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菩提塔样尺寸法》全文占对开本六页。兹全文转录于此,并于脚注中对文中出现的一些词汇和句子根据相应的藏文原文稍作比较和解释。
造塔仪轨名为摄受最胜
敬礼一切诸佛菩萨!
昔日有圣舍利子尊者舍利,给孤长者将至自家,安于高座而奉供养,其余人众亦来供养。忽有一日,给孤长者因于山中干事,闭门而去,时有人众不能奉供,皆笑[8]长者障其福利。于时长者闻此语已,而白佛言:我于显处[9]建立一座舍利子尊者之塔而奉供养。佛言:随你修盖。复白佛言:不知塔形如何而造?佛言:先作[10]四层阶基,次作瓶座,次作其瓶,并作八山、管心及一层伞,二层、三层、四层,乃至一十三层,上安雨盖。闻佛所说,时有比丘而白佛言:单为此舍利子尊者造此塔耶?一切圣众亦应造塔? 佛告长者,且说圆满相者是如来塔也。无雨盖者是缘觉塔也。四层伞者是罗汉塔也。三层是不来塔也,二层是一来塔也,一层是入流塔也,圆顶者[11]是凡夫善士塔也。如是按于《无垢顶髻疏》文,且说大菩提塔尺寸者。于彼先界梵线、角线,从于梵线、角线界为十二大分,然后各添一大分,总成一十四分。复将各分为四小分,若有所置之相,台基高者为妙,[12]此基不系线数;若无相,[13]则其台高二大分,阔量虽然不说,比十善座微宽,下有阶梯,其上巴甘[14]等取巧而作。疏云[15]:若有身语之相[16],其台高者为妙;若无相[17],则其量同于第一层阶基三分之一也。彼上十善座,高一小分,阔左右各有十二小分半,总成二十五分。疏云:彼上十善,向外增出,其厚量同于第一层阶基半分也。彼上第一层阶基,高二小分,左右各阔三大分,总成六分。彼上三层阶基,各高二小分,量等,[18]第一层左右各减一小分。四层阶基,厚阔有一大分,其半分是阶基厚量[19]。疏云:四层阶基厚量皆等,阶基半分是座厚量也。彼上瓶座,高一小分,阔左右各有八小分半,总是一十七分也。彼上瓶底,阔左右各有二大分,总是四分,渐增至上腹之左右,各阔二大分半,总是五分。已上渐缩而成圆相,量等其底[20],高三大分并小分分作三分之一也。彼上八山之座[21],阔左右各有一小分为五分之九分,高一小分。彼上八山,左右阔有二小分并小分为四分之一,总是一大分并半小分。高一小分并小分为三分之二。疏云:瓶座高有阶之半分也,瓶座阔有第一层阶基为三分之二也。[22]瓶腹[23]阔有第三层阶基也。八山之座阔有第四层阶基为五分之一也。八山阔有第四层阶基为四分之一也。此二高量有阶基为三分之二,并有阶基半分也。次第说者,于此山座微高,其余塔样山座低者,皆是翻译之过也。第一层阶基阔量从第一层基至八山顶量等。疏云:高有第一层阶基方量也。其瓶高量,虽然不说,例前料量可知。于第四层阶基东南二方,各开明窍[24],其量是阶基之八分。管心根至第四层基,八山已上,有四大分并二小分者,乃是十三层轮之高量。疏云:第四层阶基东南二方明窍,有阶基之八分也。管心木根至第四层基[25]也,十三层轮高有第一层阶基为四分之三也。第一层轮,阔左右各有三小分,径成六分,围是一十八分也。第十三层轮,左右将一小分为四分之三分绕画者,径有一分半,围是四分半也。其间十一层轮,次第渐细,十三层轮厚量皆等,其轮各高十八小分,匀为一十三分之一分。然虽如此,第一层轮下复有莲花[26]并悲顶,亦系十三层轮[27]。莲花是一小分,悲顶量同小轮[28]。疏云:第一层轮至八山四角,将此四分围画,是十三层轮量也。十一层轮,次第渐细也。其轮空间取巧妆饰,悲顶高量同小轮也。悲顶四分中下三分向上开阔平正,上一分作十六分,如同乌钵辣花叶。疏云:从下至上四分之三分平正,上有一分作十六分也。所以将十八小分一分作轮下莲花,其余一十七分均匀分者,每轮高有一小分并一小分为一十四分之一分,各得三分也。虽说空间取巧粧饰,各为三分,下二分为轮,上一分为空其间取巧画杵等相也。悲顶之上,交安四条托伞之木,粗有轮之半分,各长四小分,左右量等阶基半分,其尖渐细,向上而曲。疏云:彼上第十三层轮之半分量,托伞之木,其尖而细,量等阶基高之半分也。伞盖中央窍中,显出管心,高一小分为三分之二分,尖上安一半月,尖齐伞盖,左右斜开,上严日轮,比月微大,彼上宝珠,如未开莲状也。伞同第七层轮也,垂珠等同八山高量也,伞盖等同第六层轮。疏云:管心高量八山半分,上安半月,尖齐伞盖,绕管心者,其尖斜开也。伞同第七层轮也,伞盖同第六层轮也,垂珠等同八山高量也。又管心高有八山三分之一分,上安一日轮,微比月大,日轮上严宝珠,如未开新莲之状,取巧作之日月珠上,皆插铁签,勿存飞鸟之意也。宝珠黄色,日轮红色,半月白色,伞盖亦白,伞是青色,其伞四方,画四佛印,托伞之木红色,悲顶并十智黄色,管心红色,塔瓶白色,十善黄色,台基绿色也。
《大菩提塔样尺寸》[29]卜思端二合[30]集,能达声因二明[31]呤缠南加勒二合[32]书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