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小学生包括学龄前儿童,从来没有参加过补课的已经为数不多。要不要补课、怎样补课,老师和家长征求过当事人意见吗?补课也有“进补之道,”本篇给您友情建议。
每当开学在即,补课风就会先于春风吹遍城乡的角角落落。家长要望子成龙,学校要保证升学率,顺便还可以增加点收入,补课风气于是深入人心,成为“理所当然”。
按照常理推测,之所以要补课,是因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有欠缺。补课从直观上看,是学生成绩不好连累了老师加班加点。其实不然。否则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整个班级、整个年级、整个学校都在补课?难道他们的学习都不好吗?如果是这样,难道不是从侧面证明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很有问题吗?
截至20世纪末,我国3亿学生中被各类学校划入“差”生行列的竟然达到5000万人!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这到底说明了中国孩子的普遍弱智,还是中国教育水平的低下?显然,没人会承认是前者。
面广量大的补课行为,不仅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侵占了学生本已可怜的休息时间,从而造成双重利益损失。名义上是让学生多学一些东西,实际上是老师和家长合力把他们推向应试教育的末途!
补课也有进补之道。本篇主要讨论大面积校内补课对学生成长所造成的伤害,以及补课的出路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