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着力培养积极情绪(1 / 1)

着力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要求在尊重孩子个体情绪及其差异性的基础上,除了从宏观层面考虑问题外,更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性格,引导个体情绪体验,提高孩子的情商。

不用说,一个人如果情商和智商彼此分离,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两者之间必须有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只具备智商,很可能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于是怨天尤人;只具备情商,又很可能会陷入不学无术、溜须拍马之列。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现在的大学招生只重智商、不重情商,以至于学生毕业后情商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会与人合作、不会面对挫折、不会控制情绪。

从孩子个人出发

人的情绪最终要通过个人表现出来,所以,父母和老师要在关注“集体主义”的同时,更注重孩子个体存在的独立性。为此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注重孩子情绪的个体差异,通过交流、接触走进孩子内心。

⊙引导孩子积极归因,这会有助于孩子的情绪调节。

⊙提高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帮助他尽快地从情绪低落状态中恢复过来,从而产生积极情绪。

⊙激发和维持孩子的内在动机,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与孩子交流,最能提高情商、最能表达父母情感的方式是拥抱。孩子在被父母拥抱时,能够接收到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缓解并平息内心的焦躁情绪。而一个人在情绪平静、心理稳定时,是最理智的。

从周围人出发

这里的周围人,是指影响孩子情绪状态的各种角色,如父母、同学、同伴、老师等。

其理由是,每个人的情绪都有感染性,要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孩子周围的人就必须:拥有积极情绪;善于进行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善于营造、维持、增进良性互动关系;善于让孩子分享积极情绪。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去影响、感染这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