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标准(1 / 1)

美元陷阱 严行方 947 字 2个月前

讨论人民币国际化决不能不了解具体标准。只有用标准来对照衡量,才能更清楚地了解目前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处于哪个阶段,以及以后的步骤和目标是什么。

首先应该明确,所谓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全球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这样一个过程。但不能反过来说人民币在境外流通了就表示已经国际化了。总体上看,人民币目前已经可以在境外部分地区作为计价、结算和储备工具,但离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大差距,前面的路还很漫长。

人民币国际化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3点:

一是人民币在境外具有相应的流通度。

人民币能否在境外流通,以及流通度大小,实际上反映的是我国在与其他国家经济竞争中究竟占有多大优势。

目前人民币在境外使用最多的是香港。人民币在香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自由兑换,在澳门也有着广泛使用,并且还是香港的储备货币。近几年来,人民币开始在部分西方国家流通,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洲的一些机场和饭店都可以兑换。可以相信,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国力的增强,人民币的流通范围和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和平环境下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最高形式是货币竞争。人民币走出国门在全球交易和替代其他货币,这本身就表明它突破经济领域进入了政治领域,成为国家实力的象征。

更不用说,在这种货币替代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中,我国可以从中享受到巨额的铸币税收入,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事(纸币的发行成本通常只有面额的1%左右,如果是电子货币那就更是几乎没有发行成本,发行出去的全都是“利润”)。

所以,人民币国际化的首要标准是在境外有一定流通度。流通度太小,它所发挥的作用就很有限。

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全球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各国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

这是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标准。早在2002年,马来西亚就向我国探讨人民币能否成为马来西亚储备货币的事。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先后与8个国家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定,其中之一是白俄罗斯。白俄罗斯在签订协议后马上宣布它已拥有200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储备[1]。之后,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地区和英国等相继表示有把人民币做外汇储备的意愿。据世界银行预测,人民币将在2025年后与美元和欧元一起成为全球储备货币[2]。

现在的问题是,人民币要想成为各国储备货币,前提条件是必须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包括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而如果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就意味着人民币背后的中国要受全球资本摆布,而这正是我国一直防范有加的(我国之所以拥有这么多外汇储备,原因之一就在于此)。一旦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国际游资就可能会在我国经济繁荣时进来制造流动性泡沫,在经济衰退时切断信贷供应,迫使我国失去对人民币的控制。

所以说,这是一对矛盾,这个矛盾不解决,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和人民币国际化就不可能。但从长远看,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继而成为各国储备货币是迟早的事。

三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要达到一定比重。

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大小,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换句话说是,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应该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不该是政府推动的结果。强扭的瓜不甜。

只有我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持续增长态势让别国对人民币有信心,同时我国的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升高,国际交易中才会对人民币产生需求。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尤其是想成为储备货币,必须尊重市场选择。

回过头来看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以前主要局限于我国边境贸易,现在已经扩大到东南亚及我国的西北和东北地区,如越南、老挝、缅甸、俄罗斯、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和朝鲜等。人民币在上述国家中,有的已经成为主要外国货币。例如在蒙古,人民币交易量已经超过双边交易量的1/3。在东南亚地区,人民币已成为美元、欧元和日元以外的主要结算货币,有“小美元”之称。

从发展趋势看,我国非常有必要大力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尤其是要大力鼓励和推动外贸企业与境外贸易伙伴用人民币结算,利用香港这块跳板向全球辐射。

在以上三点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第二点和第三点,这是衡量人民币是否真正实现国际化的核心标准。

平心而论,无论根据上述哪条标准,人民币目前离国际化的要求都还相差很远。至少在目前,人民币尚未成为全球“自由使用货币”,而这是人民币国际化起步阶段的主要标志。

[1]马燕:《人民币或成主要储备货币》,中国经济网,2011年4月16日。

[2]朱周良:《世行:人民币2025年将跻身世界三大储备货币》,上海证券报,2011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