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战争的发生不能说是蓄谋已久,不只是俄国,它的几个反瑞盟友也都没有对这场战争有过什么准备。1697年波兰国王去世后,俄国帮助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登上波兰王位。于是,俄波这两个宿敌之间的关系也随即改变,1698年8月3日,彼得一世在回国途中同奥古斯特二世订立了联合反瑞的秘密协定。有学者指出,这一影响整个欧洲历史的计划实际上是源自瑞典一个被夺去封地的利沃尼亚贵族巴特库尔,他逃到萨克森,力劝奥古斯特与丹麦、俄国结盟,以瓜分瑞典帝国。新的波兰国王想要将瑞典侵占的利夫兰归还波兰,丹麦则是瑞典在海上的宿敌,俄国则想要收复它在波罗的海沿岸的伊若拉地区和卡累利阿,于是瑞典成了众矢之的。1699年,俄国分别与丹麦和萨克森秘密签订了协议,一个反瑞典的秘密同盟就这样建立起来了。1700年初,俄国的盟友,萨克森和丹麦相继与勃兰登堡(未来的普鲁士)缔结了秘密条约。于是,勃兰登堡也被拉入了反瑞同盟。然而他们的计划却进行得并不太顺利,他们想要捏的“软柿子”——一个刚继承瑞典王位不久、根基不稳的十七八岁的孩子,历史证明,是一代名将。
北方战争以丹麦出兵反对瑞典盟国荷尔斯泰因揭开战幕,理由是荷尔斯泰因在禁地建立要塞破坏了双方的协定。而奥古斯特二世则根据萨克森与丹麦签订的防御同盟条约,在波兰、俄国没有参加的情况下不宣而战,于1700年2月包围了里加。北方战争就这样打响了。事实上,丹麦错误地估计了瑞典的国内形势,认为瑞典贵族会马上起来造反,但实际上叛乱并没有发生。北方战争的开始,不光是英国和荷兰,就连法国也不赞成,因为准备争夺西班牙王位继承权的双方都指望得到瑞典的支援。
起初丹麦在军事上处于有利地位,但在英国的影响下,柏林采取了观望态度,同时,俄国尚陷在俄土谈判中未能抽身,而瑞典却得到了英、荷的武力援助,北方盟国的形势急转直下。在英、荷、瑞的联合进攻下,丹麦国王腓特烈四世被迫于1700年8月在特拉温达尔与瑞典签订了和约。瑞典人获得了在波罗的海行动的自由,排除了战争蔓延到本土的担忧,因为丹麦已经不可能再支援北方盟国。当北方盟国出师不利、军事受挫之后,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三世与其公开反目,拒绝承认曾加入过他们的同盟。而这时,北方战争的一大主角还没登场,在得到俄土三十年停战和约尘埃落定的消息后,俄国再也坐不住了,彼得一世在1700年8月向瑞典宣战,立即进军纳尔瓦。
一、夺取海湾
纳尔瓦坐落在纳罗瓦河左岸,在当时被认为是固若金汤的要塞。俄军攻城部队共3.4万人,其中1万是非正规军,正规军中只有3个训练有素的战斗团,即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谢苗诺夫斯基团和原先的列福尔特团。俄军在1700年9月围城2个月,毫无成效,最后在查理十二世出人意料的袭击,以及俄军外籍专家和军官叛变的不利形势下,俄军一败涂地。
这次失败非常沉痛,因为瑞军投入的军队只有俄军的1/4左右,俄军损失了近6000人,炮兵连同135门大炮全部损失,高级军官几乎牺牲殆尽。俄军完全没有想到,粮草不济,路上又遭到哥萨克坚壁清野的瑞军能够顶住恶劣天气发动突然袭击。而俄国军队里那些未经训练、抽壮丁拉来的新兵根本无法抵挡住训练有素的瑞军。事实上查理曾十分担心俄军会袭击他们的后方,却没想到俄军都匆匆跑去横渡纳罗瓦河逃跑。瑞军甚至连夜给俄军修好了一座新桥来帮助俄军逃跑。尽管俄方指出,俄军在纳尔瓦惨重的损失主要是瑞典国王自食其言,违反了投降谈判的协议,再次发动进攻所致,但18岁的瑞典国王战胜俄国的消息还是令俄国在整个欧洲颜面尽失。据说当时欧洲出现了一种羞辱俄国这次失败的纪念章,上面刻着彼得一世扔掉了剑,歪戴着帽子,用手帕擦着眼泪逃离纳尔瓦的形象,旁边写着“一败涂地,伤心哭泣”。恩格斯对此曾评论说:“纳尔瓦会战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民族的第一次严重的失败,这个民族善于甚至把失败变成胜利的武器。”事实的确如此。俄国人动员全国一切力量,励精图治,建立正规军,修建工厂,制造武器,征兵并且实行新的税捐,千方百计利用敌人在军事和外交上的每个失误,为的只有一个目标,迎接一场真正的胜利。
由于查理十二世拒绝了奥古斯特二世提出的所有和平倡议,这令俄国与萨克森这个仅剩的盟友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固了。双方于1701年2月,在库尔兰的比尔日缔结了新的联合反瑞的条约,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这个条约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得到波兰参政院大臣们的确认。
1701年,酝酿已久的争夺西班牙王位的战争正式打响,西欧海上强国停止了对北方战争的直接干预,但是丹麦和普鲁士也很快卷入了反法战争。因此,1701年1月签订的有关丹麦援助俄国的俄丹条约实际上失去了实现的条件。接下来欧洲的两场大战很快交织在了一起,法国力求把奥古斯特二世拉到自己一边,在他的帮助下先后把波兰-立陶宛和俄国拉入到反对奥皇的战争。但是法国企图在奥地利后方联合土耳其和瑞典的企图完全落空。奥古斯特二世甚至还以部分军队为奥皇服役换得了萨克森免遭瑞典入侵的保证。法国还希望同俄国签订通商条约。而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则一直在试图终止北方战争并诱使查理十二世加入“伟大同盟”,当他得知这一计划难以实现后,便退而求其次,致力于让查理十二世与奥古斯特二世单独媾和,而这将置俄国于险地。此时俄国的外交也发挥了一定作用,英王单独媾和的奸计起初未能得逞。
在反瑞同盟前途堪忧之际,1701年12月29日,俄军采取以多胜少的战术终于取得了第一次重大胜利,舍列梅捷夫在离杰尔普特(塔尔图)不远的埃雷斯特费尔小镇一举战胜施利彭巴赫将军所辖的部队,瑞军人员几乎损失一半,丢弃大炮6门。为此莫斯科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庆祝活动。接下来,1702年7月17日,舍列梅捷夫在胡默尔斯戈夫附近取得了对瑞典人的第二次重大胜利。受到胜利的鼓舞,俄国加紧打造战船,从1702年起又在奥洛涅茨和夏西河畔建造了新的海军造船厂。
俄国统帅部通过分析,决定抓住战机,迅速夺取诺特堡要塞和尼延尚茨要塞,夺取战争的主动权。1702年9月末,彼得一世亲自领兵3万围攻诺特堡。10月12日,俄军拿下了这块战略要地,为控制涅瓦河整个战略航线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1703年2月,俄国在洛杰伊诺耶波列破土修建造船厂,制造巡航舰类型的巨型军舰,以便将来在海上行动。1703年4月末,俄国依靠重火力轰炸拿下了涅瓦河的尼延尚茨要塞,并于5月初缴获了瑞典2艘舰艇。这样,俄国终于将自己的国土推进到了波罗的海的海湾。俄国的主要目的似乎已经就此达成,但实际上,残酷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纳尔瓦战役》(19世纪德籍俄国圣彼得堡艺术学院院士亚·叶·科策布作品)
由于尼延尚茨要塞的地理位置不佳,彼得一世决定在离海近一点的地方另筑新要塞,保卫战果。1703年5月16日,彼得保罗要塞动工修建,圣彼得堡由此诞生。几乎从圣彼得堡诞生之日起,彼得一世就把它看作新的都城。这个决定足够向世人表明,彼得一世决心让俄国人不惜一切代价去捍卫这片海湾。同时它也预示着,彼得一世绝不会就此罢手: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绝不会把都城建在自己国家的边界上。因此,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硬仗要打。
好消息是,1703年俄国在外交方面也取得了成果,与立陶宛签订了同盟条约,反瑞阵营的力量增加了。
接下来似乎顺利了许多:在陆续占领一些要塞之后,1704年俄军几乎同时包围了纳尔瓦和杰尔普特。俄军在彼得一世的率领下集中兵力首先攻破了杰尔普特要塞,随后纳尔瓦和伊凡哥罗德也被俄军先后攻克。最终,到1704年年底,除里加、雷瓦尔、佩尔瑙等几个大城市外,利夫兰和爱斯特兰的大部分领土统统控制在俄国人手中。
诺特堡、纳尔瓦和杰尔普特的攻克,说明了俄军作战能力和俄国国家军事实力的迅速提升。在这一阶段的作战过程中,俄军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进攻方式和战略战术,为后期作战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据说,俄军在这一作战时期所使用的马拉炮,直到半个世纪之后才在西欧国家出现。
但是,波兰方面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即使瑞典人已经把战场推进到了波兰本土,侵占了华沙,波兰的参政院大臣们在英、荷等国的影响下仍不愿意对瑞典正式宣战。随着瑞典的不断侵入,瑞典扶持的大波兰同盟(华沙同盟)迅速发展,他们支持反奥古斯特二世的势力,并于1704年1月宣布废黜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并强行使瑞典挑选的斯坦尼斯拉夫·列申斯基成为波兰国王。1705年,查理十二世又迫使他扶植的波兰国王斯坦尼斯拉夫·列申斯基与瑞典缔结了损害波兰利益的条约,规定波兰的波兰根港应予拆毁,波兰的对外贸易要受到限制,等等。这样一来,就连反奥古斯特二世的波兰贵族的利益也受到了损害。
在这种形势下,俄国大力支持波兰,为波兰送去了物质援助,终于将波兰拉入了自己的阵营。1704年8月19日,俄波正式签署了一致反瑞的条约——纳尔瓦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立约双方承担对瑞作战的义务,不单独缔结和约。纳尔瓦同盟条约的签订为俄军赢得波尔塔瓦战役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到1705年秋,俄军在波兰和乌克兰军队的协助下,于1705年秋成功地肃清了波兰-立陶宛王国大部分领土上的瑞典人,完全解放了立陶宛和库尔兰,部分解放了小波兰和乌克兰。但是,北方盟国未能实现俄军从东面,波兰-萨克森军从西面夹击敌人的战略意图。而且很快俄波在领土问题上也产生了分歧,特别是在乌克兰的问题上的分歧最为严重,波兰显然不再愿意承认之前双方签订的永久和约。
1705年临秋之际,俄国之前动工兴建的海军造船厂和一批要塞差不多都已竣工,俄国已经为长期斗争做好准备。到1706年初,北方进入严寒季节,按常规来讲战事将趋于缓和,更何况北方盟国还在格罗德诺周边地区部署了重兵。然而查理十二世却率兵突然来袭,先采取攻势,后采取了围困策略,俄军运输线全被切断,粮秣严重不足,被围的俄军岌岌可危。此外,瑞军还以1.2万的兵力全歼了萨克森前来救援的3万部队。被困住的是俄国的主力部队,一旦被歼灭,俄国就再没有与瑞典抗衡的实力,只能任人宰割了。很多证据显示,这是瑞典人精心为俄国人设置的陷阱。出人意料的是,俄军在5月份得以全身而退,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据说瑞军受到了正值春汛的涅曼河的阻拦,未能成功堵截住俄军,于是俄军最终毫发无伤地转移到了基辅,这就是历史上传奇般的格罗德诺大撤退。俄军通过使用各种策略,熬过了这场可怕的劫难。后来发生的事实则充分说明了保存住实力对于俄国取得最后胜利有着怎样的意义,这几乎是俄国能够逆转形势的全部资本,而对于瑞典来说,无论之前的战略战术施展得多么流畅漂亮,放跑俄军主力都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重大失误。
俄军撤出波兰-立陶宛领土后,瑞典人便占领了这里,到处烧杀抢掠。瑞典人明白,如果不打入奥古斯特二世的老巢,逼他交出波兰王位,他们与波兰人签订的和约就是一纸空文。1706年9月,瑞军穿过西里西亚进入萨克森,在莱比锡附近的阿尔特兰施泰特村查理十二世强令萨克森全权代表秘密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和约条款。根据这一条款,奥古斯特二世被迫放弃波兰王位,中断其同俄国的联盟关系;他还必须交出驻扎在萨克森的俄国援军;将波兰的克拉科夫、特科钦及其他要塞连同其他所有军事装备交给瑞典人。至此,奥古斯特二世不仅退出了战争,而且还将自己的萨克森领地拱手交给了查理十二世。
奥古斯特二世的倒下令俄国所面临的形势一下子恶化了。失去盟国的俄国政府,本想见好就收,期望借助法国或英国的调停将查理十二世拉到谈判桌上,但此刻却没那么容易了。英法各有自己的算计,而且也不希望看到另一个有能力在欧洲事务上说话的国家出现,用英国驻俄大使维特沃尔特的话来说,他们不愿“向沙皇打开参与欧洲事务和通商的大门”。也就是说,英法根本不认为俄国具有这个分量和资格。而随后的事实也证明,调停也无济于事。傲慢的瑞典提出的条件太过苛刻:归还圣彼得堡还要赔偿军费。彼得一世斩钉截铁地宣称,宁可再打10年也绝不放弃圣彼得堡。彼得一世不可能在俄军实力尚存的情况下让自己前功尽弃。
俄国审时度势,费尽心思,在大力宣传反土计划无果之后,迅速地将战略目标转移到波罗的海方向的瑞典,成立了有丹麦、萨克森参加的北方同盟,主导了北方战争的进程。虽然在实际对抗的过程中,立场坚定的只有俄国,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俄国政府在艰苦的战争条件下成功地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了军事工业,并在此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逐步向前推进,夺取了整个涅瓦河沿岸地区,建立了圣彼得堡,占领了包括纳尔瓦、杰尔普特在内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大片领土;俄国在外交方面则成功地拉拢了波兰和立陶宛入盟,维持了俄土条约的有效,让入侵俄国的瑞典人既得不到波兰的援助,也得不到土耳其或克里木的援助;另外,俄国外交官还积极地恢复同丹麦、萨克森的联盟关系。这些努力和成果虽然在北方盟国一个个倒下的不利现实面前显得有些黯淡,但却一点一滴地促使胜利的天平向有利于俄国的方向倾斜。
谈判桌上不欢而散的结果让俄国接下来的任务变得十分明确了,那就是拼一切力量,与瑞典斗争到底,唯有如此才能守住俄国的利益。俄国政府清楚,失去主权的波兰-立陶宛也有着同样的诉求,于是在外交战线上,巩固俄波的联盟关系就成了当时俄国外交最主要的任务。通过俄国的努力,1707年3月19(30)日,双方代表签订了两项协定。其中一项重申了1704年缔结的纳尔瓦条约,另一项则规定波兰-立陶宛王国有义务向驻扎在波兰-立陶宛境内的俄军提供给养。此时,俄国需要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来巩固它的战果。
二、扭转战局
1707年秋,查理十二世在英国的怂恿下挥师东进,意图征服俄国,并把它肢解成许多独立的公国,同时要把普斯科夫、诺夫哥罗德及俄国的整个北方地区划归瑞典所有,而把乌克兰、斯摩棱斯克地区等地划归窃取波兰王位的瑞典傀儡斯坦尼斯拉夫·列申斯基管辖。查理十二世认为他能速战速决、轻而易举地击败失去盟友的俄国人。英国则巴不得瑞典忙于同俄国作战,从而无暇援助法国。
瑞典国王显然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低估了正在崛起的俄国的实力。大概正是轻敌的原因,查理十二世在进入俄国境内之前又犯下第二个重大错误,在波兰再次放跑了俄军主力,又一次丧失了将俄军一举消灭的机会。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查理十二世在1708年坚持进攻莫斯科,原本可以赢得战争。相反,他却突然调转矛头,攻入乌克兰。事实上瑞军改变进攻方向也是迫不得已,他们在多布罗耶村和拉耶夫卡村附近都吃了不小的亏,据说查理十二世还险遭生擒,加上俄军巧妙地组织了迫使瑞军向南转移的平行追击,因此瑞军不得不转向乌克兰。更重要的是,由于瑞典军队的自负,惯于忽视后勤,他们往往把获取给养的希望寄托在被占领区的物资上。而为查理十二世补充粮草的援军也总是追不上他灵活机动的移动步伐。彼得一世在了解情况后,不仅更专心地以主力堵截查理十二世的援军,而且在与查理十二世交手的过程中总是迫使对方丢弃粮草。加之俄军的焦土政策,粮秣奇缺的查理十二世不得不掉头向南,攻入盛产粮食的乌克兰。另外,查理十二世还把赌注压在乌克兰叛徒马泽帕身上,而且想要就近得到克里木鞑靼人和土耳其人的援助。但是,正所谓祸不单行,在他进入乌克兰急需马泽帕援助的时候,马泽帕却采取了观望态度。他更为失算的是,乌克兰人民仍选择忠于彼得一世。
据说彼得一世在1706年就已经决意在本国境内而不是在波兰跟查理十二世决战,以免退无可退。俄军已经学会如何与瑞军周旋,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制定了拖垮敌人有生力量、各个击破的战略。配套措施就是,在1708年春天到来之前,从普斯科夫到乌克兰一线长达200余里的边区坚壁清野,目的就是令瑞军得不到任何给养。而且俄军也不打算遵循18世纪在西方风行一时的所谓警戒线战略,这种战略的基本原则是:在战场上平均配置兵力和武器,同时掩护自己的运输线和多少有点重要意义的作战方向。俄军统帅部决意根据自身以往的战斗经验,将主力部队控制在自己手中,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同时俄国的地方部队、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的游击队也加入到反抗侵略者的斗争中。
于是俄国正规军取得了更大的机动性,虽然瑞军在1708年6月攻占了明斯克,但10月9日沙皇亲自率领一支军队在列斯纳亚村成功地阻击并消灭了近1.5万人的瑞典增援部队,并缴获了大批查理十二世所急需的弹药、粮秣,以及辎重车辆(近3000辆大车)和17门大炮。这场战役的胜利意义非比寻常,它被称为“波尔塔瓦战役之母”。在战斗中,俄军迫使瑞军在其所不习惯的、森林沼泽纵横交错的地区应战,而且组建了轻机动军团——由骑马步兵和携带马拉大炮的骑兵组成的“快速突击队”。这场战役成为俄军实施各个击破战术的光辉范例。
在1708年10月28日,乌克兰“盖特曼”马泽帕公开叛变后,只把四五千人骗到了瑞军营垒,而且其中许多人很快就离开了他。查理十二世本打算攻占马泽帕的驻地巴图林,那里储存有大量粮食、弹药和近70门大炮。但是,缅希科夫指挥的快速突击队赶在瑞军之前于11月2日强攻占领了巴图林,将城里的物资全部运走。当瑞典国王11月11日到达巴图林时,看到的只是一片焦土。
与此同时,彼得一世政府也在乌克兰加紧展开揭露马泽帕叛变活动的宣传。这样一来,乌克兰人民也加入到反抗侵略者的行列:瑞典人所占地区的农民自行坚壁清野,逃离农村,躲进森林。他们还同游击队会合,进攻瑞典的粮秣运输队,夺取大车,消灭敌人的零星部队。
于是,查理十二世率领的军队在乌克兰度过了一个寒冷而凄凉的冬天。1709年4月初,瑞典人开始围攻波尔塔瓦。查理十二世想通过拿下波尔塔瓦,打通进攻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进而进攻莫斯科的道路,他还将波尔塔瓦视作同克里木鞑靼人及波兰保持联系的适宜的据点。波尔塔瓦要塞并不大,瑞典虽然投入了大量兵力,但它在5月和6月初的多次猛烈进攻均被守军击退,这为俄军主力部队前来解围赢得了时间。而此时,瑞军已经无望得到外援。俄国政府通过同土耳其政府的外交谈判,成功地阻止了土耳其及其附庸国倒向瑞方。同时,查理十二世未能将自己的傀儡斯坦尼斯拉夫·列申斯基的部队调来,克拉索夫将军指挥的军队也是如此。因为由哥尔茨中将统率的俄国独立军已经开赴波兰,成功地牵制住了他们的兵力。1709年5月,俄国政府还及时粉碎了哥萨克扎波罗热营地的阴谋叛变,他们为瑞典人准备的船只被焚毁。当然,也有学者指出,查理十二世因被流弹击中,腿部受伤,没有亲自指挥军队,这也是瑞军进攻“半途而废”的主要原因。
在乌克兰的瑞军已经是人困马乏,物资奇缺,还时常遭到俄国正规军、游击队的不断打击,而此时的俄军却愈战愈勇。在这种形势下,双方迎来了决定性的时刻。
1709年6月20日,俄军主力在距离波尔塔瓦8千米的谢苗诺夫卡村附近驻扎,乌克兰哥萨克军团也赶赴这里与俄军主力会合。这样一来,瑞军就陷入了它所包围的波尔塔瓦和俄军主力的前后夹击之中。瑞军多次进攻都被击退,且伤亡惨重。俄军对老对手的战术已经有所了解,在准备波尔塔瓦决战时,根据地形选择了先主动防御而后进攻的战术,在战场上构筑了大量工事,修建了独立的封闭式工事系统,这在军事技术史上还是首次,这也是野战战术中建立前沿阵地的崭新思想。在实战中,这些工事体系让瑞军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得以突破。彼得一世在作战过程中还采用了新的阵型。
值得一提的是,彼得一世十分重视宣传和鼓动人心。交战前夕他曾向部队发表了简短的演说,力求最大限度地激起士兵的爱国主义情感:“将士们!决定祖国命运的时刻到来了。你们不要以为当兵打仗是为了彼得,打仗是为了托付给彼得的这个国家,为了自己的家族,为了自己的祖国……你们也不要被似乎不可战胜的敌人的威名所动摇,这种谎言已经不止一次地被你们打败他们的事实所戳穿。在战斗中你们一定要想到为真理而战……至于彼得,你们要记住,只要俄国能富强起来,你们能生活得好,他自己的生命是在所不惜的。”
1709年6月27日凌晨,战斗打响。起初瑞军赢得了一些胜利,但是未能持久,很快俄军就转入全线反攻。最终,瑞军在莱文豪普特将军的带领下投降,俄军生俘16947人,掳获大炮28门。为了堵截查理十二世和马泽帕的部队,彼得一世命令哥尔茨中将率镇守沃伦的部队切断查理十二世通往波兰边界的去路,以防他同波兰的克拉索夫将军率领的军团会合。虽然俄军追上了查理十二世的部队,但查理十二世和马泽帕还是成功逃脱,进入到了土耳其境内。
波尔塔瓦之战是俄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战役之一。它作为整个北方战争的转折点,决定性地确定了战争的最终结局。俄军把当时第一流的瑞军打得头破血流,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瑞典在陆地上的军事力量被彻底摧毁,元气大伤。俄国民间甚至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谚语:“像瑞典人在波尔塔瓦那样完蛋了!”
《波尔塔瓦战役的胜利》(19世纪德籍俄国圣彼得堡艺术学院院士亚·叶·科策布作品)
波尔塔瓦之战显示了俄国军队的力量,检验了俄国实施军事改革的初步成果,是俄国军事史上贯彻新军事技术原则的光辉范例。俄军善于利用己方的优势,选择了恰当的战略时机与敌军决战,而在此之前则注意保存实力,显示出了高水平的战斗技巧。对此,彼得一世曾说道:“寻求决战是件危险的事,一小时之内会把一切毁个精光,因此与其不顾一切地冒险,不如未遭损失地退却。”
由此,彼得大帝开始令俄国形成自己的军事和战斗思想。在战争过程中,彼得一世利用战场的深度和广度,广泛实施了机动战略,而他对战场上机动的作用和意义所持的观点,与当时欧洲其他国家军队中认为机动起着独立作用的观点截然不同,具有很大的创新性。俄军不把战场机动看成是最终的目的和唯一的作战方法,而将其视作使自己部队占据比敌人更为有利的地形的一种手段,以此限制敌人的行动自由,迫使敌人在不利的条件下决战,使得自己更易于消灭敌军有生力量。
俄军正规骑兵在战场机动中起了重要作用,骑兵的大兵团和配备给它的马拉炮队在军事史上首次完成了独立的战略任务。为了迅速深入敌后,俄军组织了“快速突击队”,这也是一项颇有价值的创举。另一项重要的战斗思想,就是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兵力打击敌人,在战斗过程中积极运用新的战术,做到因地制宜。比如波尔塔瓦战役中所使用的,独立的封闭式四面防御的多面堡。
此外,开展游击战争,吸引地方人民参加反对瑞典侵略者的斗争的做法也值得特别重视。与共同的敌人做斗争的过程巩固、锤炼了俄罗斯人民同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卡累利阿以及其他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友谊,有助于国家统一性的巩固与发展。
为纪念1709年7月8日波尔塔瓦胜利300周年俄罗斯银行所发行的纪念币
这场胜利对俄军来讲至关重要,刚刚建立的俄国正规军经受住了战场的残酷考验,成长为一支拥有坚强战斗力的军队。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这场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东欧政治力量的对比,使俄国的实力获得了承认,令俄国“无可争辩地成为这个地区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一批有才干的统帅,俄国军事学派的骨干,如亚·丹·缅希科夫、鲍·帕·舍列梅捷夫和米·米·戈利岑等人同彼得一世一起成长了起来。波尔塔瓦之战标志着北方战争一个阶段的结束,这一阶段瑞典的陆上军事力量被摧垮,同它的海上力量一较高低成为彼得一世所面临的下一阶段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