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垮不掉的渔家姑娘(1 / 1)

俗话说,“事非经过不知难”。除非是当事人,外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创业的艰辛,这就需要创业者具有相应的“逆商”了。

所谓逆商,是指一个人面对逆境时能够承受多大的抗压能力,或者面对挫折摆脱困境、超越困难的能力。一句话,是指把不利局面转化为有利条件的能力。

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一个人只有具有较高的逆商,才能赢得起也输得起,遇到困难后会重新振作起来。尤其是对于一切未知的农民创业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1985年,山东微山县鲁桥镇农家女子董倩结婚了,婚后生了一对儿女。可是当儿子只有五岁的时候,就患上了造血功能性障碍贫血,每次治疗都要花费上万元。无奈之下,董倩只好做黑鱼生意赚钱,贴补孩子的医药费。不用说,因为急于赚钱,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苦头她都愿意吃。

董倩每天都划着渔船去微山湖买鱼,然后到城里去卖。短短两年间,她就成了当地卖黑鱼最多的人。而到了1992年初,当地因为一家黑鱼养殖户被外地客商骗走100多万元,就再也没有人再敢卖黑鱼了。

而就在这时候,董倩特地从武汉水产市场请来一位黑鱼销售专业户,希望能因此带动当地的黑鱼销售。可是由于行规都要赊欠,又不知对方根底,还是没人敢把鱼卖给他。

无奈之下,董倩出面担保了。也就是说,由她出面来收购黑鱼,然后由这位客商负责在武汉出售,赚了钱两人各一半,亏了全部由她负责。虽然丈夫很担心,因为每车黑鱼的价值就要一二十万,一旦被骗又怎么赔得起?可是董倩铁了心要干。她首先收了一车鱼,然后两天两夜运到武汉。不料车刚开进水产市场,就被人群团团围住,他们纷纷问“什么价”?

董倩想,她根本也就没想好能卖到什么价,于是脱口而出说“18元”,为的就是图个吉利。没想到话音刚落,十几个人就上去每人抢了几筐,一下子就卖光了。

这第一仗下来,董倩不但在武汉打开了市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而且在家乡的名声大振,改变了所有人想法,并且大家还非常感激她。

接下来,董倩专门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花2000元注册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黑鱼商标,慢慢地成为济宁市最大一家黑鱼经销商,销售量占当地市场份额的70%。后来,为了给儿子看病,她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生意,带儿子投奔到新疆天山的一位老中医那里去,一边做小生意赚钱,一边给儿子治病,就这样熬了三年。

2006年,心力憔悴、人财两空的董倩,花光所有积蓄也没能挽回儿子的性命,生活顿时陷入困境,所有人都觉得她这次再也起不来了。可就在这时候突然发生的一件事,又让她看到了希望。

那是2006年11月的一天,有人开价20万元,想买她2002年注册的黑鱼商标。她觉得,一个当初才2000元注册的商标四年后居然能增值100倍,实在太意外了;可是她转眼一想,这个商标究竟能值多少钱呢?于是她找到一家商标事务所,请他们把它放在网上公开出售,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内,价格就从50万元飙升到800万,没几天又有人愿意出价1000万。

可以说,这对她来说完全是一笔巨款,几乎可以解决所有烦恼,实在没有理由不答应呀。可是她还是拒绝了。

所以,别人就都觉得她傻——有了钱,该干什么还可以干什么去;即使什么都不干,一家三口躺在这上面吃一辈子也够了。可是,她不但从中受到鼓舞,而且反其道而行之。这时候的她自己出面已经借不到钱了,就托人代她借钱。最后,就是用这借来的20万元赚到了好几个1000万元。

她当时是这么想的:这个商标之所以能赚钱,主要是微山湖的名称在外,谁不知道微山湖的景色好、水质好、水产品品质好呢?她过去就是专门做黑鱼生意的,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利用这个商标好好地重振旗鼓呢?她本身就具有多年的黑鱼养殖、销售经验,如果现在自己把商标卖了,可真的是山穷水尽了。

董倩觉得自己在无形中注册了一个无价之宝,黑鱼养殖一定大有前途,所以又看到了希望,从逆境中走了出来。

借来的20万元到手后,董倩觉得这点钱养黑鱼还不够,得先从养麻鸭开始。2007年,她办了一家麻鸭养殖场,承包了500亩水面,一口气养了五万多只麻鸭,这样做成本投入少、见效也快。

仅仅过去一年,董倩的麻鸭蛋开始上市了。她以每只1元的价格卖出,当年就赚了90多万元。市场供不应求了,她的起批量也提高到了300只,300只以下根本不卖,这样销售快,赚钱也快。然后她在2008年初,用卖麻鸭蛋所赚的钱承包了400亩鱼塘养起了黑鱼,走出了一条“曲线救国”之路。

可是就在董倩的黑鱼上市时,市场出现逆转,到处都是广东等地运过来的黑鱼,地产黑鱼反而卖不出去。

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虽然本地的黑鱼蛋白质高,可是养殖成本也高,合到每斤要八元;而广东黑鱼的出售价格也只有五六元,你根本无法和它们竞争。所以,当地许多养殖户不得不放弃了养鱼和卖鱼,出去打工了。

面对困境,董倩天天在鱼市场里转,整整考察了一个月,就是看南方的鱼它们到底好在哪儿。研究来研究去,她觉得两者没有多大的区别,并且黑鱼的价格在2009年春节后将会突破每斤十元,所以劝大家不要便宜处理。可是根本没有人听她的,因为她也不是权威,万一过了年后又跌了呢,找谁说理去?

董倩想想也是,别人为什么要听你的呢?无奈之下,她提出大家一起成立一个合作社,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她主动与养殖户签订协议,承诺如果年后售价在十元以下,差价损失由她来弥补。这下子大家当然就放心了,于是纷纷听她的。

可是,这样的承诺让大家为董倩着实捏了把汗。要知道,当时合作社的全年总产量有2000多吨,如果年后黑鱼的价格只能卖到每斤九元,仅此一项董倩就要赔偿养殖户400万元损失,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么,董倩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她说,凭她20多年的养鱼经验,因为当时的气温低,所以运输没问题;只要气温一回升、鱼的死亡率一高,经销商就会因为挣不到钱而不运输,当地市场就不会受广东黑鱼的冲击了。

事后的经历表明,董倩说的一点没错。2009年3月起南方来的黑鱼果然很少,所以当地的黑鱼价格一路上涨。当涨到每斤13元时,董倩一声令下“开秤”,整个合作社成员个个喜上眉梢,董倩也因为晚卖了几个月而多赚了50万元。

不用说,这种错时销售策略是很高明的。既避免了与南方黑鱼发生正面冲突,又稳定了市场价格,还保住了她自己的黑鱼商标。当年她销售的黑鱼和麻鸭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2011年,董倩又把养殖面积扩大到5000多亩,年销售额更是超过3000万元,合作社养殖户的规模也增加到2000多户。

2012年春天,董倩干脆把自己的黑鱼商标贡献出来供全县养殖户共同使用,共同打造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水产品品牌。[1]

不用说,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她当初两次倒下、两次重新爬起基础之上的,一次是去武汉开拓市场,一次是重拾黑鱼商标建立合作社。正是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撑着她走到现在这一步。

1 《坚强母亲拒巨款**的背后》,CCTV致富经栏目,2013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