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照考试大纲来研读教材(1 / 1)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其实,不用到“临阵磨枪”的时候,平时听课和做作业时,就要吃透教材,尤其是对照考试大纲来研读教材,这对提高考试成绩帮助最大。

每个孩子在考试前都会进行认真的复习。复习效果的好坏、复习效率的高低,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会大有影响。那么,怎样才叫复习得好、复习效率高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到了这个关键时刻,要与考试大纲挂起钩来,重点进行拾遗补缺、巩固薄弱环节,并且还不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

离开考试大纲学习或复习,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考试大纲这回事,无异于瞎子摸象。虽然老师在上课、复习时也会考虑到这一点,但终究不如孩子自己琢磨来得彻底,因为考试大纲仅仅意味着考什么和怎么考。

对照考试大纲看清究竟考什么

每一次重大考试都是有依据的,这种依据就是考试大纲,主要包括《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两种。《考试说明》具体规定了考什么、怎么考、有多难;《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主要依据,当然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习成绩、衡量老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可以说,把这两项内容看透了,就能“知道”出什么题目了,有助于少做无用功。

这里的关键是,要对《考试说明》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命题变化规律。尤其是要关注其中最新调整的内容:具体做了什么样的调整?因为这些内容很重要,很可能要出题!

回过头来重新钻研教材

研究透了《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后,要回过头来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来。

考试的内容漫无边际,出题的方式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都逃脱不了教材的影子。所以,都说复习要抓根本。根本在哪里?就在教材中。

以高考数学的复习、考试为例。数学的出题历来令人捉摸不透,但高考数学的命题方向是“新题不难、难题不怪”。也就是说,复习重点应该放在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知识上。如果让孩子找到直线方程、圆锥曲线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根公式、韦达定理、两点间距离公式等所学的公式和定理的内在联系,自己给自己出题,就可以编出许多非常精彩的试题,而且能涵盖一大片考试内容,这就符合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