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不力终入美元陷阱(1 / 1)

美元陷阱 严行方 968 字 2个月前

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更不是今天才想到的。受美元陷阱胁迫,随着外汇储备规模越来越大,我国越来越希望能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来慢慢摆脱美元陷阱。

这说明两点:一是人民币切身感受到美元陷阱的滋味不好受,所以近10年来一直呼吁减少对美元储备货币的依赖,同时也多次呼吁美国不要因为激进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推动美元贬值。二是我国身陷美元陷阱不能自拔,既受外汇储备规模越来越大的捆绑,也受美元价格不断走低的影响。

换个角度看,这些都与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不快终致在美元陷阱里挣扎有关。如果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就会有助于尽早脱离至少也会逐步摆脱美元陷阱。

我国政府一直认为,我国之所以会落入美元陷阱,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除了逐步放宽对资本流出管制外,就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对美元的依赖。设想我国以后的进出口贸易中有一半以上采用人民币结算,也就意味着人民币能够真正成为全球三大贸易货币之一了[1]。

需要提出的是,我国要想摆脱美元陷阱,必须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人民币国际化只是其中之一。在全球许多分析师看来,中国人做事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呼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其实也“只是在分散注意力”而已。

例如,2009年3月周小川呼吁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就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发出这些呼声,只不过是在促请美国当局管好自己的财务。”这显然是一种误读:我国不只是在口头上想摆脱美元陷阱,而是正在力图通过人民币国际化等措施迈开实实在在的步伐。

2011年3月18日,国内外经济学家再次在北京举行“全球货币体系改革”国际研讨会。会上提出:要继续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改革,打通各国的特别提款权账户和普通账户,让特别提款权成为真正的全球储备货币。

经济学家们同时承认,这些建议必定会遭到美国抵制,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推行。换句话说是,美元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会扮演国际储备货币角色。对此,我国的对策就只能是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加块人民币汇率改革,首先在区域内尝试中央银行之间的货币互持,逐步构建离岸人民币海外市场,以此来逐步摆脱美元陷阱[2]。

那么,这个目的怎样才能实现呢?

从我国国内看,逐步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打破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至少要实现以下两点转变:一是人民币将不再面对全球各国施加的汇率调整压力,一视同仁地按照市场供求对所有货币定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汇率。二是我国从此不必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可以把外汇储备分散投资到各种资产上去,大大提高外汇储备安全性。容易看出,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基本实现了摆脱美元陷阱的目标。

顺便一提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想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此前我国已多次明确表示,不支持任何主权货币成为储备货币。不用说,美元、欧元、日元包括人民币都是主权货币,理所当然不是我国主张的那种国际储备货币。我国主张的国际储备货币只有一个,这就是特别提款权[3]。

从全球各国看,至少要能实现以下两点转变:一是美元退出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意味着全球新的金融时代开始了,意味着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美国不能再靠印发美元换取商品和劳务,就能彻底扭转部分国家用低消费和高储蓄来支持美国高消费和低储蓄的模式。二是在特别提款权下,全球各国的货币政策要变得相对独立,每个国家不能再通过影响其它国家币值来影响别国货币政策,这样也就不会出现一国货币涨跌左右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局面,全球范围内的投资环境会变得更安全。

从当事人美国看,美国的受益主要表现在3方面:一是彻底解决了“特里芬难题”;二是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汇率和利率政策独立性更强,有助于美国货币政策的多目标实现;三是会彻底改变美国的高杠杆化率,大大降低美国金融风险[4]。

由此可见,大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让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虽然短期内会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遭受巨大损失(美元在退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时必定会大幅度贬值,从而带动我国外汇储备严重缩水),但从长期看,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并且一定会有助于我国乃至全球各国摆脱美元陷阱,是非常值得去做的。

[1]彼得·加海姆:《中国能否走出“美元陷阱”》,证券时报,2009年8月8日。

[2]何京玉:《经济学家警告不要落入“美元陷阱”》,中国广播网经济之声,2011年3月18日。

[3]但这只能是长远目标。本书为了叙述方便,依然根据现实来阐述储备货币理论,这将有助于读者理解人民币国际化。

[4]社评:《中国为什么倡导新货币体系》,中国证券报,2009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