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求事事争第一(1 / 1)

杰出小学生虽然争强好胜,却不会被要求事事争第一。对于争强好胜的小学生,要严格区分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千万不要两者混为一谈。如果是不健康心理,则要赶快加以纠正。

在这方面,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要求处处争第一不合情理

父母如果要求小学生处处争第一,不仅压力太大,而且不合情理。

道理很简单:首先,“第一”只有一个,不可能人人都能成“第一”,要争也争不到;其次,与争强好胜心理相比,孩子的自信更重要,而处处争第一,实际上很可能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将来面临一点点失败和挫折,就会导致内心焦虑,认定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从而变得胆小怕事、缺乏创造性和主动精神。

东莞市莞城实验小学的何芷茵同学,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游泳。每天上完课后,她就赶到游泳场1000米训练,虽然好累好累,但她每天都咬紧牙关坚持着,有时候练到腿抽筋、肠**,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她所游的里程加起来有15万米!

她的这种争强好胜,完全是从锻炼身体角度出发的,父母并没有要求她在比赛中必须争第一。

她腿上的伤疤、额上的汗水都见证着成长:今天的何芷茵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康体魄、顽强毅力、积极进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杰出小学生,在游泳、棋类、合唱等方面获得多项奖项。

处处争第一和“自信”无关

父母在鼓励小学生争强好胜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状况,让他“跳一跳、够得到”,而不是盲目争第一,以免一次次打击孩子的自信。要知道,处处争第一和自信无关。

共青团辽宁省委青少年研究会的调查表明,80%的小学生认为,争强好胜、事事争夺第一是“自信”的表现。专家指出,其实不然。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孩子,自信心的表现程度各不相同。就小学生而言,从性别看,女生比男生更自信。同样做一件事,女生往往显得更能干,甚至会表现出超乎年龄的聪明,学习成绩好、担任班干部的女生比例更多。

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普遍心理,但如果处处争强好胜,反而可能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自信呢?真正的自信,是肯定自己的感觉和评估。这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心态平和地去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