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正文和副文相结合(1 / 1)

教材中除了正文以外还会有许多“副文”。吃透教材的应有之意,当然也包括这些内容,因为它对更好地理解教材会有很大帮助。就像饮食一样,“主食”以外还需要补充一些“副食”,营养才会更全面。

在研读教材的“副文”时,要抱着一种“不怀疑不能见真理”的态度,而不是仅仅“看西洋镜”。例如,在预习教材时,就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先导疑问,用它来作为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这些有目标的“疑问”一旦得到解决,孩子就能自动查漏补缺、丰富知识,在吃透教材的过程中解决其他孩子不一定能想到的问题。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七点:

小字部分

在不同学科的教材中,小字部分的篇幅比重有大有小。认真阅读小字部分,有助于对正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许多考试都会考到其中的内容。

页下注释

页下注释往往暗藏玄机,稍不注意考试就无法得分。如2005年高考文综试卷(全国卷2)的一道选择题的答案,就在教材的页下注释中。

背景说明

背景说明往往是文学常识,对于教材的理解很有帮助。尤其是一些年代久远、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有时看了背景说明后会有茅塞顿开之感。

图表

有些学科的图表特别多,图表已经成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冷不丁就会从中冒出考试题目来,要特别注意。

章节目录

从一本书的章节目录中可以学到许多知识点。如:本书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特征和类型是什么……章节标题往往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教材参考

教材参考中的内容都是和教材有关的,考试经常会考到,所以也不能一概忽略。2005年高考的一道选择题,考的就是教材参考里的内容。

书后大事年表

书后大事年表,初看上去只是附录,其实能够帮助孩子全面、翔实地把握住教材,完整地掌握课本知识,对学习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