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1 / 1)

农民工阶层 严行方 3365 字 2个月前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确实,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2003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达1.14亿人,其中全家在外务工的劳动力达2430万人,随同父母进城的6~14岁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有643万人 1。

解决农民工子女的读书问题,主要从以下4方面入手:

安心读书,父母才能安心工作

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城里人没有资格歧视他们。全国范围内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民工在子女教育方面有两个最大愿望,一是“希望孩子能够和城里的孩子享有同样待遇”(58.4%),二是城里学校能够“降低收费标准”(34.4%)。此外,有13.6%的农民工希望“有供农民工子女读书的专门学校” 2。只有子女教育问题安排好了,农民工才能在城里安心工作。所以说,农民工子女教育是一个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的大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促使农民工子女在城里安心读书呢?以下几点措施值得关注:

农民工子女应该享受和城里孩子同样的入学待遇

从社会角度看,农民工子女如果能享受和城里的孩子同样的入学条件,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调查表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上的两大“拦路虎”,分别是“收费高”(43.2%)和“没有城市户口”(36.85) 3。

这两者之间实际上是有紧密联系的——之所以收费高,是因为农民工没有当地户口,是“外地人”,要受城里人歧视;正因为没有当地户口,才需要交一笔不菲的赞助费。为了找到一个收费较低的学校,许多农民工子女被迫舍近求远,屡屡转学,甚至辍学在家。如果取消了“当地户口”这道门槛,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农民工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子女入学提供方便

从农民工自身因素看,由于他们对城市环境不熟悉,或者初来乍到,没有多少当地的社会资源可供利用,都给子女上学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惑。

调查表明,农民工在为孩子联系城里的学校时,62.4%是通过“朋友介绍”的;12.8%是“从媒体报刊获悉”有关学校信息的;只有4%的人“向城市教育部门咨询”、1.6%由“家乡教育部门推荐”、0.8%是“学校主动上门”的 4。

这表明,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社会交易成本过高,他们还不善于利用当地城市的社会资本。如果这方面信息渠道畅通了,会给孩子入学带来许多方便。

各界人士都应该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力所能及的资助

我国历史上有“捐资助学”的优良传统,为农民工子女上学提供力所能及的资助,同样是当代慈善家关注的目标。各界人士应该继续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资助,这实际上是一个间接解决农民工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措施。

2004年1月13日,著名华商郭鹤年向主持“希望工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捐赠5000万元,决定一连5年,为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每人每年提供600~900元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这就是一个突出例子 5。

消除歧视,公办学校需要公平

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不奢望有什么特殊优惠,他们希望得到的仅仅是消除歧视,是公平。尤其是公办中小学,如果能做到对待农民工子女和城里的孩子完全一视同仁,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

公办学校是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主渠道

农民工子女入学,应该以公办中小学为主渠道。这不仅因为公办中小学的规模大、容纳的学生数量多,还在于公办中小学姓“公”,在义务教育中起着特殊作用。

根据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应当由流入地政府负责。

这就是说,农民工在哪个城市打工,他们的子女教育就应该由哪个城市的政府部门负责。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应当纳入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教育,要纳入当地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计划,例如在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要保障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学校的建设规划;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环境应该得到明显改善,当地政府必须安排必要的经费保障,他们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应该达到当地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受主渠道作用:学校要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接收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的子女就学;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要做到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的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要积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要资助家庭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要根据学生家长务工就业不稳定、住所不固定的特点,制订分期收取费用的办法;要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 6。

农民工子女比城里的孩子心理更健康

许多城里人包括城里的孩子看不起农民工,从而“仇”屋及乌,也瞧不起他们的孩子。其实,与许多人脑海中的固有观念不同,总体上看,农民工子女比城里的孩子心理更健康。公办中小学应当消除歧视,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的对流动人口子女所作的一项调查,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智力水平高于城市平均水平,他们的心理比城里的孩子更健康。

分析认为,前者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父母——进城务工人员——实际上都是农村中的佼佼者,智力水平在当地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闯世界”能力,所以这些孩子比人们想象中的更聪明。

后者主要表现在这些外地孩子的生活态度积极,他们中90%以上的人学习愿望很强烈,希望将来能获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与城里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家庭责任感更强、家务劳动态度更积极、承受压力的能力更强。当然,农民工子女也有心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社交焦虑、孤独感、自我评价消极等方面 7。

农民工子女并不是一无是处。消除对他们的歧视,有利于他们及家长更好地融入这个城市。

简化入学程序,手续切实可行

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办中小学读书,目前的入学程序还过于复杂,需要进一步简化。尤其是相关手续要切实可行,符合农民工进城务工流动性大、收入不稳定的特点,实事求是,方便家长。

例如,北京市教委等部门公布的在京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程序,分为这样3步:

首先,上述农民工子女如果要在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读书,必须由家长或其监护人持本人在北京的暂住证、在北京的实际居住地居住证明、在北京的务工就业证明、户口所在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证明证件,向暂住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提出申请;

然后,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对符合就读条件的在京务工就业的农民工适龄子女,开具标注“农民子女”字样的“在京借读证明”;

最后,在京务工就业的农民工,持“在京借读证明”(如果不是小学一年级借读生,还应该出具原来就读学校开具的学习证明),到暂住地附近的公办小学、初中或经批准的民办学校联系就读。

从中容易看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开具“借读证明”是关键。只要有了这个“借读证明”,就可以不用再交借读费了 8。

留守孩子,社会营造家的氛围

前面已经提到,留守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和管护,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成才路上有更多障碍,为此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家庭勇敢地负起责任来,营造一个“家”的氛围。

留守孩子通常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的,他们的个性比较封闭。低年级孩子大多调皮捣蛋;到了高年级时,脾气变得古怪起来,不爱说话也不爱学习,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校,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政府需要负起责任,建立教育监护体系

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家乡经济发展创造动力,理应得到家乡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这其中就包括对他们留守孩子的悉心照顾上。家乡政府切实负起责任来,建立和完善对留守孩子的教育、监护体系,有利于解决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在外,这是和谐经济、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

2004年,江西省于都县关工委、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在调查中发现,全县17万名在校学生中,父母双双或一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孩子有6万多名,占学生总数的1/3强。为此,他们于2004年5月开始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要求各乡镇、各学校建立“三知、三多、三沟通”、“一组一员一中心”的新机制——“三知”:知留守孩子的基本情况、知代管人的基本情况、知孩子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三多”:多与留守孩子谈心交心、多开展一些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孩子家里家访;“三沟通”:教师定期与留守孩子的父母沟通、定期与留守孩子的代管人沟通、定期与校外义务辅导员沟通。“一组一员一中心”:延伸学校教育功能,组建校外学习小组;聘请有威望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五老”担任校外义务辅导员;创办“留守孩”托管中心。

2004年5月25日,该县一位小学5年级学生像往常一样上学,走进教室才发现眼前布置一新。老师和同学们把她围住,对她拍手唱“祝你生日快乐……”老师给她买来大蛋糕,同学们给她送上亲手做的礼物,然后老师又用手机帮她联系上在广东打工、已经半年没有见过面的父母。这样的幸福场景,留守孩子还可能感到孤独吗 9?

学校要营造家的氛围,让离开父母的孩子不离开爱

留守孩子基本上都在学校里接受义务教育,所以,学校有义务营造一个家的氛围,让这些孩子虽然离开了父母,却没有离开“爱”。这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职责,也是为社会分忧的重要内容。

在江西省于都县某小学,全校376名学生中,父母双双出外或父母有一方出外务工的留守孩子有243人,占学生总数65%。在这些留守孩子中,学习成绩较好、品行比较端正的只有13%;两者一般化的占46%;学习成绩较差、品行有劣迹的占41%。他们中普遍存在着任性、自私、冷漠、忧郁多疑、性格孤僻、缺乏爱心和同情心、合作意识差、不讲文明礼貌、上进心差、缺乏自觉性和刻苦精神等问题。

调查表明,有99%的留守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具体工作地址和电话号码,该校由此认为,是亲情的缺失导致这些孩子性格缺失,于是在全校迅速开展了一场“爱献‘留守孩’”活动。

一方面,学校老师通过走访,详细了解留守孩子的全面资料,为每个孩子建立专项档案,详细记载他们的家庭构成、亲属关系、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号码等资料。在此基础上,学校开通“亲情热线”,在他们过生日、过节或者受委屈时,通过电话向父母倾诉和交流。另一方面,学校采取多项措施,营造“家庭式”的校园文化,组织老师和学生结对子,在生活上关心帮助留守孩子,使他们沐浴在家的温暖中 10。

老师伸出关爱之手,就能挽救一个孩子

在关爱留守孩子的全过程中,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的一推一拉,对孩子学好学坏影响极大。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的调查表明,该省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多达1300多万,其中80%有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这些孩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性情古怪、学习成绩不佳,有些还成为当地的“小混混”。2003年,该省抓获青少年刑事作案人员5万多人,占总数79%以上。

四川省华蓥市一位小学5年级学生,父母在外打工,已经好几年没有看到父母了。爷爷奶奶都已经超过60岁,根本没有精力管他,他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全班倒数第一。

为此,有着33年教龄的班主任老师谭明长,特地把他领到自己家里吃饭,趁此机会给他讲道理,耐心开导他。谭老师认为:“这孩子其实挺聪明的。但父母外出打工又闹离婚,这样的打击对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太沉重了。”在老师的教育下,孩子终于开始努力,成绩一步步有了很大提高 11。

心理健康,帮助消除心理自卑

中国流动儿童状况抽样调查表明,我国每年大约有2000万名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他们中有将近1/4因为自己认为受到城里人歧视而产生自卑感,从而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12。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3方面入手:

让城里的孩子与农民工子女和睦相处

当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办中小学后,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与城里的孩子和睦相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的巨大鸿沟已是事实,这些农民工子女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城市生活,又不愿意回到农村去,从而很容易形成一种特殊心理。

农民工子女到公办学校上学,经常会被城里的孩子嘲笑、挤兑。有的孩子普通话不标准,根本不敢开口讲话,也不敢跟城里的孩子在一起玩。有的穿得破破烂烂、身上脏兮兮的,不爱说话,动不动就一个人偷偷地哭。

面对这种现实,除了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外,更要从开展歌舞、书法、手工制作等兴趣小组活动入手,使他们打成一片。

让适龄孩子及时入学

由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流动性大,所以农民工女不是频繁转学,就是迟迟不能上学,有的因此而错过最佳受教育时期。不要小看这一点,这往往会使他们最后形成的价值观即人格核心出问题。

对此,无论是农民工家庭还是社会各界,都要尽力争取让适龄孩子及时入学,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很有帮助。

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的一项调查,在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9个大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中,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有近20%的9周岁孩子还在上小学一二年级;13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1%和10% 13。

面对这个现实,一方面,农民工要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无论在城里还是农村老家,都要让适龄孩子及时入学,融入到同龄人群体中去。另一方面,政府对义务教育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即将实现全免费目标,这也为孩子及时入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注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

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多,这方面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关于这个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要着重解决这些孩子的教育“真空”问题。

重庆市涪陵区妇联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7637名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未成年子女中,有15148名随祖辈一起生活,有2569名随亲戚或邻居生活,其他的都是独立生活。这些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有的一年回家一次,有的几年回家一次,对子女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在上述父母中,72%能够及时寄回子女的学习生活费,24.3%只能寄回子女的一部分学习生活费,另外还有3.7%居然根本不寄回子女的学习生活费 14!无奈之下,这些孩子只能面临失学、辍学。

这表明,一方面,“养不教、父之过”;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在这方面也都有一定责任。例如,在农村留守孩子比较集中的地区,政府应当调整学校布局,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有计划地筹建幼儿园和寄宿制中小学,让留守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与关爱;同时,还应当加强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留守孩子托管中心,为他们提供看护、兴趣学习等服务,不让他们放任自流。

1 丁伟:《教育部统计称全国农民工子女入学状况得到改善》,2004年9月6日人民日报。

2 《农民工对子女受教育的最大愿望是什么》,2004年2月18日新华社。

3 《农民工对子女受教育的最大愿望是什么》,2004年2月18日新华社。

4 同前。

5 《著名华商郭鹤年捐资五千万元,助农民工子女上学》,2004年1月15日中国新闻网。

6 丁伟:《民工子女就学有哪些政策》,2004年1月15日人民日报。

7 李莉:《流动人口子女心理情况比北京孩子健康》,2004年7月13日北京晚报。

8 张颖:《北京公布民工子女入学程序,开具借读证明是关键》,2004年9月3日北京晨报。

9 周伟、谢贵芳:《农民外出打工,县政府照看留守孩子》,2005年2月6日新华网。

10 谢贵芳、肖承明:《从于都县黄泥小学看山村“留守孩”教育与管理》,2004年6月28日新华网。

11 江毅:《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孩子”需要面对面的关爱》,2004年8月9日新华网。

12 郭亮、宋金萍:《近1/4民工子女自卑,关注其心理健康刻不容缓》,2004年11月10日新华日报。

13 郑明星:《民工子弟作文缘何感动大学教授》,2004年4月20日解放日报。

14 陈敏、杜宇:《莫让农村“留守孩子”生活在教育的真空下》,2005年3月3日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