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成功所必需的个人素质应该包括:耐心、自立、常识、对于痛苦的忍耐力、心胸开阔、超然、坚持不懈、谦逊、灵活、愿意独立研究、能够主动承认错误以及能够在市场普遍性恐慌之中不受影响保持冷静的能力。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实战经验】
彼得·林奇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股票投资者,取决于他是否具备成功投资所必需的个人素质。这是在进入股市之前需要考虑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他认为,股票投资成功所必需的个人素质并非专门指智商。最优秀的股票投资者的智商不一定是最高的,当然也不是最低的,总体来看基本上属于普通人。
在这里,彼得·林奇特别强调以下两点个人素质:
一是有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完全准确的情况下作出投资决策
这是因为,股票市场的信息从来就不会十分明朗;或者可以说,一旦信息明朗时,这时候要想再从中谋利就已经很困难了,所以必须学会在模糊状态下作出正确决策。
二是能够抵挡得了自己的人性弱点和内心直觉
绝大多数投资者内心都有一种过分自信,甚至会觉得自己有一种预测股票价格、黄金价格或者利率的神奇能力。
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情形是:当大多数投资者强烈预感到股价将要上涨或下跌时,往往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市场研究机构一再证实,这种错误预测的比率能够高达2/3左右。
人的本性会让投资者的情绪成为股市晴雨表。一些投资者自称自己是“长线投资者”,可是股市一旦大跌或者稍稍上涨,他们马上就会从“长线投资”变成短期投资。在股市大跌时,宁愿损失极大也会恐慌地全部抛出,或者偶尔得到一点点小利,马上就迫不及待地全部抛出股票。
这些人无法获得巨额投资回报,归根到底就在于抵挡不了自己的人性弱点和内心直觉。当然,这是一种错误的直觉。
而另外一些投资者则把自己想象成逆向投资者:当其他投资者都向左转时,他们就向右转,以为这样就能大赚一笔。
彼得·林奇说,真正的逆向投资者,并不是与热门股对着干,例如大家都卖空了你偏要去买入;也不是等逆向投资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了,再去“逆”向投资。恰恰相反,他们会耐心等待市场热情冷却下来,然后再去关注那些已经不被人关注的公司股票。
彼得·林奇举例说,他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平均一只股票每年的价格波动率为50%。如果这一结论成立,那么一只股价为50美元的股票,它在未来一年中的波动区域就是40~60美元(60美元比40美元高50%)。如果你在50美元时买了这只股票,然后等到股价为60美元时大量买入(你的理由是追涨),这时候还以为主力在拉升呢,殊不知股价已经到了最高位。结果可想而知。之后股价就一路下跌,当跌到40美元时,你终于忍不住了,就把它全部抛出,殊不知这时候的股价已经到了最低点。如此折腾,原因就在于你无法抵挡自己的内心直觉。
彼得·林奇说,对于这样的投资者,哪怕他看最多的股票书也不会有用。
【洋为中用,点到为止】
投资股票的窍门不是要学会相信自己内心的感觉,而是如何去约束这种内心感觉。所以,每当散户投资者在听专家股评讲座时洗耳恭听,彼得·林奇就心想这糟了,这只能强化散户投资者的内心感觉呵。他认为,正确的做法是相反:呼呼大睡。只要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就一直持有手中的股票。
彼得·林奇在这里强调的两点个人最重要的素质,恰恰是国内投资者目前最缺少的。许多人根本不具备这样的素质,甚至也根本没有考虑过成功的股票投资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就纵身一跃跳入股海。这样做的结果,无论是赚是赔,都和赌博无异,而且肯定是赔多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