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服务对象是教师(1 / 1)

【镜头回放】

成都市某重点中学一位校长,在上任第一天的全体教师大会上说:“如果我的反对率达到30%,我就立刻下课!”

【扪心自问】

这位校长说这句话是需要有勇气的。首先,他的职务是由上级任命的,老师的“反对率”高低其实并不会撼动他继续当校长;其次,即使“反对率”真的能决定校长命运,那也至少要50%!

这位校长的这番讲话和决心,反映了校长为谁服务的问题。这位校长私下说:“你想,如果有30%的教师反对我,我怎么还好意思做这个校长呢?”

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倾听老师诉说

校长怎样才能为教师服务?上海市一位重点中学校长坦言道,他当校长最多的时间是倾听教师诉说。他说,也许是自己脾气好,教师们有事情总愿意找他倾诉。虽然这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可是他认为做校长就是要听教师使唤。

与此相反的是,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校长:平时老师根本看不到他们的影子,不是在温泉浴场就是在麻将桌上。校长给老师布置工作,除了分数考核就是奖金考核。如果有人胆敢提出不同意见,就用下岗来进行威吓。

在这样的氛围中,老师要想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简直比登天还难。如果不选择离开,只有把怨气转嫁到学生头上。

不许自己的奖金高于老师

一位小学教师很佩服他的校长,不为别的,只为一件事——他们的校长坚决不许自己的每月奖金超过教师平均数。

这位校长是这样解释的:“校长是因教师而存在的。教师工作的辛苦绝不在我之下,而且坐在校长这个位置上,我还享受了许多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好处,实际待遇已经高于教师们。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奖金如果比教师高,无论如何说不过去!”这话既真诚实在,又反映了校长的崇高品德。

北京市育才学校每天中午食堂按时供餐,上午第四节课的老师往往要晚一个节拍才能吃上饭,经常是冷菜和剩菜。没有任何硬性规定,该校的10多位校领导每天总是自觉地跟在这些老师后面,最后到食堂吃饭。此时无声胜有声。

崇尚政通人和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而这种教育思想,首先是民主意识。反映在学校管理中,就是要以自身的爱心和民主感染教师,然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把这份爱心和民主传染给自己的学生。

在北京陶然亭小学,令老师们最难忘的是每年两次的“闪光思想汇报会”,至今已开了27届。汇报会先由每位老师在教研组里讲自己、讲他人的优点,然后每个教研组讲其他教研组的优点,然后选出代表到全校演讲。

通过这一次次的“眼睛盯着别人的优点”,全校老师凝聚成了一个洋溢亲情的大家庭。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中不正常的师生关系往往是不正常的校(长)(教)师关系的延续。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有平等民主的校师关系,当然也就很难有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按照“一级管一级”的管理思想,校长的服务对象是教师。真心诚意为教师服务的校长,必定会赢得教师的尊重。

人心换人心。学校的凝聚力就是在这种点点滴滴中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