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格雷厄姆发明的判断股票内在价值高低的简单公式。其中E表示每股收益,R表示预期收益增长率,Y表示AAA级公司债券的当前收益率,8.5是他认为一家业绩稳定增长的公司比较合适的市盈率。具体使用该公式时,8.5倍的市盈率可适当提高。
★格雷厄姆的10大选股标准
★成长型股票的价值计算公式
★清算价格更接近于内在价值
★要具备良好的套利获利能力
★防御型投资者证券投资策略
★进攻型投资者证券投资策略
格雷厄姆的10大选股标准
分析的含义是指通过对现有可掌握的事实的认真研究,根据经确认的规律和正确的逻辑做出结论,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但是在证券领域中使用分析方法时,人们遇到了严重的障碍,因为归根结底,投资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在法律和医学方面也是如此,因为在这些领域,个人的技巧(艺术)和机遇对成败与否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两个领域中,专业分析不仅发挥着作用,而且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投资领域,甚至是投机中,很可能也是这样。
——本杰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认为,证券投资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因为其中有许多是投资者个人的投资技巧和经验。但尽管这样,证券分析对投资者来说仍然非常重要,因为这种分析是基于对现有可以掌握的事实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是可信的,有规律的,符合逻辑的。
那么根据格雷厄姆的研究,股票投资应该有哪些标准呢?他总结说,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10大标准:
1.收益-价格比是3A级债券的2倍。如果3A级债券的收益率为8%,则满足条件的股票收益率为16%。
计算方法是:收益-价格比为本益比的倒数。
2.本益比不低于最近5年最高平均本益比的4/10。
计算方法是:平均本益比=给定年份的平均股价/当年收益。
3.股利率不低于3A级债券收益率的2/3。
不分配股利或无利润的股票不予考虑。
4.股价应低于每股有形资产账面净值的2/3。
计算方法是:全部资产价值扣除商业信誉、专利权等无形资产后减去全部债务,再除以股份总数。
5.股价不高于流动资产净值或速动清算净值的2/3。
计算方法是:速动清算净值=流动资产-总负债。这是格雷厄姆最初的证券投资理论基础。
6.总负债低于有形资产账面价值。
7.流动比率不小于2。
计算方法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它反映的是上市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8.总负债不高于速动清算净值。
9.最近10年利润翻了1番。
10.最近10年中,利润下降超过5%的年份不超过2年。
在上述各条判断标准中,1~5主要是用于测量证券投资的风险大小,6~7主要是用来定义财务健全性,8~10用来反映公司利润的稳定性。
格雷厄姆的选股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如何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亨利·欧本海默教授曾经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
他考察了1974~1981年经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变化,采用各种不同方法对这些标准在各种情况下的实验效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两点结论:
Ⅰ.当实验范围仅仅限于纽约证券交易所时效果不很理想
需要指出的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都是大公司。为什么这些选股标准在大盘股面前“不灵”呢?格雷厄姆已经在1976年去世了,所以后人再也无法继续向他请教和探讨了。
Ⅱ.当实验范围扩大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时,这一标准异常灵验,并且在所有年份内有效
需要指出的是:考察范围扩大后,上市公司的规模大大小小均有,较好地反映了股市实际,因为股市本来就是由各种各样的大盘股和小盘股构成的。
那么,格雷厄姆的10大选股标准究竟灵验到哪一步呢?亨利·欧本海默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标准1和标准6选择股票,年平均收益率可达38%以上;用标准3和标准6,或用标准1、标准3和标准6选择股票,则分别得到26%和29%的年平均收益率。虽然这种优异的成绩……在1976年后有所下降,但仍然没有消失。此外,这种效果并不受系统风险和规模大小的影响。”
[格雷厄姆智慧结晶]
对于广大股民来说,怎样选择股票是最费脑筋的。在这里,格雷厄姆提出了他选股的10大标准,并且在美国股市中得到了有效验证,值得投资者重视。
成长型股票的价值计算公式
聪明的投资者能够成功地在次等普通股中运作,他只在廉价时买进。这意味着当它们的短期前景看好也就是普通的购买者可能对它们很感兴趣的时候,聪明的投资者几乎不会买进它们。在这种时候,市场价格持续上升,并可能接近甚至超过预期的长期价值。明显地,这是一个有利的卖出而不是买进机会。
——本杰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认为,聪明的投资者应当善于在次等普通股中运作,并且只有当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入,而当高于其内在价值时卖出。
这种买卖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当其他投资者几乎一致看好该股票时,就表明这只股票的价格很可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其内在价值了。也就是说,这时候卖出这只股票的时机就到了。
他认为,证券分析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股评家的大部分工作,都和次等普通股中的成长型股票有关。在这方面,他通过对成长型股票深入研究,得出一个非常简单的计算公式:
价值=当前收益×(8.5+预期年增长率的2倍)
他说,这个计算公式虽然简单,可是用它得到的预测结果却与其他权威预测方式得到的结果非常相近。在这里,预期年增长率通常是指未来7~10年的数据。
例如,他将1963年美国股市中的收益倍数、增长率、所选股票价格、基于预期增长率的收益倍数等相关指标进行汇总分析,然后把用他上述计算公式得到的收益倍数,与其他权威方法所得到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作出了以下对比分析:
格雷厄姆特别指出,用这种方法来预测股票,尤其适合进攻型投资者购买龙头股时采用。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时候通过股价计算得到的市场总价值,不能超过该上市公司实际内在价值,也不要超过谨慎预测基础上得到的、投资者可以接受的预测价格。
他警告说,投资者尤其不要购买那些大家心目中公认的有着广阔市场发展前景、并且股票价格已经很高的公司,决不要这样做。
一个简单例子是,1964年后期美国施乐公司的股价高达132美元,这表明该公司拥有27亿美元市场价值。
可是这背后的真实数据是什么呢?要知道,1963年它的销售额还只有这个数字的10分之一,利润只有这个数字的117分之一,净有形资产只有这个数字的50分之一(不到3美元)。
他说,真正的投资者是不可能买股价如此之高的股票的,除非他在赌博,或者对自己购买股票的动机没有真正考虑过。
格雷厄姆说,成长型股票通常潜伏在次等普通股中。次等普通股的范围虽然很难精确划分,例如在美国股市中,它除了大约2000种上市公司的股票外,还有不计其数的非上市公司股票。但一般来说,投资者会明白他要投资的股票究竟是属于龙头股还是次等普通股。
投资次等普通股更能获得比较丰厚的获利回报。这里的诀窍是,当这些上市公司不景气甚至有些绝望时,它们的股价会相当低廉。
因为这时候有许多“聪明的投资者”不会去买它,可是当它的股价跌到只有其内在价值一半时,进攻型投资者就应该迅速出击,主动把它们收入囊中。因为过不了多久,市场价格就会持续上升,那时候就到了你应该获得满意回报的时候了。
他说,投资者千万要记住,当股价跌到内在价值的一半时迅速出击,这种方法经常被使用,非常有助于确定上市公司预期的公平价值究竟是多少。再怎么说,这时候投资股市,基本上没什么风险了。
[格雷厄姆智慧结晶]
格雷厄姆认为,他有一个对次等普通股中的成长股计算内在价值的简单方法。如果股价跌到只有其内在价值一半,这时候迅速出击,基本上就没什么风险。
清算价格更接近于内在价值
如果一只普通股售价长期低于其清算价值,则表明要么价格太低,要么公司该进行清算了。从此可得出两条推论:推论1.面对如此低的价格,股东不由会产生怀疑:公司继续经营是否符合股东的利益。推论2.面对如此低的价格,管理者将被迫采取适当措施,纠正市价与内在价值之间的差距,包括重新考虑其管理策略和就其继续经营的决定对股东做出坦诚解释。
——本杰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认为,上市公司的清算价格更接近于内在价值。所以,投资者要特别关注那些价格长期低于清算价格的股票,从中寻找投资机会。一般来说,股票价格长期低于清算价格是不正常的,如果该公司不是濒于破产,就表明它到了背水一战时候了。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叫“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借用这一句式也可以叫“不在长期的低价中清算,就在长期的低价中反弹。”
格雷厄姆说,与账面价值相比,普通股的流动资产价值中因为包括固定资产价值,所以作用比账面价值更重要。从投资者角度看,普通股的流动资产价值,大体上可以看作该公司的清算价格。
所谓清算价格,是指该上市公司如果现在就进行拍卖可以得到多少资金。由于上市公司除了流动资产还有固定资产和各种混合资产,所以,真正到了拍卖时,不同资产的变现值是各不相同的。
格雷厄姆说,由于投资者在计算清算价格时,总是在一种“假设”前提下进行的,所以不可能得到完全精确的数据。因为该公司还根本没有被清算,甚至永远不可能被清算,又怎么能得到精确的清算价格呢?
他的经验表明,从上市公司性质看,私营企业主动对资产清算的比例较高。有时明明经营状况不错,可是为了得到一个好价钱,公司也会被整体或分批出售出去;甚至可以说,有些上市公司的“出生”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被“出售”出去。相比而言,国有企业很少有这种清算机会,即使亏得厉害,也会苟且偷生下去。
在这种“假设”前提下,投资者怎样来衡量清算价格呢?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可以从该公司资产负债表入手,寻找有用线索。其基本原则是,上市公司的负债是确定的,欠债要还,天经地义;不过,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究竟值多少钱就值得怀疑。
在这里,他提出几条主导意见:
①现金资产,包括流通证券,因为这是真金白银,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变现值应该为100%。
②应收账款减去普通储备,清算价值通常相当于账面价值的75%~90%,一般按80%测算。对于零售商品分期付款账户中的数据必须低估,清算价格通常相当于账面价值的30%~60%,一般按50%测算。
③存货价格如果低于成本价或市场价格,清算价格通常相当于账面价值的50%~75%,一般按66%测算。
④固定资产和混合资产中的不动产、房屋、机器、设备、不可转让的投资、无形资产等,清算价格通常相当于账面价值的1%~50%,一般按15%测算。
格雷厄姆说,有了这样的大致方针,投资者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说,美国股市中有一家上市公司叫怀特汽车公司,可以用它来作为案例进行上述测算。
该公司1931年12月的股价为每股8美元,当时的资本结构是一共发行了65万股普通股。从该公司当月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发现:
①现金账面价值有405.7万美元、美国政府和纽约州政府债券457.3万美元,按100%变现率计算,清算价格为863万美元。
②应收账款减去储备后的账面价值是561.1万美元,按80%的变现率计算,清算价格为449万美元。
③存货按照成本价与市场价格两者中较低者取值,为921.9万美元,按50%变现率计算,清算价格为461万美元。
④流动负债账面价值是135.3万美元,清算价格按100%据实扣除。
⑤机器和设备减去折旧后的净值、对子公司的投资、递延资产、商誉等项目,账面价值合计为2000万美元,按20%的变现率计算,清算价格为400万美元。
上述项目①+②+③-④+⑤=863+449+461-135.3+400=2037.7万美元,这就是该公司普通股所代表的净资产总额。
2037.7万美元÷65万股普通股=31.35美元,则可以看作是怀特汽车公司如果在当时被清算所能得到的每股清算价格的参考值。
与该公司账面上的净流动资产总额①+②+③-④=863+561.1+921.9-135.3=2210.7万美元,折合成每股2210.7÷65=34美元相比,这两个数字应该说很相近了。
这表明,清算价格与公司流动资产价值是很接近的,它们都很接近于企业内在价值。
[格雷厄姆智慧结晶]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掌握上市公司清算价格的计算方法很重要,从它身上大致可以看出该公司有多少内在价值。简单地说,可以用流动资产净值数据作参考。
要具备良好的套利获利能力
1914年之后,在普通股股票分析中,内在价值与投资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个新来者,我没有受到旧体制下那种扭曲的传统的影响,能够迅速地对金融领域中的新生力量作出响应。我比前辈具有更清醒的头脑和更良好的判断力(他们的智慧已受到经验的约束和削弱),从而能辨别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可靠的,什么是不可靠的;甚至能辨别哪些是诚实的,哪些是不诚实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我发现了华尔街的一片处女地,即对证券价值作真正的、透彻的研究。凭着两个有利条件——即我自身的内在天赋和当时的有利时机——我的成功几乎是万无一失的。不过,我的生涯中也出现了多次挫折。
——本杰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认为,证券分析和投资者应该具有良好的套利获利能力,这是取得投资成功万无一失的保证。就他自己而言,他在1914年刚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新来乍到,很少保守思想,所以比前辈具有更清醒的头脑和更好的判断力,这为他最初的投资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
格雷厄姆说,当时他参加工作时,证券投资的对象几乎全是债券,股票中除了极少数几只股票,基本上是被当作投机工具来看待的。
当时的股票交易,虽然有各种财务数据供参考,可是基本上没有人去关心它们,人人都相信各种各样的“内部消息”。因为几乎所有投资者都认为,决定股价变动的主要因素不是企业内在价值,而是人为炒作。
可是格雷厄姆不这样认为,这让他尝到了巨大甜头。
格雷厄姆参加工作时,有位名叫沃纳的老先生,他原来自己开了一家证券交易公司,后来由于经营不善倒闭了,所以成了“打工者”,成为格雷厄姆的同事。格雷厄姆经常向他讨教证券知识,两人成了好朋友。
1915年,当时有只俗称“小猫”的股票盈利水平有提高迹象,沃纳建议和格雷厄姆两人合买100股,所有资金由他负责,赚了钱两人各半。看得出,这是沃纳有心想让格雷厄姆赚钱,否则何必这样做呢?格雷厄姆求之不得,当然答应了。当时的买入价是每股12美元。
这件事很快被老板纽伯格知道了,他狠狠地训了格雷厄姆一顿。要知道,当时买卖股票是被当作投机行为来看待的,老板当然要反对啦。于是,格雷厄姆马上抛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一半股票。
格雷厄姆说,非常有趣的是,后来他发现这只“小猫”股票正在进行不同寻常的财务运作,于是马上说服老板用公司名义重新买入该股票。
他说,当时该股票被公认为一只垃圾股,股价跌到了每股0.5美元,正在进行资产重组。而据推算,公司重组至少需要1年时间,1年后新老两种“小猫”股票以相同价格出售,现在的投资则至少能获得2倍回报。再怎么说,要在这只股票上赚个百分之几的盈利是绝对有把握的。
这次老板听了他的意见,买了5000股,第二年就赚了6倍的利润。
接下来,格雷厄姆计算出另一只名叫古根海姆勘探公司的股票,正在实施一个分解计划,把它在几家重要铜矿所拥有的大量股权按比例分给股东。格雷厄姆研究发现,该公司这时候所持股票的市场价值本身就高于公司股价,所以,其中存在着一个非常保险的套利获利机会。也就是说,只要你现在买入这只股票,同时卖出它所拥有的几家铜矿的股票,就能从中获利。虽然这种套利有风险,但这种风险是他能够克服的。
就这样,公司听取了他的建议,狠狠地赚了一笔。而公司中的其他同事也纷纷委托他办理此事,并愿意付给他20%的利润,这又让格雷厄姆取得了一笔笔丰厚的格外收入。
接下来,格雷厄姆有一位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英语教授的好朋友,名叫阿尔杰农·塔辛,他省吃俭用存了一大笔钱,全部投在一只价格昂贵、信誉不错的公用事业股美国电灯及动力公司股票上。
有一次他听了格雷厄姆说到上面的几则套利获利小故事后,非常感兴趣,马上专门开了一个账户,买了25股美国电灯及动力公司股票,每股400美元。所有资金都由塔辛出,具体操作由格雷厄姆负责,两人说好无论是赚是赔,各占一半。
就这样,第一年该账户就取得了远近闻名的成功。格雷厄姆从中提取7000美元分成,与哥哥合伙投资了一家百老汇留声机商店。
他的哥哥原来在一家公司当小职员,从小就爱好音乐尤其是歌剧音乐,一直梦想自己将来能开一家唱片公司。而格雷厄姆这次投资获利,正好圆了哥哥的梦。其中3500美元用来购买设备和无形资产,3500美元买下该公司的所有库存商品。
良好的套利获利能力让格雷厄姆如沐春风。他说,从此以后,套利获利就成为他证券投资学习和行动的一个特殊领域;并且他一直认为,这是他“在华尔街上的专利”。
[格雷厄姆智慧结晶]
格雷厄姆认为,股票投资必须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其基本要求是:迅速买进那些价值被严重低估的股票,同时卖出用同一分析方法表明价值被高估的股票。
防御型投资者证券投资策略
每个人都知道,在市场交易中,大多数人最后是赔钱的。那些不肯放弃的人,要么不理智,要么想用金钱来换取其中的乐趣,要么具有超常的天分。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并非投资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把投资者分为防御型和进攻型两类。防御型投资者的最大特点是,他们投资证券的主要兴趣在于安全性,而不是投资烦恼。
他说,防御型投资者应该把自己的投资分为两大块:一部分是合适的债券,一部分是多样化股票。无论如何,他们都应该把一定的资金投在股票上。
也许有人会说,股票投资是有风险的,既然是防御型投资者,怎么还能投资股票呢?格雷厄姆认为,股票投资确实有风险,但这并不是股票本身固有的性质,更多的是来自投资者面对股市时的态度和行为。
他的建议是,防御型投资者平时应该确定一个债券和股票投资的固定比例,例如50%,永远一半对一半。当一个阶段过去后,他原来投资的股票和债券比重已经变化了,例如变成55%对45%了,这时候就应该进行调整,重新把它们拉回到各占50%左右的比例上来。
除此以外,总的投资原则是,当感觉股市风险过大时,可以减少股票持有量、增加债券投资比重。
例如,当股市上涨过快时,这时候可以把股票持有量降到总投资的25%,但不能低于这个比重;相反,当股市下跌严重、投资机会凸出时,可以把股票比重增加到75%,同样,也不应该超过这个比重。
总之他认为,股票投资在整个投资比重中的大小,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量力而行,但一定要买股票;并且,无论是谁,投资股票的资金比重应该确定在25%~75%以内。
至于债券和股票内部的比重,也是大有讲究的。
就债券而言,如果投资者本金本来就不多,这时候最好是购买国债,理由是安全性高、收益率高。如果投资本金较多,投资对象应该选择利率在国债和银行存款之间的品种。例如在美国,顶级公司债券的收益率接近4.5%,A级州和市政免税债券收益率为3.5%,这就给投资者选择债券品种确定了一个大致范围。
就股票而言,股票的股利率无法像高等级债券的回报率那样精确预测,但是,除非将来发生意外,一般来说,平均或“正常”的股票价格都是会相应增长的。虽然这种相应增长,并不能防止投资贬值,但总体来看绝对值还是在稳定增长的。如果你不投资这样的股票,你的资金会贬值得更快。
格雷厄姆说,防御型投资者如果按照他以上的设计,在正常市场条件下,把一半本金投资在市场正常水平以上的股票,无论这些股票是什么;把另一半本金投资在收益率在3.5%~4.5%之间的免税债券上,那么,总的收入回报率会达到4.5%以上。这样的投资回报率虽然不高,可是却能比较轻而易举地得到,抵制通货膨胀就有保障了。
格雷厄姆在1964年时说,从1949年以来,美国股市中的股票回报率一直比4%高得多;债券的回报率,1964年当年虽然低于3%,可是在过去的10年中年平均水平都在3.7%左右,以此来证明他以上的测算是有依据的。他总结说:
防御型投资者应该购买的证券包括:
①政府债券和(或)免税证券;
②各种最主要的普通股,或主要的投资基金股。
防御型投资者不应该购买的证券包括:
①投资级别的公司债券和优先股,除非它们的税后收入和高质量免税证券的收入相当;
②那些比平均收入增值率高得多的价格出售的热门股;
③二级普通股,除非价格特别低,一般不买普通股的新股(不包括主要证券认购股权的行使)。
[格雷厄姆智慧结晶]
防御型投资者就是我们所称的稳健型投资者,投资方向主要是那些足够安全、并且有适当收益的股票和债券。投资的主要目的,是用投资收入抵御通货膨胀。
进攻型投资者证券投资策略
“比一般人做得更好”,看似容易,做到难,而且风险不可避免。但我愿冒险地猜测,哪怕是一个智力平平的人,只要遵循正确的原则,并听从有能力的证券分析者的忠告,询问正确的问题,那么几年后,他就可能比懒散的、被动的或防御型的投资者多赚1倍的钱。
——本杰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认为,进攻型投资者无论是赚钱欲望还是期待,都比防御型投资者要高得多。他们把大量的精力、研究、个人能力投入股市中,结果却往往不是盈利而是遭受亏损。这又是为什么呢?
他认为,任何一种有利条件,如果利用不当,就和不具备这种有利条件没什么两样。对于进攻型投资者来说,仅仅有对高额投资回报的期待还不够,重要的是明白什么样的投资策略成功机率更大。
为此,他提出了5种进攻型投资者赚取超额利润的方法:
普通交易
所谓普通交易,就是全面参加证券市场活动,目的是得到和“平均指数”一样的获利回报。
格雷厄姆认为,这种投资操作具有投机特点,所以他不认为这种方式有什么实际作用。这种方式如果要取得成功,投资者必须具有预见力和交易能力,并且比其他投资者更聪明,而这对投资者来说要求过高。所以,他建议不要选择这种投资方式。
有选择的交易
所谓有选择的交易,是有选择地参加证券市场活动。格雷厄姆认为,这种股票操作方式原则上和普通交易没什么区别,因为你根本不知道“有选择的交易”在哪里,所以他同样不建议选择这种方式。
买低卖高
所谓买低卖高,就是低价买入股票、等到股价上涨后卖出。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实际上并不一定实用。
因为要知道,如果遇到股市下跌、股价越来越低时,你永远都找不到“卖高”的机会,哪里还谈得上获利呢?充其量不过是减少亏损罢了。
所以说,这种操作方式是不确定的,至少格雷厄姆不能保证普通智力的投资者能够在经济、心理上能够承受得了。
长线选择
所谓长线选择,是指买卖证券行为主要从长远收益来考虑。
他说,如果你选择一只好股票,几年后收益可能会翻3倍、4倍甚至更多;可是如果你选择一只不好的股票,几年后则会造成大的亏损。所以,投资者这时候的精力应当主要放在判断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上。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格雷厄姆教大家的方法是:如果大家都认为这只股票好,那么这只股票的价格一定已经较高了,这时候就要注意了。投资这样的股票,你以为机会会在你这边,但结果却往往并非如此。相反,倒是应该对大多数人不看好的股票,要相信自己的独立判断;如果你是正确的,你就有机会获得丰厚收益。
廉价购买
所谓廉价购买,是指购买价值过低或廉价的股票。
格雷厄姆说,许多股票往往不被投资者看好,所以它的价格很低,这时候买进它实在是一种有理性、有勇气的表现。这种廉价往往出现在两种情形下:一是股市低迷,二是这只股票或行业略呈不景气时。
他说,如果你购买的廉价股票决策是正确的,那么当股指较低时购买,收到的获利回报会更高。
他举例说,1960年美国股市中几家大的石油公司股价下跌得很厉害,其原因并不是这些公司的地位在下降,而是没有引起投资者足够的热情和兴趣,用华尔街上的术语说就是缺乏“性吸引”。其中,有一家最重要的上市企业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股价只有利润的1/12。到1963年,当该公司利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时,它的股价比1960年时上涨了1倍。他总结说:
进攻型投资者应该购买的证券包括:
①政府债券和(或)免税证券;
②各种最主要的普通股,或主要的投资基金股;
③成长股,但要小心;
④重要的上市公司股票,它们不被其他投资者看好所以价格大大低于平均收入增值率;
⑤在廉价水平上购买二级普通股、公司债券和优先股;
⑥一些特殊的可转换债券。
不应该购买的证券包括:
①投资级别的公司债券和优先股,除非它们的税后收入和高质量免税证券的收入相当;
②那些比平均收入增值率高得多的价格出售的热门股票;
③二级普通股,除非价格特别低,一般不买普通股的新股(不包括主要证券认购股权的行使)。
[格雷厄姆智慧结晶]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要想获得更高回报,就必须努力成为进攻型投资者。进攻型投资者的投资技巧很多,最主要的还是买入价格大大低于其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