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对于债权国来说,自己手中有钱想投给谁就投给谁,但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相反,很多情况下是身不由己的。
债权国陷阱就是如此。并不是没人知道债权国陷阱,更不是知道债权国陷阱还乐意陷入其中,实际上是多少有些无可奈何,又欲罢不能。用一句不很恰当的话来说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除此以外,其他选择很少。
2008年11月,就在全球金融危机向纵深进军时,美国政府用增发1.8万亿美元国债的方式为救市成本融资,这时候围绕着我国怎么办,国内展开了非常激烈的辩论。
反对意见认为,美国增发国债一定会导致我国用外汇储备购买的债券大幅度缩水,这不符合我国国家利益,所以决不能参与其中,以免未来出现更大的资产损失。
而支持意见认为,如果我国不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政府就会大幅度提高新发行国债的收益率,这是把新发国债推销出去的本能反应。而这样一来美国国债的规模就变相扩大了,意味着我国原来持有的美国国债价值会缩水更多。所以我国应该积极购买美国国债才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美国尽快稳定金融市场,帮助自己减少次贷危机中的外汇储备损失[1]。
这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在行”了。事实也确实如此,而这正是美元陷阱中债权国陷阱的恶毒之处:左右为难。读者看到,我国政府采取的是后一种方式:不断增持美国国债。
最新数据表明,2011年6月我国持有美国国债1.17万亿美元[2],4月增加76亿美元,5月增加73亿美元,6月增加57亿美元,理所当然继续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债主。
不仅是我国,全球其他债权国如日本和英国等也在增持美国国债。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美债债权国,2011年5月增持55亿美元;英国是全球第三大美债债权国,当月增持135亿美元。
由此可见,虽然标准普尔公司等史无前例地下调了美国国债信用评级,可是在全球各国看来,欧元区国家接连发生主权债务危机后,美国国债仍然是“最可靠”的投资渠道[3]。
这种饮鸩止渴真是一种悲哀,凸显债权国陷阱的厉害。
因为早在2010年5月26日,美国国债时钟网站(USDebt Clock.org)的数据就显示,当天美国国债突破13万亿美元,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美国经济学家警告说,这一数据已经达到美国GDP总额的90%,当这个比例达到150%时,不但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而且会“让中国人收购华尔街”。换句话说,这些美国国债基本上就只能卖给中国了[4]。
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因为不用说美国华尔街了,就连其他对美国来说并不关涉国家安全的领域,也都禁止对我国开放,就更谈不上美国的金融系统被我国收购了。
不用说,美国的债务总额不会就此刹车,一切警告都无济于事。或者说,一切呼吁都注定无能为力。美国的国债规模还会继续膨胀,全球各国包括我国依然会把自己辛辛苦苦换取的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任其贬值和被侵蚀。
因为,美元的全球本位币地位早已把全球经济和美元捆绑在一起,任期**,至少短期内看不到有解脱的那一天。
[1]《美国高官为何密集访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2009年5月27日。
[2]2012年2月29日该数据被美国财政部修正为1.31万亿美元。
[3]德永健:《中国连续两月增持美国国债,目前仍是美最大债主》,中国新闻社,2011年7月18日。
[4]李宗泽:《美国债突破13万亿美元,持续攀升将致恶性通胀》,环球时报,2010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