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而一定会应了一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为此就需要踏准市场节拍,一步走错全盘皆输,一步踏准步步为“赢”。
宋继善的成功经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甚至被人誉为他有“神机妙算”。那么,他究竟“神”在何处呢?
宋继善过去是杀猪卖肉出身的,很普通的一个乡下杀猪佬;后来又做小买卖,但都没有赚到什么钱。
他一共杀了十年的猪,后来又卖了十年的猪饲料。从外表看,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什么两样。而且平时花钱很小气,穿得太寒碜,出门连件好一点的衣服都没有。
例如,他有一辆破摩托车,车灯不亮,刹车也不灵,可是依然舍不得买新的。1999年的一天傍晚,他就是骑着这辆摩托车出了事故,被对面开来的摩托车撞飞了,双腿摔成粉碎性骨折,不得不在自家老屋里养伤。
闷得无聊,他想看看自己到底存了多少钱。翻看20多本存折,用计算器加了一遍,乐坏了,因为居然有50万,于是心想,我这“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腿好以后一定要干一番“大事业”。
就这样,宋继善用他省吃俭用20年攒到的50万元准备养猪。为什么要从卖猪饲料改行养猪呢?这源于他的一个“重大发现”。
原来,他找到这样一条规律:当猪饲料价格走低的时候,就意味着这时候养猪的人少了;因为养猪的人少,所以猪饲料才会卖不出价格来。而养猪的人少了,猪源就少;猪源一少,市场需求量就会增大,猪的价格接下来就会上扬。而猪的价格一高,粮食价格就低了。
对照现状,宋继善发现这时候的猪饲料价格很低,意味着接下来猪的价格会上涨,所以他在2000年6月决定赶快开始养猪。
他在运粮湖管理区租了个被废弃了的养鸭场,把它改建成万头养猪场。可是这50万元钱远远不够呀,所以他不得不采取滚动式发展模式——先买小猪,把猪养大,挣了钱再盖猪舍,建了新房子再接着养猪挣钱。
为了省钱,他的腿虽然还没好全,但依然亲自动手,把破砖、破瓦、烂木头全都扒下来废物利用,经常要忙到半夜12点才能回家。就这样,到2005年6月猪场的19栋房子全部建成时,他的手里已经有了200万元的积蓄。
就在这时候,有一位他过去卖猪饲料时结识的朋友来看他了。这位朋友当时在河南一家大型养殖场担任技术厂长,两人吃饭时老朋友无意中透露说,因为他要6000头种猪,所以这段时间整天在全国各地到处转,到现在才只转到3000头,还差一半,真愁人。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宋继善随后连忙准备养种猪。恰好当时全国受蓝耳病影响,生猪市场行情猛跌,养猪户纷纷退出,可是他却在改行养种猪的路上越走越欢、越走越快。
当时,宋继善的二儿子在电视台上班,工作很稳定,可是宋继善硬是逼着要他辞职,跟自己养猪。
儿子不高兴了。一方面是养猪不好听,另一方面是别人都在退出,你却要反其道而行之,看不懂。可是儿子越是不乐意,宋继善还就越来了劲,非要逼着儿子去辞职。
无奈之下,二儿子带着17岁的弟弟离家出走,一起开大卡车去跑运输。后来发生一桩事故,弟弟的右眼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了,才导致两人不得不回家准备接受父亲的责罚。
可是没想到,宋继善根本没有责怪二儿子,而是心平气和地说,你现在这种情况不能再开车了,做其它事情我也不放心,湖北荆州有个养猪场要卖给我,你干脆去那里负责吧。
2006年9月,宋继善带着二儿子来到这家濒临倒闭的养猪场。面对着这里的2000头小猪、400头饿得皮包骨头的母猪,宋继善当即签下了买卖合同,用150万元买下这150亩地的养猪场。
其实,在宋继善到来之前,已经有多家大老板来看过,都因为当时的市场行情不好不敢下手,只有宋继善认为现在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果不其然,接手15天后,猪市场行情就出现了戏剧性逆转,两个月后更是翻了一番。也就是说,他在两个月内就赚了一倍,赚了几百万!
当儿子喜滋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宋继善时,宋继善镇定地说,他在三个月之前就已经预料到这个结果了。但这时宋继善依然按兵不动,直到2007年8月行情到达最高点时,宋继善才突然把手中的一万多头商品猪全部抛出,一夜之间就赚了1600多万元,轰动国内整个养猪业。
而这一切,都和两年前(2005年)宋继善听那位朋友收购种猪时得到的启发,并且及时调整方向养种猪有关。
因为正是从这时候开始,他从原来的养小猪卖肥猪,转向引进种猪自繁自养。因为他判断,当时的生猪市场行情已经处于低谷,正是低成本扩张的好时机;而当2006年荆州那家大型养猪场撑不下去的时候,他觉得行情已经触底了。
这正是巴菲特所说的“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宋继善可能不一定了解巴菲特,可是两人英雄所见略同。
2007年10月,在别人眼里一生勤俭节约的宋继善也奢侈了一把,花80万元买了辆宝马汽车,成为当地街头巷尾的轰动新闻,纷纷称他为“暴发户”,这让宋继善听着不舒服,也很不服气。他决心要干出点名堂来让别人瞧瞧,这钱不是自己碰运气赚来的。
2008年4月,宋继善投资1000多万元在家乡建了个新的万头养猪场,并且把自己的两个弟弟及大儿子和三儿子也全都拉过来养猪。到2010年时,全家共有12个人在养猪场,大儿子和二儿子各人经营着一家万头猪场,而这样的万头猪场他一共有六个。
因为都是自家人,所以宋继善规定大家平时要少见面,除非特殊情况,否则每年的聚会只能有两三次,目的就是要严防猪场的病源交叉感染。
还不用说,这招真神。由于这样的严格管理,即使周围发生了猪瘟病,宋继善的这些养猪场也全都有惊无险。
现在,宋继善的这些养猪场每年出栏生猪五万头,2012年销售额超过三亿元,成为潜江市生猪养殖业的一艘航空母舰。而实现这一目标他只用了五年,原因就在于他步步踏准了市场节奏。
事业搞大后,现在的宋继善又发明了一套猪饲料自动供料系统,可以把人工养猪成本降低到原来的四分之一。这种他称之为猪的“自助餐”,不仅不会造成浪费,而且采食的猪的体型也会更加均匀、长得更快,获利可以提高30%。
从2011年开始,宋继善就在兴建一个新的现代化养猪场,一期工程就投了3000万元,总投资将达到1.5亿元。建成后,他准备带领更多的人从事养猪,通过养猪来改变命运。[1]
1 《老宋的“暴富”是怎样炼成的》,CCTV致富经栏目,2013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