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陷阱虽然是全球现象,可是具体到我国,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高密切相关。换句话说是,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越高,美元陷阱在我国的破坏作用就越小。当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时,这种破坏作用也就变得很小很小了。
先看一看人民币国际化究竟会带来哪些好处。具体地说是:
可以在其他国家持有和使用人民币作为计价单位、交易媒介、居民和非居民的价值储存。
可以消除我国企业面对的捉摸不定的汇率风险。
可以提高我国金融企业资金效率,提高金融企业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
可以降低我国和周边国家的交易成本,促进贸易增长。
可以降低我国的美元资产,降低外汇储备资本损失风险。
可以最终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之一,在国内和国际经济政策上拥有更多发挥空间。
既然人民币国际化有这么多好处,对照现实,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又已经迈出了多远呢?一言以敝之:万里长征开始了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长,很艰巨。
从具体时间看,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是从2009年才正式开始的,当时是鉴于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展缓慢与区域金融合作现状不满,所以萌生逐步摆脱外部束缚的愿望,开始实质性地迈开国际化步伐。
虽然我国在这方面步子迈得较晚,但速度还是比较快。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在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发行人民币债券同与外国中央银行签订互换协议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据香港汇丰银行2011年6月发布的报告,它们乐观地预测人民币将会在2011年内成为全球三大结算货币之一,与美元和欧元并驾齐驱[1]。
但大多数专家并没有这么乐观,事实更是证明如此。因为这不仅是如何衡量全球结算货币标准不明确,还在于全球普遍认为目前的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了,未来有很强的升值预期,所以中国产品的外国进口商会千方百计拒绝用人民币结算,而外国出口商则乐于接受人民币。所以,即使我国的贸易总量不变,我国的外汇储备积累也会不断上升,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更不用说,人民币国际化显示出明显的不对称模式——它只是中国进口的结算货币,并不是出口结算货币。人民币债券很受欢迎,可是机构却不愿意发行人民币债券。外国贷款人乐意提供人民币贷款,外国借款人却不愿意借用人民币贷款。说到底,这都是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而不用说,这对人民币国际化非常不利。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一定会突破我国资本管制,引发国际热线涌入,使得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变得更加复杂。
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时,这些因素都不能不认真对待。
但显而易见,目前我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时机已水到渠成。因为从长期看,美元贬值趋势不但不可避免,而且美元本位制也一定会慢慢受到动摇。更不用说,目前越来越突出的美元陷阱,已经给我国乃至全球经济造成看不到头的悲剧。所以,这时候应当有后来者居上,以改变原有的那种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
就我国来说,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当被摆上议事日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削弱或摆脱美元陷阱。
从现实中看,从美元本位制向多元国际货币体系的转换进程已经启动,我国要做的是积极参与其中,推动这个过程尽快进行。如果在这一历史趋势面前无所作为,甚至甘愿将人民币排斥在国际主要货币体系外,就会与我国在全球的经济大国地位不符,更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美元陷阱。
更不用说,这样一来也就享受不到人民币成为全球主要流通货币能享受到的铸币税收入了,这一点绝不容小看。
当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可能朝夕而成,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计价比重,逐步扩大使用范围,为下一步的人民币国际化做铺垫。
按照这一方针,我国应当减少人民币流出限制,允许境外机构和居民持有人民币存款账户,逐步摆脱美元钳制。
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二次大战以来的经验看,全球性重大危机大概每10年就会出现一次。早期受影响的主要是发达国家,但随着全球市场越来越开放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从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直接。
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如果遇到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就希望通过资本账户管制来隔绝危机,是不可能的。这样做,还意味着我国似乎永远不必开放资本账户,人民币国际化目标永远不可能实现,永远无法摆脱美元危机。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在自身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上加快改革,以为外汇储备积累会防患于未然,这除了外汇储备规模越大受美元陷阱伤害越大外,根本不能解决任何问题[2]。
[1]余永定:《人民币走向世界之路》,新加坡联合早报,2011年6月11日。
[2]刘涛:《别从金融危机中错误吸取教训》,上海证券报,2008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