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勤劳,是和经常有机会“上山下乡”分不开的。“上山下乡”有助于增长见识、锻炼身体,提高实践能力。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让孩子多多接触农民和土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了解农民,不了解农村,就不了解中国国情。实践证明,鼓励小学生经常去农村、去山间田野,会更勤劳,对劳动和劳动人民也会更有感情。
无锡市育红小学的严信同学,和大多数城里的小学生一样,从学校到新村两点一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为了帮助他跳出这种封闭生活环境,父母利用每天去接他放学的机会,只要有时间,就和他一起去攀爬学校旁边的一座小山。有时候周末也专门去那里,极目远眺。
别看他平时还偶尔撒娇着要抱的,但一到这时候就来了劲,和父母争先恐后地冲向山顶,采橡果、摘树叶、拾鹅卵石。登高望远,心里有说不出的舒畅。
在这过程中,他学会了辨认各种蔬菜,不再像以前那样只会统称“苗苗”了。吃饭也不再浪费粮食了,因为他亲眼看见过农民是怎样在山旁的田间辛苦劳作的。
把这项活动经常化、长期化
小学生经常接触劳动人民,培养对劳动、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非常重要,应当经常化、长期化,并把它作为一项制度在家中实行。
在日本,日本总务省、文部科学省、农林水产省2008年启动了“儿童农山渔村交流工程”,要求全国所有小学生体验为期一周的农家生活。在2008年的日本政府预算中,就安排了几十亿日元投资,用于这些小学生的住宿、组织、设施改造等费用。
这项活动,说穿了也是“上山下乡”,有些类似于我国中小学的“军训”,但它是针对小学生的“农(渔)训”,并且是强制性的,并且把它纳入了小学教学大纲。根据计划,这项活动2012年前要覆盖全日本2.3万所小学,届时相当于全国每年的所有新生都必须参加一遍。
该活动通过让城里的小学生住在农民家里、山村的小学生住在渔民家里,在帮助家务劳动的同时,也要参加当地的农业、渔业生产。
日本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勤劳、自立和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