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一战成名:尼什塔特和约的签订(1 / 1)

彼得一世改革 吴贺 5006 字 2个月前

随着波尔塔瓦的胜利,查理十二世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一个年轻的国家已经开始显现出它的如日中天之象,对此恩格斯曾写道,瑞典的“实力和威望正是由于查理十二作了入侵俄国的尝试而丧失的;查理十二以此断送了瑞典,并清楚地向大家表明了俄国是不可攻克的”。波尔塔瓦之役对俄国同西欧强国的外交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俄国在西欧的国际威望和作用大大提高。阿列克谢皇太子同莎尔洛塔·沃尔芬比特尔公主(德国皇帝的妻妹)很快联姻,汉诺威选帝侯(未来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表示愿意同俄国接近。在这一战之后,彼得一世已经对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地位的稳固充满信心。

查理十二世在战败后有意谈判,但拒绝了俄国提出的媾和条件,于是彼得一世决定恢复北方同盟,并建立强大的波罗的海舰队,决意用新的军事胜利去达成目标。

一、复兴同盟

由于瑞典扶植的傀儡国王斯坦尼斯拉夫·列申斯基被俄军从波兰赶走,奥古斯特二世恢复了波兰王位。为表示感谢,奥古斯特二世专程来到托伦会见彼得一世。1709年10月9(20)日,双方在托伦签署了反对瑞典及其傀儡斯坦尼斯拉夫·列申斯基的俄波攻守同盟条约。立约双方有义务共同反对瑞典,不单方面缔约,并尽一切努力促使丹麦和普鲁士加入反瑞同盟。在托伦,双方还签订了一项秘密协定,其中规定利夫兰仍是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的世袭领地。而爱斯特兰连同雷瓦尔将划入俄国版图。在此之前依照同奥古斯特二世签订的条约,俄国只应得到因格里亚。

在丹麦方面,尽管受到英、荷的阻挠,俄丹还是在1709年10月11(22)日恢复了盟约,而且是不要求任何资助的盟约。因为在波尔塔瓦战役之前,俄国为了恢复同盟关系曾向丹麦许下了大批资助,而丹麦却一直犹豫不决;而俄军在波尔塔瓦获胜后,俄方坚持不给予丹麦任何资助且最终达成了目标。根据盟约,丹麦答应从挪威方面进攻瑞典,并在斯科尼亚登陆,俄国则从芬兰方面和在波兰采取行动。

波尔塔瓦的胜利不仅保证了有俄国、波兰、萨克森和丹麦参加的北方同盟的恢复,而且为该同盟进一步扩大创造了条件。1709年10月21日俄国同普鲁士在马林韦尔德缔结了防御同盟条约。根据条约,普鲁士有义务采取有助于北方同盟的行动并禁止瑞军穿越普鲁士领土。条约规定,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战争一旦结束,普鲁士将进一步密切同俄、波、丹的关系。同普鲁士签订的条约中含有一项秘密条款,即普鲁士国王承担了不许瑞军穿越国境的责任,作为交换,俄国答应将埃尔宾及其周围领土让给普鲁士国王,这就需要清除该城的瑞典守军。这样一来,普鲁士不仅同意了俄军在波美拉尼亚开展活动,而且它自己也有意这样做。1710年7月3日俄国还与汉诺威签署了一项为期12年的同盟条约。依照条约,俄国政府承担当驻扎在瑞典日耳曼诸州的瑞军不对俄国及其盟友采取敌对行动的情况下亦不破坏帝国和平的义务,而汉诺威选帝侯则承担保证俄国的盟友——丹麦和奥古斯特二世在德国诸州的安全的义务。这项协定同时成为同汉诺威选帝侯(不久成为英国国王)光明前程中的重要的一步。于是,俄国领导的北方同盟中除了以前的成员丹麦、萨克森和波兰之外,又争取到了新成员普鲁士和汉诺威的加入。

瑞典人在波尔塔瓦惨败的消息,对土耳其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君士坦丁堡对俄国大使彼·安·托尔斯泰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苏丹亲自接见托尔斯泰并对他保证说,如果俄国不破坏和平,苏丹也绝不破坏。土耳其政府不想同俄国打仗,因而拒绝了查理十二世关于同瑞典缔约反对俄国的建议。

法国政府也开始寻求同俄国接近的途径。法国在同伟大同盟的战争中把俄国推为仲裁,这就提升了俄国的地位,增强了俄国的势力。俄国的逐渐强大并在波罗的海沿岸崭露头角令英国十分不安,它急于同法国媾和,以便腾出手来制衡俄国,防止俄国在北欧称霸。

1710年的6月到9月末,俄军在波罗的海沿岸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从瑞军手中相继夺取了数个重要要塞——维堡、里加、凯克斯霍尔姆、佩尔诺夫和雷瓦尔,而维堡和里加的攻克意义尤为重大。彼得一世将维堡称作“圣彼得堡的牢固靠枕”,并称“攻占这个城市,圣彼得堡将永世平安”,这一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俄国武装力量乘胜前进,到1710年秋,爱斯特兰、利夫兰和卡累利阿的瑞军均被肃清。同时,俄国对库尔兰的影响也在扩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库尔兰公爵腓特烈-威廉同彼得一世的侄女安娜·伊凡诺夫娜联姻成婚。

二、再稳南疆

彼得一世面临的下一个目标是歼灭欧洲大陆上波美拉尼亚的瑞典陆军。但是英、荷这些海上强国坚决反对将战火烧到德意志,为此英、奥、荷等国还在1710年签订了旨在维护神圣罗马帝国中立的公约,不久还补充签订了建立中立军团确保帝国的中立的条款。这样不仅消除了反法同盟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军事威胁,而且使北方同盟无法进入该地区作战,瑞典能够继续占领该地区。有意思的是,尽管北方同盟,包括俄国都迫于压力勉强承认了这一公约,但这一公约却遭到了查理十二世的拒绝,理由是这项公约是在他缺席的情况下签订的。此外,英国还竭力瓦解北方同盟,迫使丹麦和瑞典单独缔约,但这种企图在1711年之前一直都没有成功,因为北方同盟在压倒瑞典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

土耳其政府在波尔塔瓦交战前夕一直保持中立。君士坦丁堡本以为,在俄瑞开战之际,土耳其只需等待战局发生有利于它的变化,便可从俄国人手中收回根据1700年君士坦丁堡条约被俄国占领的领土——亚速、塔甘罗格及其他城市。但是瑞军的败北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于是感到不安的土耳其政府开始加强战备。

因为养伤,困在土耳其的查理十二世也没有闲着,他和那些惧怕俄国强大并希望俄土交战以捆住俄国手脚的西欧国家的代表,起劲儿唆使土耳其同俄国打仗,查理十二世还提出缔结瑞土反俄盟约。但1709年11月,俄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彼·安·托尔斯泰曾成功地恢复了同土耳其的和平条约,并依照条约,准备把查理送至波兰国境,再由俄国部队护送他通过波兰领土。由于马泽帕此时已经死去,关于引渡他的问题也就不了了之,至于跟随他的哥萨克,土耳其政府保证将他们驱逐出境。但查理十二世并未就此放弃,他利用土耳其国内的复仇情绪以及法英外交官的支持积极活动,将签署这一条约的维齐尔阿利-帕沙赶下台,还把俄国大使投入监狱,结果和平条约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1710年11月土耳其便向俄国宣战。

在西欧强国看来,他们根本不希望看到俄国的强大,给北欧均势和国际形势平添变数。他们基于自身的利益,都希望俄土开战。而俄国则面临与瑞土两大强国两线作战的困难局面,因此俄国一方面与西欧强国联系希望他们能居中调停,与瑞土媾和,另一方面受到之前胜利鼓舞的俄军统帅打算采取攻势而非守势来应对来自土耳其方面的挑战。而且之前伟大同盟所主张签订的、最初看来对瑞典有利的中立和约,在俄土开战后的形势下却变得对俄国有利,让俄国及其盟国避免了两线作战。所以,当查理想起应该组建一个更大范围的反俄同盟时,却发现在哪里都得不到更积极的响应。

由于俄土战争,巴尔干地区各斯拉夫民族的解放运动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土耳其境内塞尔维亚人的起义在对抗土耳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揭竿而起,与土耳其人展开了积极斗争,到1711年夏,起义者队伍的人数已近3万。虽然俄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令惯于使用冷兵器的土耳其人损失很大,但是由于俄军一系列战术失误及情报错误,部队长期严重缺乏给养,加上外籍军官的背叛,彼得一世率领的俄军主力在普鲁特附近遭到了土耳其大军的包围。在这种极端被动的条件下,彼得一世建议土耳其大维齐尔停止军事行动,缔结和约。

沙皇迟迟得不到土方的回应,正打算突围之际,却意外收到了对方答应和谈的消息。1711年7月12日,俄国外交衙门副长官沙菲罗夫与土方缔结了和约,条件如下:亚速及其周围地区归还土耳其,拆除俄国在南方营造的塔甘罗格和其他要塞,俄国承认苏丹对扎波罗热人的庇护,俄国人需承担不干涉波兰内政的义务。此外,条约还规定了有利于查理十二世的条款,允许他自由返回瑞典。这对于处在危难之中的俄军来说,条件并不算苛刻。

事实上,土耳其在重兵围困俄军主力的绝佳时机“心软”是事出有因的。据说勒奈将军于7月7日攻占了布拉伊洛夫要塞,只是他的报告中途被截,没能通知到沙皇,落到土耳其大维齐尔手中。彼得一世在缔约之后才得悉这一足以扭转整个战略形势的胜利消息。另外还流传一种说法,就是俄军重金贿赂了土军主帅。无论如何,俄军不仅保住了主力,也保住了自己在北方战争所占据的有利形势。

这次普鲁特远征令彼得一世进一步认识到外国军官在俄军中任职的害处:“在世人面前吹得神乎其神,而真正事到临头,都是草包一群。”于是远征刚一结束,他立即将其中的大多数人辞退,免去将军14人、上校14人、中校22人、大尉156人。

普鲁特远征虽告失败,但是俄国却与土耳其缔结了1711年普鲁特和约。这就令彼得一世能够抽出身来,集中全力解决对俄国来讲最重要的历史任务——在波罗的海沿岸站稳脚跟。难怪查理十二世得知普鲁特条约之后,火冒三丈,怒不可遏;海上强国英国和荷兰,对这些条款也感到非常不满。于是查理十二世极力唆使苏丹与俄国重新开战。而土耳其事实上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况且在交战中也切身感受到俄军实力的增强,因此不再愿意被西欧强国当枪使。但英国不愿就此罢休,不惜冒着开罪于荷兰等盟国的危险着手与法国单独媾和,好匀出精力插手北方战争。在英国的鼓动下,1712年11月,土耳其装腔作势重新向俄军宣战,要求俄军撤出波美拉尼亚,但是一直没有进行武力进攻。然而,当苏丹看到俄国政府的态度异常坚定后,干脆放弃了号称动武的恫吓。1713年,俄土还签订了阿德里安堡和约,其条款与1711年普鲁特和约的内容大致相符。这再次说明了普鲁特和约的签订对于俄国的重要意义。

三、决战汉古特

由于瑞典和英国等强国在中立和约上的矛盾,中立和约渐渐变得有名无实,中立部队也无从建立。海上强国在没有得知俄土缔结普鲁特和约的情况下,不再反对北方同盟把战争推向波美拉尼亚的军事行动。1711年8月14日,在海牙就此问题还通过了正式的协议。因为在英、荷等国家看来,北方盟国之中真正的威胁只有俄国。而俄军应正忙于对付土耳其,无暇抽身至此。丹麦和萨克森政府则为了使海上强国不再反对波美拉尼亚的军事行动,被迫同意以不召回为伟大同盟服役的军队作为交换。海牙协议之后,俄军在波美拉尼亚开展活动已不存在任何障碍。

在得知俄土缔结普鲁特和约之后,英国便急于从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战争中摆脱出来,甚至不惜与法国单独缔结和约,于是俄国及其盟友决定尽快结束同瑞典的战争。俄国试图说服盟国统一行动,但收效甚微,因为各盟国只关心自身的利益。因此,1712年北方盟军之间的合作效果非常不理想。于是俄国决定在1713年采取独立行动,调集主力进攻芬兰,经芬兰给予瑞典决定性打击。而事实上,俄国对芬兰的军事行动于1712年便已开始筹备。

此时的瑞军还一直抱着在短时间内得到外部援助的心态。瑞典如此乐观不仅是因为它与英、荷之间有同盟关系,还因为法国也实行了背离俄国利益的政策,1712年9月,法国与瑞典也订立了条约。然而,英国虽然坚决要求俄国从波美拉尼亚撤军,甚至召回了驻俄大使,但就是没有付诸武力。英国之所以没有履行1712年所作出的派出分舰队援助瑞典的许诺,是因为被英法单独媾和惹恼的荷兰宣布,一旦英国有所行动,它将派出分舰队援助俄国。看来英荷之间的矛盾被俄国有效利用了。而后英国还唆使荷兰派出分舰队对抗俄国,也遭到了拒绝。所以,英国一直也没能下决心单枪匹马武力援助瑞典。

1713年4月底,俄国大桡战船队载着1万余名登陆兵驶离圣彼得堡。俄军的首要目标是瑞典舰队在芬兰湾的最后一个基地赫尔辛福斯。7月,在俄军陆海军向此地集结时,瑞军不战而逃。而在此前的5月,瑞军总司令斯腾博克已在俄军的攻势下宣布投降。随后俄军又取得了佩尔金河战役、拉波洛战役的胜利。于是,瑞典陆军的军事实力已经被彻底摧毁。但是瑞典海军的主力尚存,他们停泊在汉古特,阻碍着俄军攻占奥布。实际上,俄国要想在波罗的海立足,也非要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海上对决不可。因此,俄国这场与海上强国瑞典的海战,意义重大。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俄国是否有足够的资格成为波罗的海的一员。

1714年7月,俄瑞汉古特海上决战爆发。瑞军中了俄军的计策,分散了兵力,最终俄军在彼得一世的亲自指挥下,赢得了彻底胜利。汉古特海战是俄军战史上正确而全面地利用一切条件打败优势敌人的一个经典范例。俄海军所使用的大桡战船构造简单,不受风力支配,它既适合对岸上之敌作战,也适合在岩岛群水域作战。俄国在波罗的海首先大规模使用了这种新式战船,结果在对瑞斗争中取得了很大优势。俄国统帅部巧妙地把俄国大桡战船队组成三个分队进行突破,结果包围和全歼了埃伦施尔德的舰队。瑞典人被勇猛的俄军吓得胆战心惊,整个海战过程乱成一团。于是,1712—1714年的战役以俄军占领芬兰和汉古特,并粉碎瑞典舰队而宣告结束。

年轻的俄国海军在这次海战中打败了海上强国瑞典的舰队,这令俄国的海军开始威名远扬。俄国人用这场漂亮的胜利证明,俄军完全有能力守住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为表彰这次胜利,所有参战人员被授予勋章(军官授金质奖章,士兵授银质奖章),彼得一世本人也因指挥汉古特海战的功劳,获得了海军中将的军衔。彼得一世作为海军统帅,显示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同时,以阿普拉克辛海军大将和米·米·戈利岑中将为代表的一批有才干的军事将领也涌现出来。俄国海军英勇取胜,令汉古特海战作为俄国海军史上的光辉一页而载入史册。

四、锁定胜局

随着俄国领导的反瑞同盟逐步扩大并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瑞典的处境越来越不妙。更何况,与俄国缔结过盟约的汉诺威选帝侯在1714年成为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俄国利用瑞典由于大搞海盗行为、封禁波罗的海贸易、哄抬铁价而与英、荷等国家所产生的矛盾(查理十二世指使的海盗连英、荷的商船也不放过,当然这些商船多数的确是在与俄国占领的港口进行贸易)不仅在1715年10月与英国缔结了盟约,还令英、荷保护波罗的海自由贸易的舰队变相成为北方同盟的支持者。俄、丹、英、荷四国的联合舰队有一段时间甚至是由彼得一世本人统帅的。84艘军舰(其中21艘飘扬着俄国战旗)组成的联合舰队本来足以令瑞典屈服,但除了俄国之外,没有任何一国是真心愿意与瑞典积极作战的。虽然“指挥外国舰队与本国舰队协同动作,这样的荣誉在世界上未曾还有别的人享受过”,彼得一世也曾经一度对得到其他三国的信任感到满足,但这种“信任”显然只是表面化的。各国分舰队的指挥官在互致敬意时放了许多礼炮,但在面对敌人时却不发一炮,甚至连俄国的盟友丹麦也经常采取消极怠工的态度。于是沙皇终于明白,最后的胜利只能依靠自己国家的军队去争取。

与此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的巨大开支,查理十二世也开启了一场在土耳其期间就已开始酝酿的国内改革,主要内容是改革瑞典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但实际目的却是为了聚敛财富。当然彼得一世在俄国进行的改革也不乏这些内容。对这两场改革的评价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争的胜负。

1716年4月俄国和梅克伦堡缔结了条约,依照条约,俄国船舰获得了利用梅克伦堡港口的权利,俄国部队还可以通过梅克伦堡领土并在那里建立仓库。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俄国而言意义重大,这令梅克伦堡成为俄军的基地。1716年秋,大量俄军集结于哥本哈根地区,准备从这里会同丹麦部队在四国(俄、英、荷、丹)联合舰队的掩护下攻入瑞典南部。在巨大的威胁下,瑞典的外交攻势发挥了作用。总之,彼得最终深信瑞典的防御足以使他们的进攻付出惨重的代价,于是他宣布将进攻计划推迟一年。这让丹麦国王腓特烈大为恼火,因为他在来年春天再也无法继续命令丹麦商人来搞后勤。尽管乔治一世极力协调,但是彼得一世推迟作战的决定仍造成了丹麦和俄国之间的不信任。同时由于彼得一世要求将从丹麦撤回的军队驻扎在德意志,这又引发了俄国与汉诺威之间的猜疑。

事实上俄国与英国之间也缺乏信任。俄国人认为,由于担心俄国日后在波罗的海称霸,打破北欧所谓的平衡均势,因此英国不会放弃分裂、孤立俄国,与俄国结盟不过是乔治一世想要得到瑞典占有的不来梅公国和韦尔登公国的权宜之计。瑞典在外交方面则充分利用了北方盟国之间的这些分歧。瑞典一方面与乔治一世秘密谈判,同时还与俄国进行半公开的和谈,目的无非是使北方同盟的实际行动趋于瘫痪。瑞典人的目的达到了。于是,无论是英国、丹麦还是汉诺威,都不想再同俄国签订下一步反瑞行动的任何协议了。而俄国人则认为,北方同盟的名存实亡则完全是由于英国外交当局从中作梗所致。于是,瑞典出色的外交能力使自己躲过了一次危险的围攻,而俄国的外交却一度陷入了空前困境。

对俄国来讲,唯一的好消息是政治利益促使不久前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失败的法国想同俄国建立友好关系,即使它曾在1715年初与瑞典签订了有效期为3年的同盟条约,承担向瑞典提供60万达列尔(德国旧货币,1达列尔相当于3马克银币)资助的义务,直到战争结束。因为现在的法国希望得到俄国的支持,反对它的宿敌奥地利,1716年9月,法国首先同俄国的盟友普鲁士缔结了密约,这就为俄法缔约奠定了基础。1717年8月15日,俄、法、普三国在阿姆斯特丹最终缔结了条约。该条约实际上是相互保障所获领地的防御盟约。另外,各方还约定派全权代表缔结通商条约。条约的一个秘密条文规定,让法国充当签订北方和约的调停人。而法国也承诺,同瑞典缔结的条约期满后(1718年4月)不再延长,不再向瑞典提供金钱资助和军事援助。阿姆斯特丹条约使瑞典失去了唯一一个每年向它提供大量资助的盟国。

让形势变得更为复杂的是,英、荷、奥、法在1718年8月建立了反对西班牙的联盟。由此俄国不得不担心法国的立场。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1718年11月30日,查理十二世在挪威包围一个城堡时被一颗流弹打死,俄瑞在奥兰的和谈从此破裂。

俄瑞单独和谈令英国、丹麦、汉诺威都十分紧张。特别是英国,由于担心俄、瑞与西班牙达成联合反英的协议(彼得一世曾作出过这种暗示),1719年1月5日,乔治一世、奥古斯特二世和奥地利皇帝在维也纳签订了反俄条约。但问题是,俄国不可能轻易做出让步,而缔约各方却谁也不愿意跟打垮了强大瑞典的俄国开战,这就令条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彼得一世得知维也纳条约后,发表声明,表示坚决抗议。同时,俄国加紧采取措施,以令俄瑞能够缔结和约。为了逼迫瑞典就范,俄军曾大举攻入瑞典领土,一路消灭了各城市的守军,并摧毁了广大地区的工业企业,直到逼近瑞典首都才停下来。俄国通知瑞方,进入瑞典不是为了扩大领土,而是为了“通过军事行动赢得所希望的和平”。但是,1719年俄国未能压服瑞典同意媾和。英国外交当局答应帮瑞典收回被俄国占领的所有土地,这种许诺起了作用。1719年8月29日,瑞典同英国签订了初步条约,条约缔结后,英国成了瑞典的正式盟友。英国政府一贯奉行的敌视俄国的政策终于以条约形式公之于众。同英国缔约之后,瑞典政府认为现在没有必要再同俄国谈判了,于是俄瑞奥兰和谈会议再次不欢而散。

1719年夏,英国诺里斯海军上将的分舰队开进了波罗的海。分舰队司令的任务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消灭俄国舰队。俄国统帅部看穿了英国的阴谋,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因而敌人的这一计划没有成功。另外,英国外交官在1720—1721年一直四处活动,他们力图说服一系列国家,如奥地利、波兰、土耳其、丹麦、普鲁士、荷兰、法国等,参加反俄战争。英国政府还在1720年断绝了同俄国的外交关系,把俄国公使逐出伦敦,给俄国施压。但是,英国炮制的建立广泛反俄同盟的计划最终完全破产了,因为俄国外交当局对这些敌对计划了如指掌,并且为了同敌人做斗争,巧妙地利用了英国政府想煽动起来反俄的那些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就连英国本身,也并非铁板一块,俄国利用了英国商界想同俄国保持和平关系的愿望,令英国国内主张同俄国讲和的人也越来越多。

1720年,俄军又在英国舰队的眼皮底下打了几场胜仗。英国舰队虽然在波罗的海游弋,但俄军仍在瑞典顺利登陆,破坏了乌默奥市和许多村庄,消灭了瑞典的守卫部队,夺取并毁坏了许多储备物资。

这次的试探似乎令俄军摸清了英军的底线。1720年7月27日,俄国舰队在格伦加姆附近打败了瑞典舰队,战果辉煌:虏获巡航舰4艘、大炮104门、俘虏407人。俄国海军用事实证明,在波罗的海的英国舰队既不能阻止俄军登陆作战,也阻止不了瑞典舰队的灭亡。而实际上由于国内的财政危机,英国在1721年3月便建议瑞典与俄国缔结和约,在这种情况下瑞典只得再次开启与俄国的和谈。在法国驻瑞典特使康普列顿的协助下,新的和谈会议决定在尼什塔特召开。1721年4月底,尼什塔特会议开幕。但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俄国并未停止军事行动。

5000名俄军重新在瑞典登陆,然后深入腹地约300千米,摧毁了13座工厂,其中包括一座兵工厂,虏获了40艘瑞典小船和大量军用物资。与此同时,强大的波罗的海舰队主力也准备采取军事行动。1721年春,英国将诺里斯指挥的分舰队开进波罗的海。由于俄国统帅部采取了预防措施,英国舰队在1721年毫无建树,既没有消灭俄国舰队,也没有给舰队造成任何损失。不仅如此,俄国舰艇还是在英国舰队在波罗的海巡航的情况下,又一次成功地运送陆战队到瑞典登陆的,这一次瑞典人终于明白,英国人是靠不住的。

1721年8月30日(9月10日),俄瑞签订了尼什塔特和约。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以俄国的完全胜利而宣告结束。

根据尼什塔特和约:从今往后俄瑞双方有责任建立“牢不可破的永久和平”,共同承担“永久友好的义务”,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无条件交换战俘并实行大赦(追随马泽帕的哥萨克人除外)。瑞典把利夫兰、爱斯特兰、英格曼兰、卡累利阿一部分连同维堡及其周围地区,还有里加、迪纳明德、佩尔诺夫、雷瓦尔、杰尔普特、纳尔瓦、凯克斯霍尔姆等城市,厄塞尔、达格、曼恩等岛屿,以及从库尔兰边界到维堡之间的所有其他土地割让给俄国,并且“完全地,无条件地,永远地”归俄国所有。涉及上述土地的所有档案和文献都应移交给俄国。芬兰则归还给瑞典。俄国承担向瑞典缴纳200万银币的义务。瑞典有权每年在里加、雷瓦尔和阿伦斯堡采购价值5万卢布的粮食并免税运出。同时商定,如因某一重要原因(如粮食歉收等)俄国禁止对“所有国家”出口粮食的话,瑞典可不遵守该条款。俄国承担不干涉瑞典内政的义务。利夫兰、爱斯特兰以及厄塞尔岛的居民可以保留他们从前拥有的权利和特权。凡归属俄国的所有地区实行信仰自由。条约还规定,凡归属俄国的地区内的地主利益一律受到保护。例如,把瑞典政府在北方战争前夕夺去的土地归还他们。俄瑞之间的自由贸易也得到恢复,原属双方商人的商店一律归还。波兰作为俄国盟友参加了条约的制订。条约规定,瑞波应在俄国的调停下缔结和约。

尼什塔特和约结束了旷日持久的、艰苦的战争,它的意义极为深远。和约以法律的形式,最终确认了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所取得的战果,从此俄国打开了“通向欧洲的窗户”,获得了对俄国的正常发展来说必不可少的波罗的海出海口。这在世界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自此,俄国人民的独立生存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俄国国防得到了巩固,俄国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权。

尼什塔特和约宣告俄国代替瑞典,获得了强国的地位。法国外交官康普列顿写道:“尼什塔特条约使彼得一世成为波罗的海两座最好港口的主宰者。他拥有无数军舰,他每天都在增加着自己的大桡战船。他使他的所有邻国望而生畏……只要他的军舰一开动,他的陆军稍有调动,不论是瑞典、丹麦、普鲁士,还是波兰王国都不敢让他们的军队离开原地一步,也不敢像以往那样对它采取敌对行动。”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迅速上升,西欧各国纷纷在俄国建立自己的外交常设机构。为了彰显彼得的功勋,俄国参政院请求彼得一世接受皇帝尊号。自此,俄国真正成为雄霸一方的帝国。

难能可贵的是,俄国在外交方面也做好了充分的善后工作。尼什塔特和约签订后,俄国外交的重点就是想办法将瑞典从敌人变为自己的盟友。尽管大北方战争以残酷出名,交战方都代价惨重,俄国还是成功利用了瑞典国内主张同俄国结盟的集团的力量,最终在1724年2月22日缔结了俄瑞盟约。盟约规定,一旦缔约一方遭到欧洲某一信奉基督教的国家的进攻,双方将互相帮助。条约的签订说明瑞典将摆脱敌视俄国的舆论影响,不会再轻易受英国外交当局反俄政策的蛊惑,俄国不仅能巩固战果,还多了一个盟友。应当说,这项条约的缔结是俄国外交的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