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司采用互联网企业常用的饥饿营销方式,通过“社区模式+微博宣传”,在实现按需生产的同时,吊足用户尤其是粉丝的胃口,为后续的销售奠定了良好的用户基础。
小米公司每次推出手机产品时,都会实行间隙性开放购买策略,每次都有购买数量上的限制,这样就总会有部分用户满足不了愿望,从而吊足市场胃口。
小米公司每次开放购买的间隔时间,是根据配送环节决定的。只有当下一轮预定配送即将完成时,才会展开新一轮抢购。这样一来,也就牢牢抓住了忠实用户“米粉”,使得“粉团”队伍越滚越大。
为此,小米公司还提出了“和米粉交朋友”的口号,积极与“米粉”互动,并且把他们的反馈作为公司战略决策和生产工艺的重要参考。小米公司鼓励发烧友、媒体拆解手机,这对用户参与开发新品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发烧友队伍比较特殊,这些人尤其是其中的“骨灰级”发烧友的意见基本能代表最苛刻的用户意见。
此外,在这些发烧友身上,口碑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当初,小米手机的几十万发烧友队伍带来了100万部小米手机的销量,吸引到了数千万移动互联网用户关注,这真是谁也不可小觑的一股市场力量。
小米手机MIUI系统的开发,实际上就可以看作是几十万“米粉”想法的集中体现,只是借助于小米公司工程师的手把它实现出来罢了。
小米公司的手机除了运营商的定制产品外,都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这样也就最大限度地去除了中间环节。在市场营销方面,它按效果付费,能够大大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推动终端销售价格的下降。
与此同时,小米手机保持良好的市场透明度和口碑,从来不做广告,这样也就节省了大量的广告费用支出。
配合这种饥饿营销,小米公司在创办之后的一年半时间内,既没有成立市场部门,也没有发过一篇公关稿件,甚至还要求全员保密、不能吹嘘自己的产品。主要原因就是怕给用户产生过高的期望值。
等到第一个产品出来时,小米公司也仅仅只是在几个论坛里发了帖子,然后就靠“米粉”们口耳相传,从而造就了口碑超越期望的理想效果。
为了巩固这种口碑超越用户心理预期的效果,小米公司还专门推出感恩回馈活动,为30万名手机用户制作感恩卡,无条件赠送每人100元现金券,这就普遍让这些老用户感到心满意足。他们会想,我买手机已经8个月了,还能意外得到100元的购物券福利,小米公司真是够意思。
雷军说过:“今天在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的基因重新做消费电子的时代已经开始了,小米就是这个方向的典型代表。”相比而言,中国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这种互联网思维,即使它们像苹果公司、小米公司那样搞饥饿营销,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小米公司的饥饿营销之所以能见效,原因还在于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按需生产。库存小或没有库存,当然风险也就更小。虽然这种策略会失去部分潜在市场,但相比之下还是利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