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及时化解消极情绪(1 / 1)

调查表明,中考、高考结束后的两个星期内,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面对这样的人生转折点,孩子遇到困惑、压力等精神折磨是正常的,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加以正确调节。

而这个过程,在考试之前实际上就已经开始了。考试前不要让孩子做难度过大的题目,越是临近考试,就越要把复习重点放在基础性训练上来。每天都要做,但数量不宜多,关键是练练手。一方面,这会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另一方面,也便于巩固基础知识,确保将来考试时基础分能顺利拿到手。

如果孩子出现消极情绪,要及时帮助他把消极情绪快速调整为积极情绪。这时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是应用NLP(神经语言程序学)。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四点:

身体法

这是指让孩子学会用调节身体的办法来调节情绪,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微笑。微笑不需要理由,却能给人带来快乐情绪。

⊙抬头,深呼吸。用行动来向世界宣告,你是一个成功者。

⊙做事速度加快20%。从而使得你没有时间去考虑是否快乐。

⊙说话声音提高20%。简洁、有力地说一声:“我喜欢我自己!”

⊙正视对方眼睛,说话短促有力。这也许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导演法

这是指让孩子学会从他过去的记忆里制造出美好感受来,步骤是:

⊙想象。想象一个你讨厌的人,你和他之间最近发生过什么事?

⊙测试。感受一下自己的心情,到底有多么糟糕?

⊙变速。一边想着那件事,一边把画面速度加快10倍。

⊙变形。把画面压扁,想象着他已经扁成了抽水马桶。反复几次。

⊙变声。把这个你讨厌的人的声音变调,越古怪、越可笑越好。

⊙测试。现在再体会一下你自己的心情,是不是已经好多了?

换框法

这是指消极情绪把孩子的思想给框住了,所以感到不愉快。而现在要通过换框法,去掉这个框,从而使得孩子积极起来。

例如:如果孩子被别人冤枉了,很不开心,他会说:“因为我被冤枉了,所以我很不开心。”现在,把引号中前半句的“因为”放到句末,后半句改用反义词,这样就成了“我被冤枉了,所以我很开心,因为……”让孩子自己续写后面的句子,如“以后我就知道了不能这样开玩笑”等。这时候,孩子的情绪就会变得积极起来。

提问法

这是指让孩子不再在旧的情绪上打转,而是更注重解决问题。

例如:当孩子怎么也做不出题目来时,不是总想着为什么做不出来,而是自我发问:我为什么要做出来?我怎样才能做出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