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多读善思最关键(1 / 1)

吃透教材必须多读课文,善于思考,这是一项基本功。

对照许多人的复习经验,复习时把书本学到“厚—薄—厚—薄”,就是一条捷径:看第一遍书的时候,是一个“厚—薄”的过程。一边看书,一边尽量回想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书就越读越“薄”;在看第二遍书的时候,要在分析难点、重点、常考点的基础上,把它仔细弄懂,这样就实现了“薄—厚”的过程;第三遍看书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和记忆,已经对教材中的知识有了自己的独到理解,在此基础上做一做习题,就会非常有助于记忆。

多读要掌握方法

要想吃透教材,不要说不读教材,就是不多读几遍教材也是做不到的。“吃”姑且还谈不上,又何谈得上“吃透”呢?“多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粗读:主要是通过浏览教材,看有没有需要请教的地方。

⊙细读:主要是从结构上体会作者的思路,领会内容。

⊙精读:通过读熟课文,来探究教材中的精深微妙之处。

⊙诵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诵阅读,走进课文的意境。

⊙品读:主要是通过反复咀嚼、欣赏文章,读出其中的韵味来。

善思是重中之重

善于思考,要求从一定的深度、广度出发,对教材进行揣摩,“钻”到教材里去。浮于表面,浅尝辄止,是根本谈不上吃透教材的。

例如,2006年政治高考中有一个小题(10分):“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论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参考答案有4个要点,评分标准规定,答题如果能紧扣题意、条理清楚、不堆砌教材内容,就可以从优给分。实际上这就是鼓励孩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有深度地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