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驱动和家长需要(1 / 1)

【镜头回放】

某中学给学生集中补课,经当地媒体曝光后,学校停止了补课,并把所收取的补课费如数退给了学生。

然而没想到许多家长不干了,他们找记者评理:“上重点高中差1分要交6000多元,我们交不起你们不管;请家庭老师要花大价钱,我们请不起你们不管;现在学校补课一个月只要80元,你们却又干涉。你们究竟要干什么?为了孩子多学点知识,为了今后少花大钱,现在多掏点小钱,我们愿意!”

【扪心自问】

家长们的控诉,可谓道出了学校补课的内在动因——利益驱动和家长需要。它直接导致了这几年各地大大小小的补课“白班”、“黑班”层出不穷。

2002年2月,在由沈阳市民参与投票的全市行风评议活动中,教育系统在被评议的30个重点部门中群众满意度排名倒数第一。群众意见最大的是该市铺天盖地的补课班,虽然被市教委批准的只有30个,可实际上至少有1000个!

班主任补课中饱私囊

沈阳市和平区某小学6年级学生反映,一年多了,他们的班主任刘老师在没有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的情况下,就安排给他们补课。平时每个周末补课1次,寒暑假每隔1天补课1次,全班40多位同学“一个都不能少。”

为了吸引学生参加她的补课,刘老师补课时专门讲课本上的新课,而平时上课时则专门做练习,叫你离开了补课就不行。每次补课时间3小时,每次人均收费25元!

一为赚钱,二为应试

补课是沈阳教育界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小学升初中的学生准备的。想考民办初中的择校生,大部分人整个6年级都离不开补课班,其他一切事情都要为补课让路。光凭这一点就不难想象,补课班有多么火爆了。

在为小学6年级学生准备的补课班中,内容全部是为了如何应付初中入学考试。一位老师在补课班上居然讲写作文只要记住这样3句话就行了:“开头写得漂亮一点,给老师一个印象分;结尾一定要扣题;中间随便怎么写,反正没人看。”

捆绑式补课唯利是图

为了攫取最大利益,这些补课班通常采用“捆绑式销售。”

据该市最大的补课班创办者杨老师透露,他们的招牌是数学,教数学的老师是某重点中学的。上了他们的数学班,参加该校的入学数学考试就很有把握了。他们其他科目的老师是从另外一些学校聘请的,可是他们规定,凡是参加这个数学班补课的学生,就必须同时参加其他所有科目的补课,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就是说,学生如果要报考该中学,就必须在这里缴纳所有科目的补课费。有些学生由于不接受这样的“硬性搭配”,往往要在不同的补课点重复交纳所有科目的补课费。

“黑班”补课不仅扰民,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在沈阳市沈河区,一套不足7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住宅内,60多名学生济济一堂集中听课。墙上贴着的一张“寒假上课时间表”上排得满满的,显示出生意异常兴隆。

业内人士透露,补课班在沈阳属于暴利行业。办一个这样的班级,一个月纯收入至少15000元,有的老师一个假期收入就能达到几十万元。

一位两年前因擅自补课被学校开除的老师,现在摇身一变每天开着私家车被家长们前呼后拥请去授课,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为了调动家长的交费积极性,有些补课班的口号居然是“孩子补上两三分,家长省下好几万!”

家长拒绝取消考试

早在2000年,沈阳市教委就召开由各层次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会议讨论的主题本来是小学升初中取消考试,可是与会的小学生、学生家长、小学校长都一致支持考试,弄得教委一点办法都没有。

一位家长说:“沈阳的中学差别特大。有些差的简直就是‘流氓学校’,打架、谈恋爱是这些学生的正业。有的学生由于上课时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下课后还有学生来‘教训’他。我支持考试,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逃离那样的学校。”

为了能上好学校,家长就只能逼使孩子去参加补课班。

不补课,老师就面临着下岗威胁

一位老师说,每个星期都要在校内给学生补课,他实在太累了,可是没办法,因为领导的眼睛在盯着呐!不给学生补课,在领导的眼里就等于你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

评价一个老师,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教育永远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影子。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是以中考、高考成绩为主,那么事实上,谁要是不给学生补课,谁就面临着被社会所淘汰的危险。

要么补课、要么下岗。对于老师来说,校内补课是一种无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