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回放】
2002年4至10月,江苏省在各类学校中铺开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对他们分别通过试讲、面试,考察其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和口语表达、心理素质等基本素质。
在这次资格认定中,223863名教师中最后认定了212651人,11212名教师没有获得教师资格,占5%。其中以高校教师和初中教师居多。
【扪心自问】
应当说,教师资格认定是对教师职业竞争压力的外在显露。如果无法取得教师资格,也就表明这部分老师被彻底剥夺了职业饭碗。当然,拥有教师资格也并不表明就能保住这个饭碗,更不说明生活得有滋有味。
九成以上老师感觉“压力大”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在对北京城区和郊区随机抽取300多位老师进行调查后,完成了《北京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93%的老师表示“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在回答“有机会是否调换工作”时,51%表示“会考虑”,32%表示“无所谓”;只有18%表示“喜欢这一职业,愿意终生从事教师职业。”
这表明,9成以上的老师感觉“压力大”,只有不到2成老师热爱本职工作。
杭州市教育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同样证明了上述数据。随机抽取杭州市31所中小学,对上述学校全体老师的心理、职业生活压力、精神卫生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其中76%感到“职业压力太大,已经成为生活和工作的一个问题”,13%表示“不太喜欢或很不喜欢教师职业”(这两项合计同样高达89%);51%表示“如果有机会,会考虑换工作”(这个比例与北京惊人一致);49%表示“喜欢这一职业,愿意选择终身做教师”(这个比例比北京高多了)。
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激烈的社会竞争,早已从社会进入学校,从而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老师的心理压力就是从中而来的。
一位初中老师说:“其实,我们也很难!现在的学生心理比以前脆弱,比以前更难教。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却提高了。社会舆论又一直盯着我们,看我们减不减负,搞不搞课外活动。同时还不能因为搞课外活动影响升学率,否则校长不让。我们是‘四面楚歌’。真的很难!”
一位小学校长说:“现在的孩子同几十年前的孩子不一样,独生子女已经成了一门学科,许多教育专家都在研究这一学科,怎么能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的素质都能达到科学家的要求呢?现在每所小学每个星期都要搞教师培训,并且要求小学教师在未来几年内达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许多老师都已经三十好几岁了,还要到大学去学习,同时又不能耽误平时上课。但即使这样,不出几年小学生的生源高峰就要过去,小学教师仍然会面临下岗的威胁,心里能轻松吗?再加上现在教材的难度、独生子女的特性、工作和家庭把我们也压得够呛,我们也是人哪!”
一位年近50岁的中学老师更是忿忿地对同事说:“如果哪一天我跳楼自杀了,你一定要帮我去告他们。是他们逼着我一定要拿大专文凭,才逼我走上绝路的!”
老师心理障碍严重到何种程度
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经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老师进行了一次检测,结果表明,中小学老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相对于我国正常人群中心理障碍人数大约20%的比例,要高出1.5倍。
2002年,该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广州市天河区部分老师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被检测的中小学教师中69%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
例如,江苏省盐城市一位30多岁的男老师,因为回答不出学生的提问而自杀身亡。据其家人介绍,该老师临死前几天一直休息不好,自述头昏脑胀,心情也很不好。
陕西省一位25岁的女老师,因为患有严重心理障碍而服毒自杀,撇下了还不满一岁的儿子。她在留下的遗书中写道:“这学期,我不知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没有教好学生,心里很难受,感觉自己是在耽误学生,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
遗憾的是,这两起例子虽然属于极端,却并不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