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我赚到大钱的大牛股往往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公司收购而大涨的股票更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要获得很高的投资回报需要耐心持有股票好几年而不是只持有几个月。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实战经验】
有人把炒股说成是“赌博”,实际上,这两者是根本不同的。说到底,股票是一种投资,是建立在实业基础之上,而不是一种零和游戏。
如果一定要说投资股票含有“赌”的成分,那么,你是喜欢赌个股还是赌行业呢?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股市上每一只公开上市的储蓄贷款协会的股票,几乎都被彼得·林奇挖掘过了。因为他听几家金融机构说,由于利率降低,金融机构的利润将会得到大幅度改善。彼得·林奇由此推论,其他所有金融机构都应该会从中受惠,所以决定买入这个行业的全行业股票。
由于储蓄贷款协会的上市公司规模都很小,而麦哲伦基金这时已经有10多亿美元的规模,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别,迫使他只能分期、分批大量买入这些股票。在1983年4月麦哲伦基金当月新买入的83只股票中,有39只是银行股和储蓄贷款协会的股票;到了当年年末,这39只股票的队伍已经发展到100只,占麦哲伦基金投资组合总资金的3%。
这100只股票的阵容经媒体大肆报道后,外界都认为彼得·林奇把主要资金投在储蓄贷款协会股票上去了;储蓄贷款协会股票的价格涨跌,会直接决定麦哲伦基金收益的高低。
彼得·林奇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刚才已经提到,这部分资金只占麦哲伦基金投资组合的3%,如果比重占到20%的话,麦哲伦基金可真的要大难临头了,他这个总经理也早就要被迫下台了。
因为不久以后,储蓄贷款协会行业就被几家实力很差的上市公司纷纷倒闭而拖垮,即使那些实力很强的上市公司,也受此连累股价大幅度下跌。
与此同时,真正主导麦哲伦基金投资实力的是汽车股板块。
彼得·林奇买入了福特汽车股票后,很快就接二连三地买入克莱斯勒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的股票。由于汽车行业形势一片大好,所以彼得·林奇在这上面赚了2.79亿美元。
汽车板块股票股价的集体上涨,使得彼得·林奇不得不在这上面调整持仓比重、增加投资。
因为按照规定,基金公司在购买某只股票时,市值不能超过基金资产总值的5%;如果买入时没有超过这个比例,买入后由于股价上涨超出了这个比例,则是允许继续持有的。
彼得·林奇在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股票上的投资就属于这种情况。不能继续买入克莱斯勒的股票了,他就只好继续在福特汽车公司、沃尔沃汽车公司股票上增加比重,最终导致这3只股票连同其他汽车板块类股票,占麦哲伦基金总规模的10.3%。
相对于基金投资的这种限制,散户投资者为了保证投资回报最大化,就可以把所有资金押在同一只股票上,关键是你要吃得准。
所以彼得·林奇说,机构投资者只能把大量资金押在同一个行业上,只能赌行业、而不能赌个股;散户投资者则相反,完全可以赌个股。
当然,同样是赌行业、赌个股,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赌法。例如:
第一种方法是精选行业,忽略个股
如果你认为汽车板块股票将会有一次大行情,那么就把主要资金或所有资金都投在汽车板块上。至于购买哪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则可以“闭着眼睛瞎选”。因为每家公司之间的差距并不大,随便买几只股票就行了。
第二种方法是精选个股,忽略行业
如果你经过精心挑选把若干只股票列入了买入对象,那就不要管它是在什么行业或者是不是同一个行业。由于不同股票分属于不同行业,所以精选个股的工作量要比精选行业大得多。
【洋为中用,点到为止】
上述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显而易见,彼得·林奇喜欢的是精选个股、忽略行业的选股方法。例如,即使在汽车行业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彼得·林奇也没有买入太多的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要知道,通用汽车公司是美国第一大汽车公司,按照常规操作方式,几乎所有的机构投资者都会理所当然把它作为汽车板块股票的重仓股,而彼得·林奇却没有这样做,因为它更重视个股选择。
彼得·林奇认为,精选行业、忽略个股,有可能会造成股票投资的“机会损失”。事实上,通用汽车公司的股价虽然在1982~1987年间上涨了3倍,似乎还不错;可是相比而言,福特汽车公司的股价却上涨了17倍、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股价上涨了近50倍。这表明,把资金投在通用汽车公司上是一种“糟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