在希特勒或者胡根贝格的支持下担任总理的愿望,但是第一种选择遭到希特勒拒绝,而第二种选择又遇到军方反对。
第二天,1月24日下午,巴本、戈林和另一名纳粹党人弗里克在里宾特洛甫家中喝茶。其中一人提出一个设想,即建议希特勒放弃总统制内阁的想法,领导一个“民族集中政府”,在副总理巴本的支持下建立起一条包括全部右翼政党的阵线,再在这条阵线的支持下解散国会,通过新的大选获得多数议席。该设想很快得到其他3人的赞同。有人认为,这一设想非常重要,以至于可以看作是日后纳粹德国的胚胎和起点。25日晚,奥斯卡·冯·兴登堡经人劝说,也表示支持这一设想。
希特勒在下属的劝说下,再次同胡根贝格交涉。由于胡根贝格提出较高的要求,对话在争吵中结束。
1月28日,施莱歇尔在窘迫中再次晋见兴登堡,请求解散国会。兴登堡明确拒绝,施莱歇尔被迫辞职。当时,他曾不满地对兴登堡说:“我承认您有权撤我的职。但是我不承认您有背着您所任命的总理去与另外一个人结盟的权利。这是背信弃义。”兴登堡平静地回答说:“亲爱的青年朋友,我不久就要上天了。我可以在天堂上观察自己做得对不对。”
当天中午,兴登堡召见巴本,委托他主持组建新政府的工作。他还示意巴本,他已同意“民族集中政府”的设想,但前提是保守分子在未来的内阁中应将希特勒等纳粹党人牢牢地控制住。同时,兴登堡为了阻止施莱歇尔连任国防部长,也考虑到牵制未来的总理,抢先在1月29日任命施莱歇尔的老对头、自己心目中“举止可爱、不问政治的炽烈的军人”勃洛姆贝格担任国防部长。这一举措客观上进一步加强了军内亲纳粹派的地位。
巴本接受兴登堡的委托后,立即展开紧张的幕后组阁活动。经过讨价还价,胡根贝格同意参加政府。纳粹党除了希特勒外,另有2名成员入阁。保守分子在内阁中占了优势。然而直到29日晚上,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这一内阁到底是希特勒-巴本内阁,还是巴本-胡根贝格内阁?
施莱歇尔风闻兴登堡已经委托巴本组阁,他认为此举必将引起全国内战。29日,国防军高级将领聚集在哈默施坦因-埃克沃德的办公室里,讨论如何改变这一局面。莱希瑙提出一个惊人的主意,他说:“这也许果真是逮捕陆军元帅(指兴登堡)的时候了。”这时,军官餐厅里开始流传起“政变”这个字眼。当天下午,施莱歇尔派遣哈默施坦因-埃克沃德同希特勒接触,建议组建希特勒-施莱歇尔联合内阁。希特勒对此不置可否。晚上,施莱歇尔和哈默施坦因-埃克沃德迫不及待,又向希特勒和戈培尔发出建议,要求尽快采取行动,逮捕正在向兴登堡总统施加影响的“兴登堡集团”的成员。他们所指的成员,包括巴本、奥斯卡·冯·兴登堡和梅斯纳。
希特勒抓住时机,迅即把这一具有爆炸性的消息通报给兴登堡集团。兴登堡总统和巴本原先还在犹豫不决,得到有关政变的各种消息后,迅速打定主意,同意任命希特勒担任总理。
1933年1月30日中午,德国总统府公布一份《国家公报》,宣布“总统已任命阿道夫·希特勒先生为总理”。
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并不表明德国已经建立了纳粹专政,但这是通向纳粹专政极为关键的一步。
同时,历史事实已经清楚地表明,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并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如果其他力量能够保持警惕,把防范法西斯势力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阻止希特勒上台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