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拔培养学生干部(1 / 1)

【镜头回放】

江西省某中学班主任俞老师正在办公室改作业,突然该班班长A、副班长B来到他面前双双提出辞职,“建议”分别由A’、B’担任班长和副班长。而在俞老师的心目中,A’和B’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差、又最调皮捣蛋的学生。俞老师感到很纳闷,心想必定有其他原因,后来他终于得知了事情原委。

原来,他们俩的辞职都是家长要求的。

A和A’的父亲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分配到一个单位工作。后来A’的父亲当了单位领导,而A的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科员。在单位里,A’父处处占A父的上风,唯一让他耿耿于怀的是儿子不争气,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在班上被A“呼来唤去”。于是,A’父经常对儿子吹风,要求他把班长“搞”到手。与此同时,A’父明里暗里对A父施压。而现在,单位里即将实行人员分流,A父隐约觉得,儿子如果再不拱手让位,自己的饭碗恐怕就保不住了,所以才出此下策。

B和B’的情形也差不多。B说着说着两行眼泪就流出来了,几乎是用哀求的语调对老师说,请求老师让B’当副班长,“否则我妈妈就要下岗了”。

面对此情此景,俞老师一时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家长的生存压力过早传递给了孩子,俞老师一筹莫展,只好对他们说:“你们先回去吧,我会尽量考虑的。”

俞老师找到他一向敬重的校长向他请教,校长说:“就让A’、B’干一阵子吧,后进生更要锻炼锻炼啊!”

就这样,俞老师最终在班上宣布了班干部调整决定。他实在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固执己见而让A、B的父母伤心落泪、下岗分流呀!

【扪心自问】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在这里,实际上涉及到班主任老师如何选拔、培养学生干部的问题。处理这样的事情,班主任固然勉为其难,可是也不能因此而丢了原则。

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班主任首先应当具备崭新而科学的“学生干部观”。优秀学生干部不仅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而且还代表全体学生对班主任工作予以配合和监督。当然除此以外,配备学生干部的目的绝不仅仅局限于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这样的低层次,从更高层次来看,更担负着为未来社会培养领袖人物的重任。

明确了这一点就不难发现,选拔、培养学生干部决不是一件小事,不能进行简单化处理。下面几点经验值得借鉴:

选拔学生干部应面向全体学生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每个学生都希望受到他人尤其是老师的信任,渴望自己的长处能够得到展示;从教书育人的高度看,每个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学生)都应当有机会得到培养和锻炼,所以,选拔学生干部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其主要做法有:“轮流班委制”、“值周班长制”、“常务班委和执行班委制”等等。

也许有人担心这样的“轮流执政”会削弱干部队伍的稳定性,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为了克服这个缺点,班干部的配备组成应当采取相对固定与短期轮换相结合、逐步轮换的办法,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连锅端”。

培养学生干部应侧重于思想观念方面的培养

思想是行动的纲领。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干部的思想观念时,重点应当放在服务意识、主人意识、创造意识、效益意识上。

具体地说就是,要引导班干部通过为全体学生提供良好服务,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和信赖(服务意识);引导班干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主人意识);在班级管理方式、具体活动设计等方面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意识);确立节约时间观念,千方百计讲求效率(效率意识)。

让学生干部“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许多方面需要学生干部配合,但又不可能专门去对他们进行培训。所以,班主任为学生干部提供足够的“表演”机会、让他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方面,学生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一旦得到有效释放,其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会令人惊叹不已;另一方面,只有在工作中得到锻炼,这样的锻炼才能面对实际问题取得实际效果,即使遭到挫折也是很有价值的。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个优秀班级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而学生干部则无法离开班级集体而单独行动。

所以,班主任应当从民主选举、民主考核、民主评议诸方面,大力营造健康的集体舆论氛围,以进一步密切学生与学生干部之间的鱼水关系,为顺利“轮流执政”、更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干部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