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小米公司从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业沃尔玛超市身上汲取精华,通过压缩硬件销售利润、建立封闭的“软硬件+互联网服务”的模式,在销售“期货手机”中大获其利。
作为行业新秀,小米公司初创时既没有资源,也没有品牌,更没有用户,靠什么来立足呢?小米的做法是,瞄准目标快进快出。
小米一开始专门捡了一块“鸡肋”啃,那就是中低档的智能终端。小米推出的手机终端,力求配置向上看,价格向下看,这样做,当然会大大压缩销售盈利空间;可是却会使得其他厂商不太愿意主动进入,因为一不小心就会造成亏损。
小米公司专门盯着这块“鸡肋”啃,坚信只要能够把规模做大,就能发挥乘数效应,获得不菲的收入。与此同时,它实行“软硬件+互联网服务”的模式,亦即把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结合,从而遏制竞争对手。具体地说是,小米公司联合金山软件、优视科技、凡客诚品等搞差异化竞争,通过MIUI、米聊等与上述企业进行服务对接,有效形成高效率、低成本效应,共同构筑商业长城。
“软硬件+互联网服务”的市场潜力应该说是无穷尽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深入,所有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都可通过手机实现,谁能占领这一入口,谁就能成为未来互联网帝国的强者。
小米公司显然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很快就从硬件、软件、服务三个角度共同发力,这也就是雷军经常所说的“铁人三项赛”。
雷军认为:“有时候,快就是一种力量。快了以后能掩盖很多问题,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往往风险是最小的,当速度一慢下来,所有的问题就都暴露出来了。”
小米公司的快主要体现在“快速反应、快速迭代、快速纠错”上,通过源源不断地搜集用户意见,坚持每星期向手机发烧友发布一个MIUI系统开发测试版,然后请他们一起帮忙测试并提出改进意见。
小米公司董事长助理宋涛也认为,“互联网模式就是不怕错。就像微信一样,一开始做了5%、10%最基础的功能,然后在上面不断地更新,做1.0、2.0、3.0,核心是要快。”[1]
为了达到快速高效,小米公司没有复杂的组织结构,整个公司基本上只分为三个级别:最上层是七位创始人,中间是部门领导,下面是基层员工。这种超扁平化结构,使得小米公司可以快速应对外界市场、提升效率,推出新品的速度快得惊人,用“眼花缭乱”的新产品来持久地吸引用户。
雷军曾经说过,过去的行业太慢,允许你有时间用制度来保证周期很长的项目,但现在需要随时可以调整的模式,而这就要求他必须一管到底,一切都必须是快的、新的。如果哪个环节慢下来,就会被人贴上“瓶颈”的标签。
小米公司认为,互联网企业需要有互联网思维,而互联网思维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走群众路线”,这也是互联网开源社区的模式。
在小米社区,每天有30万人次访问、提各种建议。据此,小米公司就能做到每个星期推出一个操作系统新版。例如,有人提出,有没有一种手机只能接听通讯录中的电话,后来小米手机就推出了这一功能。有人反映某些行业规定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可是半夜电话一响后面就无法睡着了,为此小米手机设置了VIP电话,只有VIP电话才能24小时打得通,其他的电话就打不进来。所有这些创意都来自“群众路线”,设计师坐在办公室里是想不出来的。
[1]滕斌圣.深度分析小米如何成功.虎嗅网,2014年12月31日。