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和惰性思维是一对死敌。鼓励小学生创新,就要想方设法克服他的惰性思维。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父母不该为孩子包办一切
惰性心理在现在的独生子女中比较普遍。受惰性心理支配的小学生,做任何事情都懒得去想、去做,不是逃避就是置之不理。
为此,父母要了解惰性心理形成的原因,然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惰性心理的成因虽然多种多样,但主要是父母包办代替、小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造成的。懂得了这一点,父母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平时注意诱导创新欲望
每个小学生都有创新欲望,但这种欲望需要父母诱导。
例如当小学生学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就可以尝试着让他首先写出一些3的倍数,如345、126等,然后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变成543、435、621、261等,研究这些数字都有些什么规律?
小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变换数位后的数字,仍然是3的倍数,这样就激发起了他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强烈欲望,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转变。
【试着这样做】
1.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表明,每个人都是有创造潜质的,不该把创造、创新看得过分神秘和伟大,而要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小学生加以激发。
2.凡是有创造能力的人,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协调发展的结果。智力因素是创造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动力,缺一不可。为此,要锻炼小学生的坚强意志和乐观性格,不迷信权威。
3.利用一切机会启发孩子。这种启发既可以是对已知事物从新角度、新途径进行的重新思考,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也可以是对未知事物进行的探索和创造。
4.父母要掌握小学生心理、尊重教育规律。例如少年儿童的绘画通常分为涂鸦期、象征期、意象期、写实期,小学阶段则处于意象期后期、萌生写实期、推理写实期阶段,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开展兴趣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